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双向脐带切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00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一次性双向脐带切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科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一次性双向脐带切割器。
背景技术
发明人申请的发明专利200910114909. 9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脐带切割护脐装置, 能实现对脐带的夹紧定位、切割、分离和保护;使接生的操作过程简便快捷、安全可靠、卫 生无菌溅血量少,并将溅血、脐部感染和伤害新生儿的机会降至最低,已获得很好的积极效 果;但它还存在下列不足1.上壳体的小端头只设有限制上壳体开启角度的限位块,但产品在运输中或使用 前,上下壳体容易受外力关闭,而不方便使用;2.脐带容易从脐带夹的开口端滑出,并挡住关闭口,造成夹子不能关闭;3.在所述两个切割平台的外侧,仅仅依靠凸销纵向定位安装的第一脐带夹和第二 脐带夹容易横向滑脱;3.下壳体的底面虽然设有防滑突条,但在发力切断脐带时,仍感定位欠牢;4.上壳体横档块的双凹槽与压舌定位欠牢靠;5.上臂带三角齿条的卡勾与凹槽内三角齿板定位欠牢靠,易造成假关闭;6.刀片与塑料刀片固定架注塑为一体,不可分离,不便于回收旧塑料。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对发明专利200910114909. 9进一步改进完善,弥补上述不足,提 供一种操作更加简便、可靠的一次性护脐双向脐带切割器,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发明专利200910114909. 9公开的一种一次 性双向脐带切割器,包括依靠销轴互相铰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与上壳体连为一体的刀 片固定架,在刀片固定架的外端设有与刀片固定架连为一体的导向杆;在导向杆外侧的上 壳体端部设有定位勾。下壳体的铰接端设有斜置的第一导向臂,上壳体的铰接端滑动配合 嵌入第一导向臂的中间沟槽中;在下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与导向杆端头相配合的方形凹槽, 在方形凹槽外侧的下壳体上设有第二导向臂,导向杆滑动配合嵌入第二导向臂的中间沟槽 中,第二导向臂的外侧下端设有与定位勾相咬合的突台。安装在刀片固定架上的刀片与下 壳体的两个切割平台之间的刀槽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刀片进入刀槽中为滑动配合;在所 述两个切割平台的外侧,依靠凸销定位安装第一脐带夹和第二脐带夹;第一脐带夹和第二 脐带夹的上夹臂与下夹臂的一端通过弹性弯弓连为一体,在上夹臂与下夹臂的内表面,设 有相互错开啮合的两组齿条。在刀槽与第一脐带夹之间以及刀槽与第二脐带夹之间都装有 顶子,顶子的下部设有燕尾凸块,燕尾凸块滑动安插在下壳体中部的燕尾槽中;在刀片固定 架的中部,紧靠刀片的两侧都设有尖劈,尖劈的尖端对准刀片与顶子之间的缝隙。下夹臂设 有与下壳体的凸销相配合的定位孔,上壳体的拱形上表面和下壳体的底面设有防滑突条。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0013][1]在嵌入所述第一导向臂中间沟槽中的上壳体的小端头两侧,并紧靠所述第一 导向臂中间沟槽的端头设有侧立半凸球。[2]所述顶子在朝向第二导向臂的一端设有档杆。[3]在所述下壳体的两个凸销内侧设有两个竖立半凸球,依靠凸销定位的下夹臂 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竖立半凸球配合的球面凹槽。[4]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手柄。[5]所述第一脐带夹和第二脐带夹的上夹臂的开口端设有卡勾,在上夹臂的卡勾 上端设有纵向扁孔;第一脐带夹和第二脐带夹的下夹臂的开口端设有夹臂凹槽,夹臂凹槽 内设有与卡勾互相咬合的凹台。[6]在所述上壳体的刀片固定架上,靠导向杆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刀片固定架的横 杆;在横杆的两端装有压片,压片插入上夹臂的纵向扁孔中。[7]所述刀片依靠两个连体的弹性开叉凸销活动安装在刀片固定架上。与已授权的发明专利200910114909. 9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要用力下压上壳体,其小端头两侧的侧立半凸球才能通过第一导向臂中间沟 槽,可防止产品在运输中或使用前,上下壳体受轻微外力关闭,而不方便使用。2.顶子的一端设有档杆,可阻挡脐带从脐带夹的开口端滑出。3.下夹臂底面的球面凹槽与下壳体的竖立半凸球定位咬合,可防止脐带夹横向滑 脱。4.下壳体的底部设有手柄,即使发力切断脐带时,仍能牢固紧握脐带切割器。5.上夹臂的卡勾与下夹臂的夹臂凹槽内的凹台互相咬合牢靠。6.装在上壳体横杆两端的压片插入纵向扁孔中,与上夹臂定位和咬合更牢靠。7.刀片依靠两个连体的弹性开叉凸销活动安装在刀片固定架上,方便分离,拆卸 刀片后,脐带切割器全都是塑料,便于作为废旧塑料回收。

