消渴通脉化瘀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9984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渴通脉化瘀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消渴通脉化瘀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渴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 要特征的综合病症。渴多饮为上消,胃火炙盛,消谷善肌为中消,肾不摄水,小便频数为下 消。肺燥,胃热,肾虚并见,或有侧重,而或消渴,缺一而不能成此病,若作化验检查其主要特 征为高血糖及尿糖,因此西医又称II型糖尿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肌为阴津 亏耗,燥热偏盛,消渴病乏,病情失控,则阴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至气阴两伤,阴阳俱虚, 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 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在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奇病论》中已经明确从行为方式上阐述消渴“此肥 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 消渴。,,西方在二百多年前才把消渴症的最多数II型糖尿病确认为行为方式疾病,其标志是 Johh rollo在1797年发现了尿糖。《黄帝内经 奇病论》确定消渴为行为方式疾病,并且 认为是脂肪类物质摄入过多,主食摄入过少造成的。这一点在明代医学著作《景岳全书》中 进一步做了说明“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梁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 而贫贱者少有也。”因此,又俗称“富贵病”。消渴症即II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在我国省会城市发病率达70%,市县 达4-5 %,农村达2%,而且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上为多,男女比例区别不大,这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人群越来越多,而三高人群是糖 尿病人发病的主要对象。据科学研究,肥胖是体内饥饿基因的作用,使体内多余的营养成分 转变成脂肪储存体内,由于肥胖使体内胰腺必须多分泌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长 期让胰腺超负荷分泌,最后把能分泌胰岛素的腺体细胞累坏,而分泌胰岛素量减少,造成高 血糖。消渴病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排的多,反而体重减轻,自觉乏力, 头晕,自汗,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大便或干或泻,小便混浊,舌质多红而少津,苔多腻而燥, 舌面少津而干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1999年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规定的糖代谢紊乱分 类,及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水平>7.0亳摩尔1升(125亳克1分升)或CGTT 实验服糠后2小时,血糖水平(NGR) 3. 9-6. 1,饱餐后2小时7. 8,超过这个数字可视为糖尿 病。西医治疗糖尿病主要是控制血糖,西医目前控制血糖有几大类药物。①黄脲类②双胍 类③葡萄糖甘美抑制类④胰岛素增敏剂⑤胰岛素。它们的作用有的通过抑制糖的吸收和抑 制体内糖的分解,有的提高胰岛素受体的亲合力,有的直接降血糖。控制并发病方面,西药除非降血糖作用外,对控制并发症效果较差,有些西药可促使尿毒症的发生,因有些西药经肾脏排出,刺激肾脏。西医治疗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出现并 发症才能对症治疗。对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效果较差,而且西药副作用大。目前对服用西药降糖效果不好的患者,采取打胰岛素,而打胰岛素大多不用增敏 剂。因有胰岛素抵抗受体不能和胰岛素亲密结合,有的患者每日打50多个单位胰岛素还不 能降到正常水平,而造成患者肥胖,而患者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而胰岛素只能降糖,没有活 血化瘀的作用。中医对消渴病的诊断和辩证分上、中、下三消的主次。辩证的要点包括辩别年龄及 标本症结合。区别阴虚与燥热的标本轻重,按本病的初起多为燥热,病程延长者,由阴虚与 燥热互见。