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60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止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鼾器,特别涉及一种简易的家用止鼾器。
背景技术
打鼾是由上呼吸道的振动构造引起的,所牵涉到的组织包括舌头、软颚、悬雍垂、 扁桃腺柱以及咽壁。在睡眠期间,全身的肌肉会松弛,上呼吸道的肌肉也不例外,因此呼吸 道的空间变小,限制了气体的流量与气流的通畅,因而导致鼾声大作,吸气时尤其明显。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家用止鼾
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鼾器,它包括U形体,U形体的两臂内侧有对称的两对凸台, 包括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和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所述的两臂的长度为10 22mm,U形体 的底部长为8 16mm,U形体的厚度为Imm 10mm。所述的两臂的长度为18mm,U形体的底部长为14mm,U形体的厚度为6mm。所述的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高于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所述的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高Imm 6mm。所述的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高3mm。所述的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高0. 5mm 4mm。所述的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高1mm。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结构简单,低成本,使用方便有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鼾器,它包括U形体1,U形体1的两臂2内侧有 对称的两对凸台,包括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3和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4 ;两臂2的长度为 18mm, U形体1的底部5长为14mm,U形体1的厚度为6mm。两臂2端部的一对凸台3高于 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4。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3高为3mm。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4高1mm。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显然,本实 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 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止鼾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U形体,U形体的两臂内侧有对称的两对凸台,包括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和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所述的两臂的长度为10~22mm,U形体的底部长为8~16mm,U形体的厚度为1mm~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臂的长度为18mm,U形体的底 部长为14mm,U形体的厚度为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高于两臂 中部的一对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高Imm 6mm 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高3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高 0. 5mm 4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高1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鼾器,它包括U形体,U形体的两臂内侧有对称的两对凸台,包括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和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所述的两臂的长度为10~22mm,U形体的底部长为8~16mm,U形体的厚度为1mm~10mm。所述的两臂端部的一对凸台高于两臂中部的一对凸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结构简单,低成本,使用方便有效。
文档编号A61F5/56GK201624857SQ20102011591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2日
发明者吴成芳 申请人:吴成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