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型子宫内膜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84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型子宫内膜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样本采集器,特别涉及一种两用型采集子宫腔内组织成分的 子宫内膜采集器。
背景技术
原有的子宫内膜采集器是由管套和抽拉杆组成,在抽拉杆的前端设有一宫腔刷, 可在宫腔内旋转采集子宫内膜。但其方法单一,只能采集到粘附于宫腔刷上的样本,而在实 际的操作中时,往往经宫腔刷旋转后会有部分子宫内膜脱落于宫腔中,原有的子宫内膜采 集器则无法采集到脱落掉的标本,导致临床漏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原来的子宫内膜采集器所采集到粘附于宫腔 刷上的标本,而不能采集到脱落于宫腔内的标本,易造成漏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两用型子宫内膜采集器,包 括管套、抽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杆的顶部有一宫腔刷,管套的顶部壁上设有多个 小孔,管套的尾部设有注射器接合孔,管套的长度小于抽拉杆,抽拉杆可以在管套内自由地 拉动,并能抽出管套。管套尾部的注射器结合孔,在抽拉杆抽出后接注射器,应用注射器抽吸的负压,通 过管套顶部壁上的多个小孔吸取宫腔内组织。本实用新型中,宫腔刷在采集到一定的样本后,将宫腔刷以及整个抽拉杆都从管 套内抽出,再用50ml注射器接于管套尾部的接合孔上,抽吸注射器,通过管套上的多个小 孔将脱落于宫腔内的组织吸入管套或注射器中,这样就能更充分地采集到子宫腔内组织, 便于临床分析,减少漏诊。所述宫腔刷可以是由两根细杆组成,细杆首尾相连;在细杆上都设有细小的侧翼, 宫腔刷可以在宫腔内自由旋转。侧翼是为了能将子宫内膜进行搅动,并起到粘附子宫内组 织的作用。所述管套上有刻度线。为了便于控制插入子宫内的深度,使整个操作过程更简便 和易于把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 一步的阐述。如图所示,一种两用型子宫内膜采集器,包括管套2、抽拉杆1。抽拉杆1的顶部 有一宫腔刷23,管套的顶部壁上设有多个小孔22,管套2的尾部设有注射器接合孔M,管套
32的长度小于抽拉杆1,抽拉杆1可以在管套2内自由地拉动,并能抽出管套2。管套2尾部 的注射器结合孔,可以在抽拉杆1抽出后接注射器3,应用注射器3抽吸的负压,通过管套2 顶部壁上的多个小孔22吸取宫腔内组织。宫腔刷23可以是由两根细杆组成,细杆首尾相 连;在细杆上都设有细小的侧翼231,宫腔刷可以在宫腔内自由旋转。管套2上有刻度线 21。 利用以上的两用型子宫内膜采集器,首先,将宫腔刷23抽到管套2内,然后将两用 型子宫内膜采集器的顶部插入子宫,插入的时候要注意管套2上的刻度线21,避免插得过 深或是根本没有插到位。在顶部插入后,将宫腔刷推出管套,推出管套后,宫腔刷23上侧翼 231就会打开,将宫腔刷M在子宫内轻轻旋转后,将整个抽拉杆完全从管套2内抽出,然后 再将注射器3接合于管套尾部的接合孔对上,抽吸注射器3,将子宫内残留的组织通过管壁 上的多个小孔22抽到管套2或注射器3内,动作完成后,拔出管套2。在管套中,以及宫腔 刷上都会取到用于做医学分析的子宫腔内组织。达到了发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型子宫内膜采集器,包括管套、抽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杆的顶部 有一宫腔刷,管套的顶部壁上设有多个小孔,管套的尾部设有注射器接合孔,管套的长度小 于抽拉杆,抽拉杆可以在管套内自由地拉动,并能抽出管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子宫内膜采集器,其特征在于管套尾部的注射器结 合孔,在抽拉杆抽出后接注射器,应用注射器抽吸的负压,通过管套顶部壁上的多个小孔吸 取宫腔内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子宫内膜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宫腔刷可以是由 两根细杆组成,细杆首尾相连;在细杆上都设有细小的侧翼,宫腔刷可以在宫腔内自由旋 转,通过侧翼粘附宫腔内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子宫内膜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上有刻度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样本采集器,特别涉及一种两用型采集子宫腔内组织成分的子宫内膜采集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原来的子宫内膜采集器所采集到粘附于宫腔刷上的标本,而不能采集到脱落于宫腔内的标本,易造成漏诊。为达目的一种两用型子宫内膜采集器,包括管套、抽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杆的顶部有一宫腔刷,管套的顶部壁上设有多个小孔,管套的尾部设有注射器接合孔,管套的长度小于抽拉杆,抽拉杆可以在管套内自由地拉动,并能抽出管套。管套尾部的注射器结合孔,在抽拉杆抽出后接注射器,应用注射器抽吸的负压,通过管套顶部壁上的多个小孔吸取宫腔内组织。
文档编号A61B10/02GK201899518SQ20102059815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9日
发明者冯晓丹, 张保华, 徐丛剑 申请人:张保华, 徐丛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