图1是脐带切割器的轴测示意图之一。图2是脐带切割器的轴测示意图之二。图3是脐带切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E部放大图(下壳体下移与下夹臂分开)。图5是横杆压片插入上夹臂的纵向扁孔中的示意图。图6是刀片活动安装在刀片固定架上的示意图。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图8是两个连体的弹性开叉定位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一次性双向脐带切割器,包括依靠销轴27互相铰接的上壳体10和下 壳体20以及与上壳体10连为一体的刀片固定架17,在刀片固定架17的外端设有与刀片固 定架17连为一体的导向杆12 ;在导向杆12外侧的上壳体10端部设有定位勾11。下壳体20的铰接端设有斜置的第一导向臂28,上壳体10的铰接端滑动配合嵌入第一导向臂28的 中间沟槽中;在下壳体20的另一端设有与导向杆12端头相配合的方形凹槽22,在方形凹 槽22外侧的下壳体20上设有第二导向臂21,导向杆12滑动配合嵌入第二导向臂21的中 间沟槽中,第二导向臂21的外侧下端设有与定位勾11相咬合的突台。安装在刀片固定架 17上的刀片16与下壳体20的两个切割平台之间的刀槽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刀片16进入 刀槽中为滑动配合;在所述两个切割平台的外侧,依靠凸销26定位安装第一脐带夹A和第 二脐带夹B ;第一脐带夹A和第二脐带夹B的上夹臂30与下夹臂40的一端通过弹性弯弓 42连为一体,在上夹臂30与下夹臂40的内表面,设有相互错开啮合的两组齿条C。在刀槽 与第一脐带夹A之间以及刀槽与第二脐带夹B之间都装有顶子D,顶子D的下部设有燕尾凸 块43,燕尾凸块43滑动安插在下壳体20中部的燕 尾槽25中;在刀片固定架17的中部,紧 靠刀片16的两侧都设有尖劈19,尖劈19的尖端对准刀片16与顶子D之间的缝隙。下夹 臂40设有与下壳体的凸销26相配合的定位孔,上壳体10的拱形上表面和下壳体20的底 面设有防滑突条T。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完善之处在于[1]在嵌入所述第一导向臂28中间沟槽中的上壳体10的小端头两侧,并紧靠所述 第一导向臂28中间沟槽的端头设有侧立半凸球15 ;要用力下压上壳体10,其小端头两侧的 侧立半凸球15才能通过第一导向臂28中间沟槽,可防止产品在运输中或使用前,上下壳体 受轻微外力关闭,而不方便使用。[2]所述顶子D在朝向第二导向臂21的一端设有档杆24,可阻挡脐带从脐带夹的 开口端滑出。[3]在所述下壳体20的凸销26内侧设有竖立半凸球29,依靠凸销26定位的下夹 臂40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竖立半凸球29配合的球面凹槽44 ;可防止脐带夹横向滑脱。[4]在所述下壳体20的底部设有手柄23,即使发力切断脐带时,仍能牢固紧握脐 带切割器。[5]所述第一脐带夹A和第二脐带夹B的上夹臂30的开口端设有卡勾31,在上夹 臂30的卡勾31上端设有纵向扁孔32 ;第一脐带夹A和第二脐带夹B的下夹臂40的开口 端设有夹臂凹槽41,夹臂凹槽41内设有与卡勾31互相咬合的凹台;上夹臂30与下夹臂40 闭合更牢靠。[6]在所述上壳体10的刀片固定架17上,靠导向杆12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刀片固 定架17的横杆13 ;在横杆13的两端装有压片14,压片14插入上夹臂30的纵向扁孔32中, 上壳体10与上夹臂30定位和咬合更牢靠。[7]所述刀片16依靠两个连体的弹性开叉凸销18活动安装在刀片固定架17上, 方便分离,拆卸刀片后,脐带切割器全都是塑料,便于作为废旧塑料回收。手术时,医生可站在手术台的左侧或右侧,用左手或右手握住脐带切割器,将张开 的脐带夹A和脐带夹B套入脐带的切割部位;下压上壳体10,导向杆12进入第二导向臂21 的中间沟槽,保证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以及脐带夹的上夹臂30与下夹臂40,在闭合过程 中没有偏离,对中咬合。下压上壳体10时,驱动横杆13下移,并由插入上夹臂30的纵向扁 孔32的压片14下压脐带夹A和脐带夹B的上夹臂30,上夹臂30的卡勾31进入下夹臂40 的夹臂凹槽41,上夹臂30和下夹臂40的齿条C对脐带越夹越紧,直至卡勾31并与夹臂凹槽41内的凹台咬合定位,脐带夹A和脐带夹B关闭;同时,上壳体10端部的定位勾11与第二导向臂21外侧的突台咬合,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关闭并锁紧。与此同时,随着刀片16 把脐带切断,刀片固定架上17上的尖劈19的斜面挤入顶子D与刀片16之间的侧隙,通过 顶子D把脐带夹A和脐带夹B挤出下壳体40。留在新生儿身上的只是夹住已被切断的脐带 头的一个脐带夹,与这个脐带夹完全分离、夹住胎盘端的脐带切割器以另一个脐带夹不触 及新生儿,随即废弃;脐带被切断后同时用护脐垫和护脐帽隔开脐带夹直接与皮肤接触并 对切口处进行覆盖;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卫生无菌溅血量少。