病久则阴虚为主。中医治疗糖尿病代价高,见效慢,汤剂不方便,患者对中药治 疗糖尿病了解不深刻,中药认为不降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在治疗消渴病(II型糖尿病)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消渴病 (II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药物,消渴通脉化瘀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消渴通脉化瘀丸,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合药物构成人参15-30,黄芪30-100,白僵蚕20-30,水蛭5-15,丹参20-30,玄参30-60,桑 叶15-30,丹皮15-30,天花粉15-30,山药30-60,木瓜15-30,黄芩15-20,三七10-15,鸡 血藤15-30,决明子15-30,豨莶草10-30,熟地30-50,何首乌10-15,白术15-30,血糖树叶 5-10,桃仁10-20,川芎15-30,桂枝10-15,菟丝子15-30,五味子10-15,地古皮15-30,葛根 15-30,牛膝 10-30,甘草 10-15。本发明的优化重量份是人参20,黄芪60,白僵蚕20,水蛭10,丹参20,玄参50,桑叶20,丹皮25,天花粉25, 山药50,木瓜15,黄芩15,三七15,鸡血藤15,决明子20,豨莶草20,熟地35,何首乌15,白 术20,血糖树叶10,桃仁10,川芎15,桂枝15,菟丝子15,五味子15,地古皮20,葛根20,牛 膝20,甘草15。消渴通脉化瘀丸,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组合药物按中国古方炮制方法炮制,按比例混合、粉碎、过筛60-120目,用 紫外线消毒制成各种剂型备用。丸剂的制作方法如下把蜜的重量按药的1.5倍重量,将原料药研碎、过筛,然后炼蜜,首先选择气味纯 正,无杂质的蜂蜜,加强其粘合力,其次将蜜置容器内溶化用火煮沸,随时捞出漂浮的杂质, 炼至中间泛起金黄色的泡沫,手捻有粘性,将蜜挑起有黄丝即可,第三,把药料倒入容器内 搅拌均勻,色泽一致,形成软硬适度的蜜块即可,第四,将块制成丸剂,每丸重10克,把蜜丸 烘至半干,再放在容器中滚动,也可在上衣后烤干,封存包装。 本发明的服用方法每次一丸,一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一个疗程2个月,直到 基本控制正常时,再减少每日用的次数。消渴通脉化瘀丸可制成散剂、丸剂、膏剂。本发明组方大,剂量大,既治消渴,又有通络化瘀之功效。消渴病虽分上、中、下三 消及阴阳两虚之辩而组方,但是临症中并不能截然区分开,时有三消并存者,病变错中复杂,组方主要以健脾益气、养阴为主,以固肾之根。根据脾气散精的理论,认为II型糖尿病胰 岛素抵抗及心脑血管及下肢坏死并发症的关键在于脾虚络瘀,由于脾不能散精,三焦不得 精微而失养,所造成并发症。消渴病多因消渴日久,元气损伤,血行不畅,脉络瘀滞,气血达不到四末肌肉,造成 筋脉失养,肝肾阴虚,而久则可阴损及阳,造成阴阳俱虚,而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风寒湿痹 阻脉络,易产生多种病症,多累及四肢末梢。本病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舒通经脉为主 要,方中人参、黄芪可大补元气,补中升阳,血行血升,祛瘀不伤正;川芎、牛膝、丹皮、丹参、 桃仁、三七为活血要药,可上达下行,通行四末;桂枝、水蛭可温经化瘀;白术、山药健脾益 气,又可固表止汗;葛根、花粉、五味子通阳生津益气、除烦止渴,有益于输布津液;豨莶草 祛风寒、利筋脉、治四肢麻痹,骨痛筋弱,增加散寒通脉作用;何首乌养血柔阴,补肝肾精血、 益精养阴,据现在药理研究含有大黄酸,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决明子精肝浮阳、明目,药理 研究降血脂、血糖的作用。菟丝子、熟地滋阴补肾,固涩精微;地古皮、黄芩、玄参清血凉血, 养阴生津;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胃,善治筋脉拘挛;桑叶滋阴润肺止渴;方中血糖树叶因 从国外引进,临床用降血糖有疗效;甘草调和诸药;鸡血藤养血、活血、祛瘀通络;白僵蚕通 络,药理研究,有抗凝血、促进胰岛细胞恢复,而且有较好的降糖作用。本发明消渴通脉化瘀丸治疗消渴病的优点在于1、可以降血糖,本方中所讲的血糖树叶和本发明的消渴通脉化瘀丸合用,疗效更 佳。在打胰岛素或服用降血糖的西药无效时,加服消渴通脉化淤丸二个月,可减掉原有的降 糖西药的三分之一。2、本发明消渴通脉化淤丸针对消渴病的特点,有些中药加大用量,超过传统中药 用量的好几倍,临床应用时,特别对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疗效确切,是西药无可伦比的,方 中如玄参、熟地、地古皮、花粉加大剂量用于降血糖效果好。3、本发明的消渴通脉化淤丸有降糖、降脂、降压、降血粘、溶血栓、护张血管、活血 化瘀、止痛、营养神经细胞功能。