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形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719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字形脚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假肢,具体地说是一种能使小腿截肢患者佩戴时平稳的行走 和参加各种复杂运动的工字形脚板。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假肢脚板分为仿生脚板和蓄能脚板,蓄能脚板又分为运动脚板和非 运动脚板。但其主要结构都是由脚板主体和连接座(四棱锥头)或连接处连接而成。将脚 板主体与连接座(四棱锥头)或连接处连接,截肢患者运动时,当脚踝部被体重运动力趋势 所压迫时,连接座或生理弯曲弹性部发生弯曲变动,使之产生运动走向及蓄能。但是,很多 脚板因体重、作用、美观及功能等要求的不同,不能完成身体下肢小腿部同一关节所有的运 动,仅能在使之匹配的运动和/或条件、用途相等的范围内使用,使之发挥正常的功能。一 般非高速剧烈的运动蓄能脚为美观、承受正常范围体重和非高速剧烈运动的状态下使用, 只能做到3 4级的运动量,如果运动量和体重超出范围之内,就会造成脚板的断裂或损 害;而高速剧烈的运动蓄能脚板在适合的运动的同时,却因为其美观、弹力和硬度的不同, 造成截肢患者在平时非高速剧烈运动时就会出现很大的不协调性,脚板过硬,使之相应的 关节在力不足的原因下,无法正常弯曲变动,造成患者的步态紊乱或对残肢的伤害等问题 的出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在任意高速运动 状态和超大体重下使用,而且能方便地在非高速剧烈运动下也能正常使用,还能在高速剧 烈运动与非高速剧烈运动状态之间方便的任意切换的工字形脚板。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字形脚板,包括受力板、联结部、脚尖受力部和脚后跟受力部,受力板位于 上部,脚尖受力部和脚后跟受力部一前一后位于下部,上述三者通过联结部连接在一起,受 力板的前端和脚尖受力部形成一开口向前的“V”形空腔,受力板的后端与脚后跟受力部形 成一开口向后的“U”形空腔,这个脚板的侧面呈“工”字形结构,在受力板上还开设有固定 孔,用以固定配合使用的万向踝关节。上述工字形脚板,其受力板的前端开设有脚尖加力块锁紧口,受力板的前端和脚 尖受力部形成的“V”形空腔内设置有脚尖加力块,脚尖加力块通过设置在脚尖加力块锁紧 口上的固定螺栓固定在受力板上。上述工字形脚板,其受力板的后端开设有脚后跟加力块锁紧口,受力板的后端与 脚后跟受力部形成的“U”形空腔内设置有脚后跟加力块,脚后跟加力块通过设置在脚后跟 加力块锁紧口上的固定螺栓固定在受力板上。上述工字形脚板,其受力板的厚度大于脚尖受力部和脚后跟受力部的厚度。上述工字形脚板,其受力板的长度小于脚尖受力部和脚后跟受力部的长度之和。[0010]本实用新型的工字形脚板,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截肢患者在垂直站立时,使脚尖部和脚后跟部呈一等腰三角形时,脚尖部和脚 后跟部,能稳定平稳受力,保持人体足部在垂直站立时的平衡。当截肢患者在非高速和非剧 烈时,若脚尖横V字部和脚后跟横U字部内未放置加力块时,由于脚尖部和脚后跟部的厚度 较薄,力度和硬度适中,类似于人体行走时生理特征;因为上受力板的长度小于脚趾部与脚 后跟部连线的长度,从而大大降低了脚趾部被上受力板阻挡的问题,则脚趾部正常弯曲,若 脚尖横V字部和脚后跟横U字部内加入不同形态的加力块后,因其上受力板厚度大于下部 脚趾部与脚后跟部的厚度,在截肢患者高速剧烈运动状态和超大体重下,上受力板的厚度 从而大大增加了其脚板前部和脚后跟部的整体承受力度,则脚板不会出现其断裂与损坏的 问题,达到能够在任意高速剧烈运动状态下、超大体重和非高速剧烈运动状态下,不能同时 使用同一个脚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字形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该工字形脚板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截肢患者节省假肢更换费 用。2)可以在任意高速剧烈运动状态下、超大体重和非高速剧烈运动状态时,使用同 一个脚板,且能方便地在高速剧烈运动与非高速剧烈运动状态之间方便的任意切换,不受 体重的限制。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受力板,2、联结部,3、脚尖受力部,4、脚后跟受力部,5、固定孔,6、脚尖加 力块锁紧口,7、脚尖加力块,8、固定螺栓,9、脚后跟加力块锁紧口,10、脚后跟加力块,11、固
