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防滑脱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65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腔防滑脱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腔防滑脱胃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留置胃管被广泛应用于病人身上,如胃肠外科病人手术前后;重危、昏迷 病人、脑血管病病人等。留置胃管后的食物返流、胃管滑脱及胃管的固定问题一直困扰着临 床护理人员。目前,现有的胃管大多为单腔,胃管的一端留在胃内,另一端留在体外供注入流质 食物或药物,用胶布固定于病人的鼻翼和面颊部。其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胃管滑脱体外,重 新置管既增加病人痛苦,又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还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双腔防滑脱胃管。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腔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所述胃管为双腔管,一腔为气管,一腔为食管,食 管始端设有正压接头;气管始端设有充气袋,充气袋与气管之间设有单向阀,气管末端设有 气囊;食管穿过气囊,食管末端侧壁上设有若干侧孔。所述食管上套有固定套,固定套套在位于气囊内的食管上。使用时,当常规插胃管成功后,先用固定带将本实用新型的双腔防滑脱胃管固定 好,再通过与气管连接的充气袋注入气体到气囊中。该气囊可游离于胃腔中,当胃管由于各 种原因向外滑脱时,充气气囊可暂时嵌顿在胃贲门处,防止胃管向外滑脱,可完全避免神志 不清的病人误将胃管拔出。当滑脱因素解除时,充气气囊又可回到胃腔中。流质饮食可从 食管的正压接头处注入胃内,注射完毕,将胃管末端正压接头处反折分离注射器,正压接头 内即可产生正压,从而可有效防止食物返流。位于气囊内的食管部分上套有固定套,为硬质 材料制成,可防止气囊充气后对食管(食管为软质材料制成)造成挤压,导致流质饮食流通 不畅。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有效防止胃管滑脱、食物返流、食物流通不畅等现象的发生, 既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制作成本低,非常实用。本实用新 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正压接头;2、充气袋;3、单向阀;4、气管;5、食管 ’6、气囊;7、侧孔;8、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双腔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如图1所示,胃管为双腔管,一腔为气管4,一腔 为食管5,食管5始端设有正压接头1 ;气管4始端设有充气袋2,充气袋2与气管4之间设 有单向阀3,气管4末端设有气囊6 ;食管5穿过气囊6,食管5末端侧壁上设有若干用于流 出食物的侧孔7 ;穿过气囊6的食管5上套有固定套8。使用时,当常规插胃管成功后,先用固定带将胃管固定好,再通过与气管4连接的 充气袋2注入气体到气囊6中。该气囊6可游离于胃腔中,当胃管由于各种原因向外滑脱 时,充气的气囊6可暂时嵌顿在胃贲门处,防止胃管向外滑脱,可完全避免神志不清的病人 误将胃管拔出。当滑脱因素解除时,充气的气囊6又可回到胃腔中。要拔出胃管时,将单向 阀3取下,释放气体即可。流质饮食可从食管5的正压接头1处注入,通过食管5末端的侧 孔7进入胃内,注射完毕,将胃管末端正压接头1处反折分离注射器,正压接头内即可产生 正压,从而可有效防止食物返流。。位于气囊6内的食管5部分上套有固定套8,为硬质材料 制成,可防止气囊6充气后对食管5 (食管5为软质材料制成)造成挤压,导致流质饮食流 通不畅。
权利要求一种双腔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为双腔管,一腔为气管,一腔为食管,食管始端设有正压接头;气管始端设有充气袋,充气袋与气管之间设有单向阀,气管末端设有气囊;食管穿过气囊,食管末端侧壁上设有若干侧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管上套有固定套,固定 套套在位于气囊内的食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腔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所述胃管为双腔管,一腔为气管,一腔为食管,食管始端设有正压接头;气管始端设有充气袋,充气袋与气管之间设有单向阀,气管末端设有气囊;食管穿过气囊,食管末端侧壁上设有若干侧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有效防止胃管滑脱、食物返流、食物流通不畅等现象的发生,既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制作成本低,非常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1643341SQ20102013187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6日
发明者阴建军 申请人:阴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