按中医治疗的作用来说,本发明组方有补脾、补气、补血、活 血化瘀、通血脉健脾、益气、养阴、固本、止消渴之功效,治疗有消渴引起的瘀血阻滞。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按其优化组合重量份取人参20,黄芪60,白僵蚕20,水蛭10,丹参20,玄参50,桑叶20,丹皮25,天花粉25, 山药50,木瓜15,黄芩15,三七15,鸡血藤15,决明子20,豨莶草20,熟地35,何首乌15,白 术20,血糖树叶10,桃仁10,川芎15,桂枝15,菟丝子15,五味子15,地古皮20,葛根20,牛 膝20,甘草15。将上述原料药,按比例混合、粉碎、过100目筛,用紫外线消毒制成各种剂型备用。消渴通脉化瘀蜜丸的制作方法是第一,将原料药研碎、过筛100目,第二,按药重量的1. 5倍称取气味纯正,无杂质 蜂蜜,第三,将蜜置容器内溶化用火煮沸,随时捞出漂浮的杂质,炼至中间泛起金黄色的泡 沫,手捻有粘性,将蜜挑起有黄丝即可,第四,把药料倒入容器内拌混均勻,色泽一致,形成 软硬适度的块即可,第五,将块制成丸剂,每丸重10克,把蜜丸烘至半干,再放在容器中滚动,也可在上衣后烤干,封存包装。本发明的疗效判定1、服药的时间8个月-1年。患者坚持服用8个月以上,血糖正常,原有并发症在临床上基本没症状,或原有高 血糖,未出现明显症状,停半个月至一个月血糖不高者,为治愈标准。2、服用8个月,血糖基本正常,并发症控制及好转为显效。3、服用8个月,血糖不能控制正常或略高正常,临床并发症得到控制,不发展或略 有好转为有效。4、服用8个月,临床无任何好转,为无效。用本发明组合药物消渴通脉化瘀丸治疗消渴病(II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临床治疗 结果如下表。
权利要求
消渴通脉化瘀丸,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合药物构成人参15 30,黄芪30 100,白僵蚕20 30,水蛭5 15,丹参20 30,玄参30 60,桑叶15 30,丹皮15 30,天花粉15 30,山药30 60,木瓜15 30,黄芩15 20,三七10 15,鸡血藤15 30,决明子15 30,豨莶草10 30,熟地30 50,何首乌10 15,白术15 30,血糖树叶5 10,桃仁10 20,川芎15 30,桂枝10 15,菟丝子15 30,五味子10 15,地古皮15 30,葛根15 30,牛膝10 30,甘草10 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渴通脉化瘀丸,其特征是优化重量份是人参20,黄芪 60,白僵蚕20,水蛭10,丹参20,玄参50,桑叶20,丹皮25,天花粉25,山药50,木瓜15,黄芩 15,三七15,鸡血藤15,决明子20,豨莶草20,熟地35,何首乌15,白术20,血糖树叶10,桃 仁10,川芎15,桂枝15,菟丝子15,五味子15,地古皮20,葛根20,牛膝20,甘草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渴通脉化瘀丸,其特征是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组合药物按 中国古方炮制方法炮制,按比例混合、粉碎、过筛60-120目,用紫外线消毒制成各种剂型备 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渴通脉化瘀丸,其特征是丸剂的制作方法是把蜜的重量 按药的1.5倍重量,将原料药研碎、过筛,然后炼蜜,首先选择气味纯正,无杂质的蜂蜜,加 强其粘合力,其次将蜜置容器内溶化用火煮沸,随时捞出漂浮的杂质,炼至中间泛起金黄色 的泡沫,手捻有粘性,将蜜挑起有黄丝即可,第三,把药料倒入容器内搅拌均勻,色泽一致, 形成软硬适度的蜜块即可,第四,将块制成丸剂,每丸重10克,把蜜丸烘至半干,再放在容 器中滚动,也可在上衣后烤干,封存包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渴通脉化瘀丸,其特征是可制成散剂、丸 剂、膏剂。
全文摘要
消渴通脉化瘀丸,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合药物构成人参15-30,黄芪30-100,白僵蚕20-30,水蛭5-15,丹参20-30,玄参30-60,桑叶15-30,丹皮15-30,天花粉15-30,山药30-60,木瓜15-30,黄芩15-20,三七10-15,鸡血藤15-30,决明子15-30,豨莶草10-30,熟地30-50,何首乌10-15,白术15-30,血糖树叶5-10,桃仁10-20,川芎15-30,桂枝10-15,菟丝子15-30,五味子10-15,地古皮15-30,葛根15-30,牛膝10-30,甘草10-15。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组合药物按中国古方炮制方法炮制,按比例混合、粉碎、过筛60-120目,用紫外线消毒制成各种剂型备用。本发明既治消渴,又有通络化瘀之功效。
文档编号A61K36/8945GK101972382SQ201010517210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
发明者张子桂 申请人:张子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