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

文档序号:85596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iJ # # /f @ ^ S AO (Arbeit Fuer Osteosynthes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内固定研究会)理念发展到目前深入人心的BO (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生物学固定),近年来更有人提出CO (Chinese Osteosynthesis,中西医结合接骨术)理念。万变不离其宗,现代微创骨科提倡的就是为了使骨折病人医源性损伤更小,愈合的更快,并发症更少。然而目前临床应用的骨折内固定植入器械,如交锁髓内钉、解剖钢板、局限性接触加压钢板、锁定加压钢板等,都没有做到完全个体化。由于个体差异和骨折情况千变万化,从而使植入物不能完全匹配患肢的骨骼解剖结构,导致部分病人出现骨折愈合延迟,甚至骨不连,畸形愈合,内植入物断裂,取出困难等等问题。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骨折复位、固定以及康复。有了最小创伤且服帖、稳固的复位和内固定是骨折愈合的良好的开端,才会有病员早日功能锻炼、尽早康复,重返原来的生活和工作岗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钢板的欠缺和治疗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措施一种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第一步分别用螺旋CT扫描健康侧和骨折侧肢体骨骼;第二步应用MIMICS软件重建并输出健康侧肢体骨骼的三维图像和骨折端骨骼的三维图像;第三步分别测量并将两侧骨骼的三维图结合绘制出手术所需的钢板图纸;第四步将图纸导入到数控中心PR0/E软件,并经过系列工艺流程,定制出完全个体化的内固定钢板和螺钉孔以及定位模板;第五步利用第四步生产出的定位模板,通过微创手术将个体化的内固定钢板和螺钉孔植入骨折骨骼,完成内固定手术;所述的第三步将健康侧肢体骨骼的三维图像和骨折端骨骼的三维图像绘制成钢板图纸为通过将三维图像转化为STL格式导入到UgNx软件测绘出骨折端大小和健康侧骨骼的弧度,并绘制为PRT格式的钢板图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因为个体化定制的钢板植入时无须塑形,且能保证骨骼的服帖度,通过微创手术,既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又能使骨折端周围的骨膜损伤减少到最小,不但外观上手术切口小,而且使病员骨折愈合快。


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步得出的CT扫描图像图。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步得出的三维图像图。
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步得出的三维图像测量数据图并转换成STL格式文件。图4,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步把转换成的STL格式文件在UgNx软件中测量出骨折情况图。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步根据左侧胫骨骨折端所测量的数据对应的测绘出右侧胫骨(健康侧)内固定钢板的长度、螺钉孔位置图。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步测量出的右侧胫骨(健康侧)内侧面弧度图。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步定制的钢板假使放置在右侧胫骨(健康侧)的模拟效果图。图8,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步镜像处理后得到左侧胫骨骨折部位应用的内固定钢板模拟效果图。图9,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步绘制出用于骨折端的定制钢板的平面图纸图。图10,本发明的实施例第四步完成的定制的内固定钢板和定位模板实际图。图11,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五步内固定钢板植入后未闭合切口前的实际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第一步分别用螺旋CT扫描健康侧和骨折侧肢体骨骼;第二步应用MIMICS软件重建并输出健康侧肢体骨骼的三维图像和骨折端骨骼的三维图像;第三步分别测量并将两侧骨骼的三维图结合绘制出手术所需的钢板图纸;第四步将图纸导入到数控中心PR0/E软件,并经过系列工艺流程,定制出完全个体化的内固定钢板和螺钉孔以及定位模板;第五步利用第四步生产出的定位模板,通过微创手术将个体化的内固定钢板和螺钉孔植入骨折骨骼,完成内固定手术;所述的第三步将健康侧肢体骨骼的三维图像和骨折端骨骼的三维图像绘制成钢板图纸为通过将三维图像转化为STL 格式导入到UgNx软件测绘出骨折端大小和健康侧骨骼的弧度,并绘制为PRT格式的钢板图纸。