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部ct介入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84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体部ct介入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器,特别是一种体部CT介入定位器。
技术背景目前,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和介入性治疗是目前放射学重要的先进技术之一, 因影像学诊断存在同病异影和同影异病,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大困难,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 检,几乎可以从人体的任何部位、组织器官取得标本,得到病理诊断;CT介入性治疗既可替 代原来的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又可作为一种补充治疗的手段,但CT不像超声,在介入操作 过程中能实现直视,因此在穿刺前定位非常重要。与CT配套的定位装置价格非常昂贵,一 般医院根本不能购买。普遍使用的体表放置单个“1”字型定位标记,需反复扫描,反复校对, 病人接受较多的射线照射,同时又浪费CT球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可反复使用、 节约成本、不需反复扫描、患者不需接受较多的射线照射,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的体部CT 介入定位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体部CT介入定位器,其特征在于纸板1上 固定连接导管2。本实用新型一个最佳实施方案导管2为8根,导管每相邻两根相差1cm。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纸板1上固定连接导管2的结构形式,因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 宜、可反复使用、节约成本、不需反复扫描、患者不需接受较多的射线照射,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


图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1、纸板2、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纸板1上固定连接导管2,导管2为8根,长分别为17cm、16cm、15cm、14cm、13cm、 12cm、11cm、10cm,由长至短依次排列,每相邻两根相差1cm,间隙宽为0. 4cm。使用时,将其长轴与人体长轴平行,放于病灶区域人体表面,用胶布固定,然后进 行CT扫描,根据图像上与穿刺“靶灶”垂直的体表位置,所显示的导管截点数目,而选择体 表的穿刺点,即可使用。
权利要求一种体部CT介入定位器,其特征在于纸板(1)上固定连接导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部CT介入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2)为8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部CT介入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2)每相邻两根 相差1cm。
专利摘要一种体部CT介入定位器,其特征在于纸板(1)上固定连接导管(2),因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可反复使用、节约成本、不需反复扫描、患者不需接受较多的射线照射,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特别适用于医疗行业使用。
文档编号A61B6/03GK201719381SQ20102028305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日
发明者唐金莲, 汪云, 王秀杰 申请人:汪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