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324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皮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包皮套扎器。
背景技术
包皮切除是男科一种常见手术,但由于是在人体敏感部位,用线缝合刀口一是用时过长,二是刀口容易涨裂感染,伤口愈合不整齐。现在通常使用包皮套扎器替代常规手术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包皮套扎器为线扎式包皮套扎器和环扎式包皮套扎器。环扎式包皮套扎器在垫圈和内套圈之间,存在缝隙,手术过程中难免会渗入体液之类的渗出液。在长达七天的戴用期间比较容易产生二次感染。该结扎器还存在着操作相对复杂,相对重量较重等问题。线扎式包皮套扎器存在着以下的问题操作繁琐,结扎线容易脱落,手术部位难以精确定位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为弥补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操作更方便的包皮套扎器。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包括弹性外箍圈和弹性内套圈,其中所述外箍圈为弹性材料制作的一个开口的C形圈,开口处有连接装置,内套圈为二次注塑成型的外软内硬的环形圈或单一结构的弹性环形圈,所述外箍圈截面的外宽度大于内宽度,所述内套圈的宽度大于所述外箍圈的内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外箍圈的外宽度。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其中所述内套圈的截面采用弧形、长方形和半圆形之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其中所述外箍圈的截面采用T形、L形、梯形和平端卵形之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其中所述外箍圈的开口结合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圆柱体或多面体定位销,对应一面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与圆柱体或多面体定位销紧密配合的定位槽并采用平板重叠啮合接口、斜面啮合接口、斜梯面啮合接口、尖头单桦头啮合接口、 尖头双桦头啮合接口之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其中所述连接装置采用螺丝、搬扣、尼龙扣带和门形插销之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其中所述外箍圈和内套圈的组合采用T形一弧型、T形一长方形、τ形一半圆形、卵形一弧形、卵形一长方形、卵形一半圆形、L形一弧形、L形一长方形、L形一半圆形、梯形一弧形、梯形一长方形、梯形一半圆形之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全部采用新型弹性材料制作,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操作方便、给病人造成的疼痛感和不舒适感较小,二次感染的机率更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的剖视示意图;[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方案一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方案一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方案二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方案二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方案三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方案三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外箍圈方案一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外箍圈方案二的截面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外箍圈方案三的截面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外箍圈方案四的截面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外箍圈啮合接口方案一的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外箍圈啮合接口方案一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外箍圈啮合接口方案一的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外箍圈啮合接口方案一的示意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一的截面示意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二的截面示意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三的截面示意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四的截面示意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五的截面示意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六的截面示意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七的截面示意图;图M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八的截面示意图;图25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九的截面示意图;图沈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十的截面示意图;图27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十一的截面示意图;图观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内套圈外箍圈组合方案十二的截面示意图;图四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外箍圈连接装置方案一的示意图;图30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外箍圈连接装置方案二的示意图;图31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外箍圈连接装置方案三的示意图。