现以某一左侧胫骨多段骨折患者为例,举例阐述解释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步分别用16排螺旋CT扫描健康侧和骨折侧肢体,得到扫描好的图像共 325层面,如图1所示(其中一层),其中,左胫腓骨为骨折侧(图中右边部分),右侧为健康侧(图中左边部分);第二步应用MIMICS求反软件重建出健康侧胫腓骨骨骼的三维图像和骨折端骨骼的三维图像,如图2所示;并测量出两侧胫骨骨骼长度和弧度和骨折片位置和长度,如图3所示;并将三维图像转换成STL格式文件;第三步将健康侧肢体骨骼的三维图像和骨折端骨骼的三维图像绘制成钢板图纸。首先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Unigraphics NX 7. 0打开第二步的STL格式文件,可以精确测量出患者左侧胫骨骨折的情况骨折片大小、骨折线长短以及所在胫骨的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由此得到有针对性的个体化体内固定钢板需要的长度和螺钉孔的位置,并根据人体骨骼对称性原理,根据左侧胫骨骨折端所测量的数据对应的测绘出右侧胫骨(健康侧)内固定钢板的长度、螺钉孔位置,如图5所示;再测量出右侧胫骨内踝上方的生理弧度,如图6所示;即可得到放置在右侧胫骨(健康侧)的内固定钢板的三维模拟图,如图7所示;再把内固定钢板图像镜像处理,得到左侧胫骨(骨折侧)定制的完全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限制性接触内固定钢板的三维模拟图像,如图8所示;测绘出用于骨折端的个体化定制钢板的平面图纸,如图9所示,并保存为PRT格式文件;第四步把第三步中的PRT格式文件导入到数控加工中心Pro/ Engineer Wildfire 4. 0软件,线切割下定制的内固定钢板的毛坯,打预孔,铣板四周余量和倒圆,加热成型,加工孔,加工尾部锥度曲面,缩型,粗抛光,精抛光,清洗,表面处理,打标记,精洗,最后包装完成得到固定钢板和模板,如图10所示,其中,图10中,薄的一块钢板是手术中用于螺钉孔定位以及拆除内固定时应用的模板,下面厚的一块钢板是用于植入并固定骨折端的固定钢板;第五步通过微创手术将定制的内固定钢板植入骨折骨骼。首先由医生通过微创操作骨折复位尽量闭合复位,若有困难,则行小切口,尽量少剥离骨折端周围的骨膜,保护血运,用点式复位钳或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通过小切口直接经皮下插入放置到定制钢板设计时预定的位置,每个螺钉孔的定位就以定制的另一块薄的钢板作为定位模板作为参考,切开小切口,逐孔钻孔、丝攻、测深、拧入合适的螺钉,植入的定制钢板完成牢固的内固定,如图11所示。最后冲洗切口、消毒,逐个缝合切口,完成治疗。
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分别用螺旋CT扫描健康侧和骨折侧肢体骨骼;第二步应用MIMICS软件重建并输出健康侧肢体骨骼的三维图像和骨折端骨骼的三维图像;第三步分别测量并将两侧骨骼的三维图结合绘制出手术所需的钢板图纸;第四步将图纸导入到数控中心PR0/E软件,并经过系列工艺流程,定制出完全个体化的内固定钢板和螺钉孔以及定位模板;第五步利用第四步生产出的定位模板,通过微创手术将个体化的内固定钢板和螺钉孔植入骨折骨骼,完成内固定手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步将健康侧肢体骨骼的三维图像和骨折端骨骼的三维图像绘制成钢板图纸为通过将三维图像转化为STL格式导入到UgNx软件测绘出骨折端大小和健康侧骨骼的弧度,并绘制为PRT 格式的钢板图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第一步分别用螺旋CT扫描健康侧和骨折侧肢体骨骼;第二步应用MIMICS软件重建并输出健康侧肢体骨骼的三维图像和骨折端骨骼的三维图像;第三步分别测量并将两侧骨骼的三维图结合绘制出手术所需的钢板图纸;第四步将图纸导入到数控中心PRO/E软件,并经过系列工艺流程,定制出完全个体化的内固定钢板和螺钉孔以及定位模板;第五步利用第四步生产出的定位模板,通过微创手术将个体化的内固定钢板和螺钉孔植入骨折骨骼,完成内固定手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又能使骨折端周围的骨膜损伤减少到最小,不但外观上手术切口小,而且使病员骨折愈合快。
文档编号A61B17/80GK102451035SQ20101052703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陆忠辉 申请人:陆忠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