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字形脚板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如附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字形脚板,其结构包括受力板1、联结部 2、脚尖受力部3和脚后跟受力部4,受力板1位于上部,脚尖受力部3和脚后跟受力部4 一 前一后位于下部,上述三者通过联结部2连接在一起,受力板1的前端和脚尖受力部3形成 一开口向前的“V”形空腔,受力板1的后端与脚后跟受力部4形成一开口向后的“U”形空 腔,这个脚板的侧面呈“工”字形结构,在受力板1上还开设有固定万向踝关节的固定孔5。上述受力板1的前端开设有脚尖加力块锁紧口 6,受力板1的前端和脚尖受力部3 形成的“V”形空腔内设置有脚尖加力块7,脚尖加力块7通过设置在脚尖加力块锁紧口 6上 的固定螺栓8固定在受力板1上。上述受力板1的后端开设有脚后跟加力块锁紧口 9,受力板1的后端与脚后跟受力 部4形成的“U”形空腔内设置有脚后跟加力块10,脚后跟加力块10通过设置在脚后跟加力 块锁紧口 9上的固定螺栓11固定在受力板1上。上述受力板1的厚度大于脚尖受力部3和脚后跟受力部4的厚度。上述受力板1的长度小于脚尖受力部3和脚后跟受力部4的长度之和。
4[002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字形脚板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 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工字形脚板,包括受力板(1)、联结部O)、脚尖受力部( 和脚后跟受力部 G),其特征在于,受力板(1)位于上部,脚尖受力部(3)和脚后跟受力部(4) 一前一后位于 下部,上述三者通过联结部( 连接在一起,受力板(1)的前端和脚尖受力部C3)形成一开 口向前的“V”形空腔,受力板(1)的后端与脚后跟受力部⑷形成一开口向后的“U”形空 腔,这个脚板的侧面呈“工”字形结构,在受力板(1)上还开设有固定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字形脚板,其特征在于,受力板(1)的前端开设有脚尖 加力块锁紧口(6),受力板(1)的前端和脚尖受力部C3)形成的“V”形空腔内设置有脚尖加 力块(7),脚尖加力块(7)通过设置在脚尖加力块锁紧口(6)上的固定螺栓(8)固定在受力 板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字形脚板,其特征在于,受力板(1)的后端开设有脚 后跟加力块锁紧口(9),受力板(1)的后端与脚后跟受力部(4)形成的“U”形空腔内设置有 脚后跟加力块(10),脚后跟加力块(10)通过设置在脚后跟加力块锁紧口(9)上的固定螺栓 (11)固定在受力板(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工字形脚板,其特征在于,受力板(1)的厚度大于 脚尖受力部( 和脚后跟受力部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工字形脚板,其特征在于,受力板(1)的长度小于 脚尖受力部( 和脚后跟受力部的长度之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字形脚板,属于假肢的制造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受力板、联结部、脚尖受力部和脚后跟受力部,受力板位于上部,脚尖受力部和脚后跟受力部一前一后位于下部,上述三者通过联结部连接在一起,受力板的前端和脚尖受力部形成一开口向前的“V”形空腔,受力板的后端与脚后跟受力部形成一开口向后的“U”形空腔,这个脚板的侧面呈“工”字形结构,在受力板上还开设有固定踝关节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的工字形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截肢患者节省假肢更换费用等特点。患者可以在任意高速剧烈运动状态下、超大体重和非高速剧烈运动状态时,使用同一个脚板,且能方便地在高速剧烈运动与非高速剧烈运动状态之间方便的任意切换,不受体重的限制。
文档编号A61F2/66GK201814689SQ20102027985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
发明者李强 申请人:李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