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痤疮瘢痕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2596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祛痤疮瘢痕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祛痤疮瘢痕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春痘”,西医称痤疮,中医称暗疮。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对它的认识到目前为止,基本达成共识的观念“青春痘”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它发生主要因素是雄激素介导的皮脂腺功能亢进男女进入青春期后,雄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相对增多。促使皮脂腺活性很强,皮脂腺功能亢进,皮脂分泌较正常人多,埋下了发生青春痘的病根;毛囊皮脂导管角化异常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人体代谢加快。患者毛囊皮脂角化过程增强,皮脂脱落物不易排出,导致粉刺形成,这就为“青春痘”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毛囊微生物的作用毛囊内正常寄生自“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微生物,前者为厌氧菌,患者由于毛囊皮脂导管的阻塞,形成相对缺氧的环境,故造成了 “痤疮” 丙酸杆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青春痘”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增生繁殖,产生溶脂酸,它分解皮脂中的三酸甘油即甘油三酯,故又产生游离脂肪酸,它有致炎作用,刺激毛囊,使毛囊壁损伤破裂,引起炎症,使毛囊周围炎症性丘疹或脓疮、结节、 囊肿等多型“青春痘”,当然不仅如此,还有其他因素同样参与“青春痘”的炎症反应。丘疹或脓疱性痤疮破坏腺体而形成凹坑状萎缩性瘢痕者,称萎缩性痤疮;数个痤疮结节在深部聚集融合,有红肿颜色青紫,称为融合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融合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也属于瘢痕性痤疮,所以祛痤疮瘢痕也是很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祛痤疮瘢痕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瘢痕性痤疮对症下药,更有效更及时地治疗患者面部的不良状态,让患者及时获得良好效果,而心情轻松。其配方丹皮15g、玄参15g、夏枯草15g、连翘15g、茯苓15g、泽泻15g、白芍15g、 珍珠粉15g、女贞子10g、白芷15g、硫磺5g。其制备方法以上配方中药除珍珠粉外按重量称取,粉碎磨粉成100目,加入配方配比重量的珍珠粉,再磨粉成150目,充分搅拌均质,按照30g/包进行包装。使用方法将上述药粉30g以90-100°C的沸水调成糊状。以药温度不烫皮肤为合适,将药均勻敷在患部,30g药可以敷整个面部大小,用塑料膜敷在药上,作用是防止中药脱水变干枯,同时使药在皮肤上的渗透力增强,维持30分钟,把药取下,把脸洗净。重患者每天一次,轻患者每隔一天一次。治疗效果5天可见毛孔阻塞明显好转,15天可见痤疮基本消失,旧瘢痕减少,不产生新瘢痕。
3
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但可以治疗痤疮,而且可以祛除痤疮瘢痕,更有效更及时地治疗患者面部的不良状态,让患者及时获得良好效果,而心情轻松。
具体实施例方式按配方称取总重量1550g,其中丹皮150g、玄参150g、夏枯草150g、连翘150g、茯苓150g、泽泻150g、白芍150g、珍珠粉150g、女贞子IOOg,白芷150g、硫磺50g。制备方法以上配方中药除珍珠粉外按重量称取,粉碎磨粉成100目,加入150g珍珠粉,再磨粉成150目,充分搅拌均质,按照30g/包进行包装,得到51包祛痤疮瘢痕的中药药粉。使用方法将上述药粉30g以90-100°C的沸水调成糊状。以药温度不烫皮肤为合适,将药均勻敷在患部,30g药可以敷整个面部大小,用塑料膜敷在药上,作用是防止中药脱水变干枯,同时使药在皮肤上的渗透力增强,维持30分钟,把药取下,把脸洗净。重患者每天一次,轻患者每隔一天一次。治疗效果5天可见毛孔阻塞明显好转,15天可见痤疮基本消失,旧瘢痕减少,不产生新瘢痕。
权利要求
1.一种祛痤疮瘢痕的中药配方,该配方包括丹皮15g、玄参15g、夏枯草15g、连翘 15g、茯苓15g、泽泻15g、白芍15g、珍珠粉15g、女贞子10g、白芷15g、硫磺5g。
2.—种祛痤疮瘢痕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配方的中药除珍珠粉外按重量配比称取,粉碎磨粉成100目,然后加入配方配比重量的珍珠粉,再磨粉成150目,充分搅拌均勻, 按照30g/包进行包装,得到祛痤疮瘢痕的中药配方药粉。
全文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祛痤疮瘢痕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丹皮15g、玄参15g、夏枯草15g、连翘15g、茯苓15g、泽泻15g、白芍15g、珍珠粉15g、女贞子10g、白芷15g、硫磺5g。其制备方法以上配方中药除珍珠粉外按重量称取,粉碎磨粉成100目,加入配方配比重量的珍珠粉,再磨粉成150目,充分搅拌均质,按照30g/包进行包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但可以治疗痤疮,而且可以祛除痤疮瘢痕,更有效更及时地治疗患者面部的不良状态,让患者及时获得良好效果,而心情轻松。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2188562SQ20101057951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黄芸 申请人:黄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