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器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308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咬合器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所使用的咬合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调整齿模高度与角 度的咬合器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人类的牙齿因为牙齿特殊的构造方式,使得在制作假牙时不仅得考虑假牙本身的 精密度,对其上、下、左、右的邻近牙齿与整体咬合的配合度也得详加考虑,日后在使用者安 装假牙后,才不致于在咬合时对其他牙齿造成干扰,引发其他牙齿病变。因此,当牙科人员在为牙科患者制作假牙时,齿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咬合 器是用以安装齿模,并使齿模于咬合器进行咬合矫正作业的装置。凭借将齿模结合于咬合 器可以使牙科模拟齿模在病患口腔内所观察的咀嚼与咬合情形,以供牙科人员作正确的纪 录并由牙模技工制作出适合病患使用的假牙。在中国台湾第258909号专利案中,揭示了一种牙科模型咬合器的杆承座结构改 良,尤指其杆承座的耐磨块制作简单、组装简易、迅速、方便,且耐磨程度及精密度均较现有 者更为优异,其主要是于牙科模型咬合器两侧的柱架上端旁分别设有一呈「凸」字形状的嵌 槽,复再设一外形与的相仿的「凸」字形耐磨块,不虞脱滑;抑且,因无须如现有者需以螺钉 将耐磨板固定于杆承座上,而改为采用耐磨块嵌合方式,故可使用更具耐磨耗、硬度值更高 的金属耐磨块来作为杆承座,使用牙科模型咬合器制作牙模时,其牙模精密度得以提高为 其主要目的。然而,传统的咬合器,其结构仅止于单纯模拟使用者上下颚的构造,故传统的咬合 器在进行齿模的咬合矫正作业时,只能将咬合器作上下开启或闭合的咬合模拟作业,但是, 每一位病患的牙齿不但在生长的时候有着不同的排列方式,而且每一位病患的咀嚼习惯也 不相同,因此,若是咬合器只有上下开启与闭合的功能时,牙科人员则无法精确地模拟齿模 在病患口腔内的咀嚼与咬合情形。此外,由于传统的咬合器的上齿模承座与下齿模承座是承平行,因此,当齿模分别 结合于上齿模承座与下齿模承座进行咬合模拟作业时,会因为角度的关系而无法精密地咬 合而产生空隙,故,牙科人员会在齿模上粘合有石膏,使齿模在结合于咬合器而进行咬合模 拟作业时,得以精确地模拟,而解决因为角度的关系使咬合器与齿模之间产生空隙的问题。但是,在齿模结合于咬合器时,虽然可以解决咬合器与齿模之间产生空隙的问题, 但是由于每一使用者的牙齿结构都不同,因此,石膏必须依照使用者牙齿结构不同而制作 不同的石膏,而且用完就丢弃,不但相当不环保,无形中也提高的齿模制作的成本。
发明内容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咬合器的改进结构,凭借本实用新型所 提供的咬合器,除了可调整上齿模与下齿模的高度外,也可调整上齿模的开合度以及仰角。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咬合器的改进结构,凭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模结合座与齿模固定座,以解决传统使用石膏所造成不环保以及齿模制作成本提高的 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咬合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具有一下齿模承座,该下齿模承座设有一结合部,该下齿模承座在 该结合部的相对位置设有一转轴,且在该底座向上延伸有两个高度调节杆;一横杆,设置于该两个高度调节杆上,且该横杆两侧分别向前延伸有一支臂;一顶座,可转动地结合于该横杆的两个支臂,该顶座具有一上齿模承座,该上齿模 承座设有一结合部,该上齿模承座于该结合部的相对位置设有一转轴。其中该横杆具有一螺孔,该螺孔螺合有一调整螺栓,而该横杆的两个支臂分别具 有一凹槽,且该横杆进一步结合有一簧片。其中该顶座进一步具有一唇片、一枢轴及复数个仰角微调元件;复数个仰角微 调元件连接该上齿模承座与该唇片,且复数个仰角微调元件分别具有一松紧调节元件,该 枢轴是穿设于该唇片,且结合于该两个支臂的凹槽,使该顶座可凭借该枢轴而转动,该唇片 具有一延伸部,延伸至该调整螺栓底部,使该调整螺栓顶制于该延伸部。其中该两个高度调节杆分别据有一外杆及一内杆,该内杆设置于该外杆之内,两 个外杆分别具有一高度调整固定件。