权利要求一种一次性双向脐带切割器,包括依靠销轴(27)互相铰接的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以及与上壳体(10)连为一体的刀片固定架(17),在刀片固定架(17)的外端设有与刀片固定架(17)连为一体的导向杆(12);在导向杆(12)外侧的上壳体(10)端部设有定位勾(11);下壳体(20)的铰接端设有斜置的第一导向臂(28),上壳体(10)的铰接端滑动配合嵌入第一导向臂(28)的中间沟槽中;在下壳体(20)的另一端设有与导向杆(12)端头相配合的方形凹槽(22),在方形凹槽(22)外侧的下壳体(20)上设有第二导向臂(21),导向杆(12)滑动配合嵌入第二导向臂(21)的中间沟槽中,第二导向臂(21)的外侧下端设有与定位勾(11)相咬合的突台;安装在刀片固定架(17)上的刀片(16)与下壳体(20)的两个切割平台之间的刀槽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刀片(16)进入刀槽中为滑动配合;在所述两个切割平台的外侧,依靠凸销(26)定位安装第一脐带夹(A)和第二脐带夹(B);第一脐带夹(A)和第二脐带夹(B)的上夹臂(30)与下夹臂(40)的一端通过弹性弯弓(42)连为一体,在上夹臂(30)与下夹臂(40)的内表面,设有相互错开啮合的两组齿条(C);在刀槽与第一脐带夹(A)之间以及刀槽与第二脐带夹(B)之间都装有顶子(D),顶子(D)的下部设有燕尾凸块(43),燕尾凸块(43)滑动安插在下壳体(20)中部的燕尾槽(25)中;在刀片固定架(17)的中部,紧靠刀片(16)的两侧都设有尖劈(19),尖劈(19)的尖端对准刀片(16)与顶子(D)之间的缝隙;下夹臂(40)设有与下壳体的凸销(26)相配合的定位孔;上壳体(10)的拱形上表面和下壳体(20)的底面设有防滑突条(T);其特征在于在嵌入所述第一导向臂(28)中间沟槽中的上壳体(10)的小端头两侧,并紧靠所述第一导向臂(28)中间沟槽的端头设有侧立半凸球(15);所述顶子(D)在朝向第二导向臂(21)的一端设有档杆(24);在所述下壳体(20)的两个凸销(26)内侧设有竖立半凸球(29),依靠凸销(26)定位的下夹臂(40)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竖立半凸球(29)配合的球面凹槽(44);在所述下壳体(20)的底部设有手柄(23);所述第一脐带夹(A)和第二脐带夹(B)的上夹臂(30)的开口端设有卡勾(31),在上夹臂(30)的卡勾(31)上端设有纵向扁孔(32);第一脐带夹(A)和第二脐带夹(B)的下夹臂(40)的开口端设有夹臂凹槽(41),夹臂凹槽(41) 内设有与卡勾(31)互相咬合的凹台;在所述上壳体(10)的刀片固定架(17)上,靠导向杆(12)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刀片固定架(17)的横杆(13);在横杆(13)的两端装有压片(14),压片(14)插入上夹臂(30)的纵向扁孔(32)中;所述刀片(16)活动安装在刀片固定架(1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双向脐带切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壳体 (20)的两个凸销(26)内侧设有两个竖立半凸球(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双向脐带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16)依 靠两个连体的弹性开叉凸销(18)活动安装在刀片固定架(17)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一次性双向脐带切割器的改进,包括上壳体设有侧立半凸球,防止上下壳体受轻微外力关闭;顶子的一端设有档杆,阻挡脐带从脐带夹的开口端滑出;下壳体的凸销内侧设有竖立半凸球,与下夹臂底面的球面凹槽咬合,防止脐带夹横向滑脱;下壳体的底部设有手柄,便于牢固紧握脐带切割器;上夹臂端头设有纵向扁孔,装在上壳体横杆两端的压片插入纵向扁孔中,与上夹臂定位和咬合更牢靠;上夹臂的卡勾与下夹臂的夹臂凹槽内的凹台紧固咬合,使上夹臂与下夹臂闭合更牢靠;刀片依靠两个连体的弹性开叉凸销活动安装在刀片固定架上,方便分离,拆卸刀片后,脐带切割器全都是塑料,便于作为废旧塑料回收。
文档编号A61B17/125GK201710404SQ20102023369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
发明者余立群, 曾维著 申请人:曾维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