图32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另一种外定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3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另一种外定位结构俯视和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下面结合实施例作更详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由外箍圈(1)和内套圈(2)组成,外箍圈(1)为弹性材料制作的c形圈,开口(3)处有连接装置G)。外箍圈(1)在其开口对接处的工作面两端分别各有一段沿圆周方向相延伸的定为导向结构(5),外箍圈的开口处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定位导向板;外箍圈的开口结合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圆柱体或多面体定位销(6),对应一面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与圆柱体或多面体定位销紧密配合的定位槽(7);外箍圈扎紧时它们彼此啮合,实现工作面的圆滑对接与无间隙弥合(图1、图2)。外箍圈两端结合部还可以采用设置对应的外定位防旋挡板(8)及挡板槽(9),以实现工作面的圆滑对接与无间隙弥
I=I O内套圈⑵为二次注塑成型的外软内硬的弹性环形圈,因为里外层的基材是同种弹性材料,因此里外层彼此相熔合成为一体,形成无间隙的外软里硬的内套圈或者为单一结构的弹性环形圈。外箍圈(1)截面的外宽度L2大于内宽度Li,内套圈的宽度L3大于外箍圈的内宽度Li,大于或等于外箍圈的外宽度L2。内套圈和外箍圈组合后,在外箍圈外端与内套圈之间形成上凹腔和下凹腔,该上下凹腔可尽量避免包皮结扎部位与其他部位或内裤产生摩擦。弹性外箍圈和弹性内套圈的结扎面均具有回弹性,可以随着组织的脱水,变薄而自动回弹,保证器械对组织的挤压作用力保持恒定不变。内套圈O)的截面可以采用多种形状,比如弧形(见图3、图4)、长方形(图5、图 6)和半圆形(见图7、图8),用弧形时,边沿起筋;半圆形和弧形均为圆面向内,套着比较容
易ο外箍圈(1)的截面可以多种采用,比如T形(见图9)、L形(见图10)、梯形(见图12)和平端卵形(见图11)。外箍圈(1)的开口 3处可以采用平板重叠啮合接口(见图 1、图2)、斜面啮合接口(见图13)、斜梯面啮合接口(见图14)、尖头单桦头啮合接口(见图 15)、尖头双桦头啮合接口(见图16)。连接装置4可以采用螺丝(见图1)、搬扣(见图30)、尼龙扣带(见图31)和门形插销(见图四)。外箍圈(1)和内套圈⑵的组合可以采用T形一弧型(图17)、T形一长方形(图 18)Τ形一半圆形(图19)、卵形一弧形(图20)、卵形一长方形(图21)、卵形一半圆形(图 22)、L形一弧形(图23)、L形一长方形(图、L形一半圆形(图2 、梯形一弧形(图 26)、梯形一长方形(图27)、梯形一半圆形(图观)。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使用极为简单,先将内套圈套上,翻过包皮,套上外箍圈, 锁紧连接装置使外箍圈工作面向圆心收缩,位于外箍圈、内套圈之间的包皮受到夹持,从而阻断包皮远端供血,达到利用缺血性坏死去除多余包皮的手术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包皮套扎器,包括外箍圈(1)和内套圈O),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箍圈(1)为弹性材料制作的C形圈,外箍圈(1)在其开口对接处的工作面两端分别各有一段沿圆周方向相延伸的定为导向结构(5),外箍圈的开口结合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圆柱体或多面体定位销(6),开口结合部的对应一面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与圆柱体或多面体定位销紧密配合的定位槽(7),内套圈( 为外软内硬的弹性环形圈或单一结构的弹性环形圈,所述外箍圈 (1)截面的外宽度(L2)大于内宽度(Li),所述内套圈O)的宽度(L3)大于所述外箍圈(1) 的内宽度(Li),大于或等于所述外箍圈(1)的外宽度(L2);外箍圈内径大于或等于内套圈凹面外径,外箍圈工作面可坎入内套圈凹面,外箍圈和内套圈共同组合成完整的包皮套扎器;外箍圈和内套圈的工作面结合时,两者之间形成一个或两个与外箍圈和内套圈同一圆心的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圈O)的截面采用弧形、 长方形和半圆形之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箍圈(1)的截面采用T形、 L形、梯形和半端卵形之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箍圈(1)的开口(3)处采用用平板重叠啮合接口、斜面啮合接口、斜梯面啮合接口、尖头单榫头啮合接口、尖头双榫头啮合接口之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采用螺丝、门形插销、尼龙扣带和搬扣之中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箍圈(1)和内套圈O)的组合采用T形-弧形、T形-长方形、T形-半圆形、卵形-弧形、卵形-长方形、卵形-半圆形、L形-弧形、L形-长方形、L形-半圆形、梯形-弧形、梯形-长方形、梯形-半圆形之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套扎器,其另一种特征表现在于所述开口( 处有连接装置G),外箍圈(1)在其开口对接处的工作面两端分别各有一段沿圆周方向相延伸的定位导向结构(5),外箍圈扎紧时它们彼此啮合,实现工作面的圆滑对接与无间弥合,外箍圈两端结合部采用外固定销方式,两端均有对应的外定位防旋挡板(8)及挡板槽(9)。
专利摘要一种包皮套扎器,由外箝圈和内套圈组成;外箍圈为弹性材料制作的C型圈,开口处有连接装置;内套圈为外软内硬的弹性环形圈或单一结构的弹性环形圈;外箍圈的截面采用T形,截面的外宽度大于内宽度,内套圈的截面采用弧形形状;外箍圈的开口处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定位导向板;外箍圈的开口结合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圆柱体或多面体定位销,对应一面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与圆柱体或多面体定位销紧密配合的定位槽;外箍圈和内套圈采用组合,方可完成手术;本实用新型包皮套扎器,材料新颖、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术后疼痛和不适感较小,二次感染率低。
文档编号A61B17/326GK202020505SQ20102021950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向容兮, 欧阳志伟 申请人:向谷兮, 欧阳志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