其中进一步具有两个齿模固定座,分别结合于该上齿模承座的结合部以及该下 齿模承座的结合部,该两个齿模固定座分别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顶面为齿模结合面,该 底面具有一承座结合元件,该齿模固定座前端向内延伸一有内凹部,该内凹部设有一第一 顶制件,该齿模固定座两侧设有两个第二顶制件,并于两个第二顶制件之间设有一旋钮,该 旋钮连接有一螺杆,该螺杆经由该承座结合元件螺合于该第一顶制件。其中进一步具有两个齿模结合座,分别结合于该上齿模承座的结合部以及该下 齿模承座的结合部,两个齿模结合座分别具有一齿模结合面及一承座结合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经由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由于本实用新型于底座延伸有两个高度调节 杆,可调整横杆与顶座的高度,且使用者可凭借操作调整螺栓以以调整上齿模座的仰角,更 可凭借仰角微调元件以微幅调节上齿模座的仰角,如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凭借调整不同的 角度以模拟齿模于使用者口腔的咬合矫正作业,使齿模的模拟与矫正结果更为精确,而且 任合尺寸的齿模都可使用,改善了传统咬合器仅能作上下开启与闭合地咬合模拟作业。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齿模结合于齿模结合座或是齿模固定座,凭借齿模结 合座或是齿模固定座而将齿模结合于咬合器,取代传统使用石膏将齿模与咬合器结合,造 成不环保以及齿模制作承本提高的问题。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示意图;图3是显示顶座与横杆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齿模与齿模固定座的分离示意图;[0027]图5是显示齿模固定座的调整动作示意图;图6是显示齿模对位的动作示意图(一);图7是显示齿模对位的动作示意图(二);图8是显示齿模对位的动作示意图(三);图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齿模与齿模结合座的分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_咬合器的改进结构;1-底座;11-下齿模承座;111-结合部; 12-转轴;13,14-高度调节杆;131、141-外杆;132,142-内杆;133,143-高度调整固定件; 2-横杆;21-螺孔;22-调整螺栓;23,24-支臂;231,241-凹槽;25-簧片;3-顶座;31-上 齿模承座;311-结合部;32-仰角微调元件;321-松紧调节元件;33-唇片;331-延伸部; 34-枢轴;341-枢轴旋钮;35-转轴;4a、4b-齿模固定座;41-顶面;42-底面;43-承座结合 元件;44-内凹部;45-第一顶制件;46-第二顶制件;47-旋钮;48-螺杆;5、6_齿模;51-被 吸附元件;7-齿模结合座;71-齿模结合面;72-吸附元件;73-承座结合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方便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 的分离示意图,图3是显示顶座与横杆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咬合器的改进 结构100包括一底座1、一横杆2及一顶座3。底座1具有一下齿模承座11,下齿模承座11 设有一结合部111,下齿模承座11在结合部111的相对位置设有一转轴12,且底座1向上 延伸有两个高度调节杆13、14,两个高度调节杆13、14分别具有一外杆131、141及一内杆 132、142,内杆132设置于外杆131之内,而内杆142设置于外杆141之内,且外杆131、141 分别具有一高度调整固定件133、143。横杆2设置于两个高度调节杆13、14上,横杆2具有一螺孔21,螺孔21螺合有一 调整螺栓22,且横杆2两侧分别向前延伸有一支臂23、24,支臂23与支臂24分别具有一凹 槽231、241,且横杆2进一步结合有一簧片25。顶座3是结合于横杆2的两个支臂23、24,顶座3包括有一上齿模承座31、复数个 仰角微调元件32、一唇片33及一枢轴34。上齿模承座31、复数个仰角微调元件32与唇片 33是相互结合,枢轴34是穿设于唇片33,且枢轴34是结合于横杆2的两个支臂23、24的 凹槽231、241,如此,使顶座3可凭借枢轴34于横杆2上转动。而在枢轴34两端分别具有 一枢轴旋钮341。仰角微调元件32是结合于唇片33,且仰角微调元件32分别具有一松紧调节元件 321。上齿模承座31是结合于仰角微调元件32,且上齿模承座31设有一结合部311,而上 齿模承座31于结合部311的相对位置设有一转轴35。唇片33具有一延伸部331,延伸至 调整螺栓22底部,使调整螺栓22可顶制于延伸部331。