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训练控制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47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力训练控制手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手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与医用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治 疗仪结合,可以及时触发功能电刺激和调整电流强度,辅助患者完成功能位训练的助力训 练控制手柄。
背景技术
助力训练技术,亦称辅助主动运动,主要用于肌力1-2级水平,不能自主关节活动 或活动范围达不到正常值的患者。其他常见的几种助力训练(1)悬吊练习是利用绳索(可调长短)、搭扣或"S"钩和吊带组合起来,将拟训练 活动的肢体悬吊起来,使其在除去肢体重力的前提下主动进行钟摆样的训练活动。如训练 肘关节屈伸动作的方法,训练肩关节外展内收的方法,训练髋关节外展内收或前屈后伸的 方法等。(2)自我辅助练习是以健侧肢体帮助对侧肢体活动的训练方法,适用于因疼痛引 起关节活动受限的病人。常用滑轮和绳索等用具,既可训练肩关节外展、内收,又可训练前 屈后伸,下肢训练也有对应的训练方法。(3)器械练习是利用杠杆原理,以器械为助力,带动受限的关节进行训练活动。如 肩关节练习器、肘关节练习器、踝关节练习器以及体操棒等等。反馈式电刺激助力训练技术基本思路1、以功能电刺激作为辅助助力工具,帮助患肢主动肌群完成主被动结合训练过程。2、建立患肢主动肌表面肌电测量值(患者主动性定量描述的指标)与功能电刺激 相关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实现助力训练的目标(达到功能位),并减少适应性、降低不 适感。刺激可以泛指细胞所处环境因素的任何改变;亦即各种能量形式的理化因素的改 变,都可能对细胞构成刺激。实验证明,由大脑皮层发出的主动控制指令,同样影响各相关 细胞或组织的兴奋过程,,利用功能电刺激助力,就是将这两种影响进行叠加,共同完成的 过程。在一般的电刺激输出设备中,通常是通过控制面板或触摸屏来实现对电刺激输出 的控制,对于被动的电兴奋刺激,简单明了,但对于主被动助力训练设备来讲,机器与患者 需要人机互动,其操作模式问题与缺陷就很突出1、在仪器上手动按键,实际临床应用上很不方便;2、不能实时触发功能电刺激助力输出,影响助力完成的效果(需要时间配合避免 长时间疲劳问题);3、不能实时调整电流强度,影响助力完成的效果(电流强度必须在合适的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医用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治疗仪结合, 可以及时触发功能电刺激和调整电流强度,辅助患者完成功能位训练的助力训练控制手 柄,它包括中间含有空腔的柄体,所述柄体表面安装有控制件,所述柄体的空腔内设有与所 述控制件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伸出柄体。所述控制件为薄膜控制开关。所述薄膜控制开关包括增加键、减少键和触发键。所述柄体包括固定座和把手,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成形有固定薄膜控制开关的固 定槽,所述固定槽上开有与空腔相通的插孔,所述把手的尾部开有与空腔相通的通孔。所述固定座为圆台形,所述把手为扁圆形。所述把手的表面成形有数个防滑凸起。所述凸起沿着把手的长度方向呈大小依次递减设置。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柄体空腔内的转接口线路板,以及固定在插孔内的用于连 接所述转接口线路板和控制件的数据线,所述转接口线路板连接有六芯数据线,六芯数据 线另一端从通孔延伸出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一个外触发按钮,对试图主动训练的主动肌完成触发功能电刺激的输出, 辅助患者完成功能位的建立。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由触发柄人工操作而定(0N/0FF两个 状态),什么时刻需要触发,也由触发柄人工操作决定。一般情况是患者作出最大努力而无 法正常完成功能位时,才触发。触发过程可应鼓励患者用健侧自主控制(可激活更多的运 动功能)。2、特殊患者(如认知障碍患者)也可由陪护、家属或治疗师协助控制,使更多的人 参与患者的助力训练过程。3、触发助力刺激时,可随时调整电流兴奋的强度大小,能更好满足不同患者或患 者不同程度病情下助力训练需要。电流强度过大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反应,从而惧怕助力训 练,电流强度太小,无法兴奋功能相关肌群,导致无法最终功能位的实现,而无法达到功能 重建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助力训练控制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助力训练控制手柄的柄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助力训练控制手柄的控制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用新型助力训练控制手柄的连接件连线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助力训练控制手柄包括柄体1、控制件2和连接件3,柄 体1中间含有空腔,连接件3安装于柄体1的空腔内。[0034]如图2所示,柄体1包括固定座11和把手12,固定座11的上表面成形有固定槽 111,控制件2安装在固定槽111之上,固定槽111上开有与空腔相通的插孔112,把手12的 尾部开有与空腔相通的通孔121,固定座11 一般采用圆台形,把手12采用扁圆形,固定槽 111的形状与控制件2保持一致即可,控制件2可以直接卡在固定槽111内,当然也可以粘 贴在固定槽111内,另外,考虑到防止摩擦及促进空气流通的作用,还可以在把手12的表面 设置(一体成型)若干个防滑凸起122,凸起122沿着把手12的长度方向呈大小依次递减 设置。实际加工过程中,还可以将柄体1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左、右柄体的固定座和 把手部分一体成形,这样便于整个控制手柄的安装。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件2优先考虑薄膜控制开关,它包括增加键、减少 键和触发键。使用者可以通过按键控制功能电流的增加和减小,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然后通过触发键控制功能电的触发。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3包括固定在柄体1空腔内的转接口线路板31, 以及固定在插孔112内用于连接转接口线路板31和控制件2 (薄膜控制开关)的数据线 32,转接口线路板31通过六芯数据线33从把手12的尾部的通孔121延伸出去,以连接到 外部的医用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治疗仪。
权利要求1.一种助力训练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间含有空腔的柄体(1),所述柄体(I)表面安装有控制件O),柄体(1)的空腔内设有与所述控制件( 相连接的连接件(3), 所述连接件⑶伸出柄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训练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2)为薄膜控制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训练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控制开关包括增 加键、减少键和触发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力训练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柄体(1)包括固定座(II)和把手(12),所述固定座(11)的上表面成形有固定薄膜控制开关的固定槽(111),所 述固定槽(111)上开有与空腔相通的插孔(112),所述把手(12)的尾部开有与空腔相通的 通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力训练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为圆台形, 所述把手(12)为扁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力训练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2)的表面成形 有数个防滑凸起(1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力训练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22)沿着把手的 长度方向呈大小依次递减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力训练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固定在 柄体(1)空腔内的转接口线路板(31),以及固定在插孔(112)内的用于连接所述转接口线 路板(31)和控制件O)的数据线(32),所述转接口线路板(31)连接有六芯数据线(33), 六芯数据线(33)另一端从通孔(121)延伸出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医用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治疗仪结合,可及时触发功能电刺激和调整电流强度,辅助患者完成功能位训练的助力训练控制手柄,它包括含有空腔的柄体、控制件和连接件,连接件安装于柄体的空腔内。柄体包括固定座和把手,固定座的上表面成形有安装控制件的固定槽,固定槽上开有与空腔相通的插孔,把手尾部开有与空腔相通的通孔,把手的表面设置若干个防滑凸起;控制件采用薄膜控制开关,它包括增加键、减少键和触发键;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柄体空腔内的转接口线路板,以及固定在插孔内用于连接转接口线路板和控制件的数据线,转接口线路板与六芯数据线连接,六芯数据线另一端从把手的尾部的通孔延伸出去,连接到外部的助力治疗仪上。
文档编号A61N1/36GK201814993SQ20102054977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余小兰, 吴毅, 白玉龙, 贾杰 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