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358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 构。
背景技术
肌力测量是对运动器官功能检查的基本内容之一,用以评定神经和肌肉系统功能 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应用于各种运动创伤的运动员和患者肌肉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为运 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员出现的多种运动系统伤病情况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肌力测定对 于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提高运动成绩,以及运动刨伤后的肌肉功能的康复,是一种较为 理想的训练方法。通过肌力测量可获得较为准确的肌肉功能评价的定量指标,同时通过力 矩曲线的分析,有助于判断肌肉关节病变的可能部位,对设计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方案有指导意义,所以肌力测量在体育运动、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中得到了良好的发 展和应用。肌力测量又分为等长肌力、等速肌力测量,等长肌力是在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保 持不变、肌张力增加、关节角度不发生变化时的肌力,此时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等长肌 力训练是早期康复,特别是骨科术后的早期康复重要的手段。等速肌力测量在运动员肌肉 力量和耐力评价、运动系统伤病中、预防运动刨伤中、提高运动员肌力的作用等上面有着广 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康复治疗的初期阶段以及在负重运动感到困难时训练。目前,市场上的肌力测量技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不够成熟,从国内外研究的文 献报道看,研究最多的是膝关节以及腰背部的各种伤病,等速仪器的设计还不能完全适合 于运动员的功能评价。经常见到的测力计等测力装置其结构一般为机械式或电阻应变测力 装置,用于运动员的某些肌群在精力条件下的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的一般性测量,但是测 量指标单一,不能测量多关节运动时的肌群力量,且在动力性状态下所测的关节角度范围 较小。而现有的大多数等动(等速运动)肌力测量系统在于除静力测量外,运动员是在等 速状态下进行测量,也就是说不管何种速度,受测肌群均是以恒定的速度进行最大收缩。而 除游泳、赛艇等项目外,绝大部分项目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的肌肉收缩速度是变化的。此 夕卜,许多项目的运动员是以拉长-缩短周期(超等长收缩)的肌肉收缩形式来完成专项动 作的,因此无法测量出大部分项目运动员的实际F-t曲线,难以对大部分项目运动员的起 动力量、爆发力量、快速力量、反应力量等进行符合实际的测定。不能对参与动作的几个主 要肌群进行分离测量(单肌群)。如何开发更便利、更实用、价格较低的等速仪器,推广于体 育运动场和临床实践中,以尽可能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加快伤后的康复成为亟待解 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 位机构。[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 器定位机构,安装在肌力测量装置的纵梁上,包括固定连接件、角度定位盘、转臂、角度定位 销、伸出臂和传感器座;固定连接件与肌力测量装置的纵梁滑动相连并可通过一个定位旋 钮固定;角度定位盘固定在固定连接件上,在角度定位盘的同一个圆周上设有多个角度定 位孔;转臂通过转轴与角度定位盘相连并可绕转轴转动,角度定位销设置在转臂的相应位 置,该角度定位销可插入角度定位盘的任意一个角度定位孔内实现转臂的角度变化;伸出 臂与转臂滑动相连;传感器座与伸出臂活动相连。所述的转臂上设有滑轨,所述的伸出臂嵌装在该滑轨上可沿该滑轨移动。所述的伸出臂的下部设有用于嵌装在滑轨上的滑槽,上部为方形柱体结构,柱体 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并径向贯通的长槽,形成可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穿入螺钉的四通结 构,所述的传感器座嵌 套在该方形柱体上可沿柱体上下移动。所述的传感器座为方形管体结构,其一侧设有开口,与开口 一侧相邻的两侧设有 用于穿入螺栓的通孔,该螺栓用于安装肌力测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安装在肌力测量装置的纵梁上,集 成了高度、角度、长度和位置调节功能,安装上肌力测量传感器后,可以实现肌力测量传感 器空间方位的三维调节。从而实现人体13个部位的内外侧共计130个测量点的肌力测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定位机构的肌力测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1,安装 在肌力测量装置2的纵梁21上,包括固定连接件11、角度定位盘12、转臂13、角度定位销 14、伸出臂15和传感器座16。固定连接件11与肌力测量装置2的纵梁21滑动相连并可通 过一个定位旋钮17固定;角度定位盘12固定在固定连接件11上,在角度定位盘12的同一 个圆周上设有多个角度定位孔121 ;转臂13通过转轴122与角度定位盘相连并可绕转轴转 动,角度定位销14设置在转臂13的相应位置,该角度定位销可插入角度定位盘的任意一个 角度定位孔121内实现转臂的角度变化;伸出臂15与转臂13滑动相连;传感器座16与伸 出臂15活动相连。在转臂13上设有滑轨131,伸出臂15嵌装在该滑轨131上可沿该滑轨移动。在伸出臂15的下部设有用于嵌装在滑轨上的滑槽151,上部为方形柱体结构,柱 体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并径向贯通的长槽152,形成可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穿入螺钉的 四通结构,传感器座16嵌套在该方形柱体上可沿柱体上下移动。传感器座16为方形管体结构,其一侧设有开口 161,与开口一侧相邻的两侧设有 用于穿入螺栓18的通孔162,该螺栓18用于安装肌力测量传感器3。安装肌力测量传感器 3时,先将传感器座16套装在伸出臂15的方形柱体上(根据需要选择好方位),将螺栓18 先套上螺母19,然后从传感器座16 —侧的通孔162穿过伸出臂15从传感器座16 —侧的通孔162穿出,再套上螺母10,将肌力测量传感器3安装在螺栓18的头部。最后通过调节螺 母19、螺母10并旋紧,即将肌力测量传感器3按一定的方向和伸出长度安装在传感器座16 上
权利要求一种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安装在肌力测量装置的纵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件、角度定位盘、转臂、角度定位销、伸出臂和传感器座;固定连接件与肌力测量装置的纵梁滑动相连并可通过一个定位旋钮固定;角度定位盘固定在固定连接件上,在角度定位盘的同一个圆周上设有多个角度定位孔;转臂通过转轴与角度定位盘相连并可绕转轴转动,角度定位销设置在转臂的相应位置,该角度定位销可插入角度定位盘的任意一个角度定位孔内实现转臂的角度变化;伸出臂与转臂滑动相连;传感器座与伸出臂活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臂上 设有滑轨,所述的伸出臂嵌装在该滑轨上可沿该滑轨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出臂 的下部设有用于嵌装在滑轨上的滑槽,上部为方形柱体结构,柱体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并 径向贯通的长槽,形成可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穿入螺钉的四通结构,所述的传感器座嵌 套在该方形柱体上可沿柱体上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 座为方形管体结构,其一侧设有开口,与开口一侧相邻的两侧设有用于穿入螺栓的通孔,该 螺栓用于安装肌力测量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它安装在肌力测量装置的纵梁上,包括顺序相连的固定连接件、角度定位盘、转臂、角度定位销、伸出臂和传感器座。本实用新型的肌力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定位机构安装在肌力测量装置的纵梁上,集成了高度、角度、长度和位置调节功能,安装上肌力测量传感器后,可以实现肌力测量传感器空间方位的三维调节。从而实现人体13个部位的内外侧共计130个测量点的肌力测量。
文档编号A61B5/22GK201727523SQ201020263229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9日
发明者徐秀林, 朱政康, 赵宏垚, 赵展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