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6,图4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齿模与齿模固定座的分离示意 图,图5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齿模与齿模固定座的结合示意图,图6是显示齿模对位的动作 示意图(一)。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有二齿模固定座4a、4b,用以使齿模5、6 可凭借齿模固定座4a、4b结合于本实用新型。[0039]请参阅图4及图5,由于齿模固定座4a与齿模固定座4b的结构相同,故在图面上 仅绘制出齿模固定座4a以作为结构叙述上的说明,以及齿模5与齿模固定座4a的结合方 式的说明。齿模固定座4a具有一顶面41及一底面42,顶面41为齿模结合面,底面42具有一 承座结合元件43,齿模固定座4a前端向内延伸有一内凹部44,内凹部44设有一第一顶制 件45,于齿模固定座4a顶面41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二顶制件46,并于两个第二顶制件46之 间设有一旋钮47,旋钮47连接有一螺杆48,螺杆48经由承座结合元件43螺合于第一顶制 件45。当齿模5与齿模固定座4a结合时,由使用者转动旋钮47,由旋钮47带动螺杆48 旋转,而旋转中的螺杆48可使第一顶制件45于内凹部44内前后移动,以调结第一顶制件 45与第二顶制件46间的间距,使齿模5易于放置于齿模固定座4a的顶面41。并在齿模5 放置于齿模固定座4a的顶面41后,由使用者操作旋钮47以使第一顶制件45顶制于齿模5 的前端,同时,第二顶制件46也顶制于齿模5的后端,即完成齿模5与齿模固定座4a结合 的动作。而由于齿模6与齿模固定座4b的结合方式是相同于齿模5与齿模固定座4a的结 合方式,故在此不再赘述。请同时参阅图6至图8,图6是显示齿模对位的动作示意图(一),图7是显示齿 模对位的动作示意图(二),图8是显示齿模对位的动作示意图(三)。如图所示,当欲进 行齿模的咀嚼模拟与咬合矫正作业时,是先将齿模5与齿模6分别结合于齿模固定座4a以 及齿模固定座4b,然后将齿模固定座4a与齿模固定座4b分别结合于下齿模承座11与上齿 模承座31。请再参阅图1,当齿模固定座4a结合于下齿模承座11时,是将下齿模承座11 的转轴12退出,使齿模固定座4a的承座结合元件43结合于下齿模承座11的结合部111, 接着将转轴12旋紧以固定齿模固定座4a。而当模固定座4b结合于上齿模承座31时,是将 下齿模承座31的转轴35退出,使齿模固定座4b的承座结合元件43结合于上齿模承座31 的结合部311,接着将转轴35旋紧以固定齿模固定座4b。若是欲进行齿模5与齿模6的咀嚼模拟以及咬合矫正作业时,首先,使用者可分 别将高度调节杆13、14的高度调整固定件133、143调松,并凭借调整内杆132、142的高度 以调节横杆2以及顶座3的高度,并在高度调整后将调整固定件133、143迫紧于内杆132、 142,以固定调节横杆2以及顶座3的高度。而当高度调节完毕后,使用者可操作调整螺栓22使上齿模承座31上升或下降以 调整上齿模承座31的角度,以进行齿模6与齿模5的咀嚼模拟以及咬合矫正作业。而若是 当齿模6的角度调整完毕后,齿模6与齿模5的咀嚼模拟仍然有些微角度上的差异时,使用 者可先将仰角微调元件32的松紧调节元件321调松,以调整仰角微调元件32的角度,并且 在调整完毕后,将松紧调节元件321予以锁紧,即可凭借调整仰角微调元件32的角度以达 到微调上齿模承座31的角度的目的。另外,由于齿模固定座4a的承座结合元件43与齿模固定座4b的承座结合元件43 都为圆球状,凭借承座结合元件43为圆球状的结构,使齿模固定座4a与齿模固定座4b得 以任意地于下齿模承座11于结合部111转动以及上齿模承座31的结合部311转动,而凭 借下齿模承座11于结合部111转动以及上齿模承座31的结合部311转动,使得齿模5与 齿模6可任意地依照使用者需求而调整不同角度,以进行齿模6与齿模5的咀嚼模拟以及咬合矫正作业。请参阅图9,其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齿模与齿模结合座的分离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有两个齿模结合座7,用以使齿模5、6可凭借齿模结合座7 结合于本实用新型。而由于两个齿模结合座7的组成结构与使用方式都相同,故在图面上 仅绘制一齿模结合座7以作为结构叙述上的说明,以及齿模5与齿模结合座7的结合方式 的说明。齿模结合座7具有一齿模结合面71,齿模结合面71具有一吸附元件72,而在齿模 结合座7底部具有一承座结合元件73,齿模5底部具有一被吸附元件51,对应于齿模结合 座7的吸附元件72。当齿模结合座7与齿模5结合时,是将齿模5放置于齿模结合座7的齿模结合面 71,则齿模结合座7的吸附元件72恰对应地吸附于齿模5底部的被吸附元件51,即可完成 齿模5与齿模结合座7的结合。