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腔穿刺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189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髓腔穿刺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输液器具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骨髓腔内输液的器具,以方便 进行快速的给药补液,特别是用于危重患者急救。
背景技术
在临床急救中,能否及时、有效地建立输液通道直接关系到救治的成功与否。建立 静脉通道的一般方法有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穿刺及静脉切开等。对于危重患者,外周静脉常 收缩塌陷,穿刺困难,中心静脉的建立有一定的难度,静脉切开又耗时长,并影响复苏术的 实施。
发明内容在危急情况下,建立急诊输液通道的最佳方法为骨髓腔输液。输入骨髓腔内的药 物和液体可迅速、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经骨髓腔给药与中心静脉给药进入体循环的时间 大致相同,快于外周静脉给药。对于无法常规静脉穿刺的危重患者,骨髓腔输液可作为传 统静脉输液的首选替代途径,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技术,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 的时间。骨髓腔输液的优点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成功率高,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可以在 30 60秒内建立骨髓输液通路,为抢救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经骨髓输液术可操作性强, 易于医护人员很短时间掌握,胫骨骨髓腔输液不影响通气及胸外心脏按压,从而为临床抢 救提供了方便,能在静脉内使用的药物均可经骨髓腔内应用,包括输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螺旋推进的逆向或正向原理,借助人力推进的压力产生 向前的旋转作用,为各种骨髓穿刺针提供驱动力,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将骨穿针便捷地穿入 骨髓腔内,进行快速静脉给药补液。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手握手柄,向前推压时,由于罗纹丝杠上的罗纹 与外旋转件上的罗纹的倾斜面相互作用,产生旋转力矩,导致外旋转件要正向旋转,而罗纹 丝杠要逆向旋转,但由于弹簧片向下压住止逆片,使其卡住止逆轮,使罗纹丝杠不能逆向旋 转,而外旋转件除穿刺针的少许阻力外,没有其它阻力,因此外旋转件将按正向旋转,从而 带动穿刺针在骨骼上转动,在挤压和转动的双重作用下,穿刺针向骨骼内部钻入,当手臂撤 除推压力后,复位弹簧的弹力将使外旋转件和罗纹丝杠做相反的运动,这时穿刺针受到的 夹持阻力会大于罗纹丝杠的正向旋转力矩,止逆片不会阻止丝杠的正向旋转,因此罗纹丝 杠将做正向旋转,穿刺针在骨骼内基本不动,器械完成复位,手臂再次施加推力,穿刺针又 可正向转动,如此反复几次,即可穿入骨髓腔内。

图1是骨髓腔穿刺驱动器示意图图1中1.穿刺针插头2.外旋转件3.外壳4.复位弹簧5.螺纹丝杠6.止逆齿 轮1.弹簧片8.止逆片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穿刺针插头⑴在外旋转件⑵的前面,用来连接骨髓腔穿刺针,外旋转 件(2)的内腔有螺纹与螺纹丝杠(5)上的螺纹配套,并可以在螺纹纹丝杠(5)上旋转滑动, 在螺纹丝杠(5)的外面、外旋转件⑵和止逆齿轮(6)之间有一根复位弹簧(4),螺纹丝杠 (5)后端有一个止逆齿轮(6),止逆片(8)的一端镶嵌在外壳(3)上,止逆片(8)的另一端 搭接在止逆齿轮(6)的齿上,弹簧片(7)压在止逆片⑶上面,手柄(9)与外壳(3)共同支 撑螺纹丝杠(5)的后端。
权利要求一种骨髓腔穿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穿刺针插头(1)在外旋转件(2)的前面,外旋转件(2)的内腔有螺纹与螺纹丝杠(5)上的螺纹配套,在螺纹丝杠(5)的外面、外旋转件(2)和止逆齿轮(6)之间有一根复位弹簧(4),螺纹丝杠(5)后端有一个止逆齿轮(6),止逆片(8)的一端镶嵌在外壳(3)上,止逆片(8)的另一端搭接在止逆齿轮(6)的齿上,弹簧片(7)压在止逆片(8)上面,手柄(9)与外壳(3)共同支撑螺纹丝杠(5)的后端。
专利摘要在危急情况下,建立急诊输液通道的最佳方法为骨髓腔输液。输入骨髓腔内的药物和液体可迅速、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经骨髓腔给药与中心静脉给药进入体循环的时间大致相同,快于外周静脉给药。对于无法常规静脉穿刺的危重患者,骨髓腔输液可作为传统静脉输液的首选替代途径,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技术,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推进的逆向或正向原理,借助人力推进的压力产生向前的旋转作用,为各种骨髓穿刺针提供驱动力,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将骨穿针便捷地穿入骨髓腔内,进行快速静脉给药补液。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1612676SQ20102012750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0日
发明者于林松, 侯世科, 刘亚华, 孙鲲, 季之欣, 樊毫军, 王立祥, 薛世骏, 郑静晨, 郭晓东, 马立芝 申请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