当齿模5与齿模结合座7结合之后,则齿模5即可凭借齿模结合座7结合于底座 1的下齿模承座11的结合部111。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在齿模结合座7的齿模结合面71具有一吸附元件72,而在 齿模5底部具有一被吸附元件51,也可在齿模5底部设有一吸附元件,而在齿模结合面72 设有一被吸附元件,凭借吸附元件与被吸附元件相对应地结合,使齿模5可对应地结合于 齿模结合座7。其次,由于齿模6与另一齿模结合座7的结合方式是相同于齿模5与齿模结合座 7的结合方式,故在此不再赘述。另外,由于齿模结合座7底部的承座结合元件73的结构与作用方式是相同于第一 实施例中的齿模固定座4a、4b的承座结合元件43,且齿模结合座7与下齿模承座11以及上 齿模承座31的结合方式也相同于齿模固定座4a、4b与下齿模承座以及上齿模承座31的结 合方式,故在此不再针对齿模结合座7与下齿模承座11以及上齿模承座31的结合方式多 做赘述。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 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咬合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具有一下齿模承座,该下齿模承座设有一结合部,该下齿模承座在该结 合部的相对位置设有一转轴,且在该底座向上延伸有两个高度调节杆;一横杆,设置于该两个高度调节杆上,且该横杆两侧分别向前延伸有一支臂;一顶座,可转动地结合于该横杆的两个支臂,该顶座具有一上齿模承座,该上齿模承座 设有一结合部,该上齿模承座于该结合部的相对位置设有一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横杆具有一螺孔,该螺孔 螺合有一调整螺栓,而该横杆的两个支臂分别具有一凹槽,且该横杆进一步结合有一簧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咬合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顶座进一步具有一唇片、 一枢轴及复数个仰角微调元件;复数个仰角微调元件连接该上齿模承座与该唇片,且复数 个仰角微调元件分别具有一松紧调节元件,该枢轴是穿设于该唇片,且结合于该两个支臂 的凹槽,使该顶座可凭借该枢轴而转动,该唇片具有一延伸部,延伸至该调整螺栓底部,使 该调整螺栓顶制于该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咬合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个高度调节杆分别据 有一外杆及一内杆,该内杆设置于该外杆之内,两个外杆分别具有一高度调整固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咬合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两个齿模固定 座,分别结合于该上齿模承座的结合部以及该下齿模承座的结合部,该两个齿模固定座分 别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顶面为齿模结合面,该底面具有一承座结合元件,该齿模固定座 前端向内延伸一有内凹部,该内凹部设有一第一顶制件,该齿模固定座两侧设有两个第二 顶制件,并于两个第二顶制件之间设有一旋钮,该旋钮连接有一螺杆,该螺杆经由该承座结 合元件螺合于该第一顶制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咬合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两个齿模结合 座,分别结合于该上齿模承座的结合部以及该下齿模承座的结合部,两个齿模结合座分别 具有一齿模结合面及一承座结合元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咬合器的改进结构,用以结合齿模,并使齿模于本实用新型进行咬合矫正;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底座、一横杆及一顶座,齿模凭借齿模固定座或齿模结合座结合于顶座及底座,以进行咀嚼模拟以及咬合矫正的作业;其中,顶座可在使用者操作下调整齿模的高低,也可在使用者操作下调整齿模的角度,如此,使用者更可精确地进行齿模咬合矫正的作业,改善了传统无法调整角度,造成矫正结果不精确的情形。
文档编号A61C11/08GK201782838SQ20102025556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9日
发明者苏志强 申请人:苏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