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7301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子宫内膜采集装置,所述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包括中空的外鞘管、活塞管芯和手柄,外鞘管的内径与活塞管芯的外径相匹配,活塞管芯置入外鞘管的中空部并与外鞘管的内壁无缝接触,活塞管芯的一端连接手柄,推拉手柄使活塞管芯在外鞘管的中空部内滑动;其中,以外鞘管顶端为起点向前三分之一管长的四壁上设有若干个小孔。本实用新型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采集子宫内膜时不会被子宫内膜堵塞,采集到的子宫内膜量较多,有效地保证了能从采集到的子宫内膜中分离出内膜腺上皮/间充质来源干细胞,满足需求。本装置亦可用于临床疑有子宫内膜病变的宫内膜活检与子宫内膜癌筛查时宫内膜取材,而取代诊断性刮宫。
【专利说明】子宫内膜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子宫内膜采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子宫内膜干细胞的采集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干细胞作为具有自我复制与定向分化能力的多能细胞,在人类抗衰老与疾病治疗方面日益显示出强大的临床应用潜能。目前人体干细胞的主要来源为脐带血、脐带间充质和羊膜间充质来源的胚胎干细胞及外周血与骨髓来源的骨髓干细胞,此两种干细胞由于来源受限,而成为稀缺资源。最新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干细胞是人体数目最多的多能干细胞,达骨髓干细胞的30倍,其体外增殖能力强、分化潜能大,倍增时间仅24小时,能增殖390次、传代50次,并且免疫原性低,基本无异体免疫排斥,不导致染色体变异及肿瘤发生等,因此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人体干细胞。
[0003]子宫内膜是人体中增长最为活跃的器官,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前者由腺上皮和间质组成,随月经周期中雌、孕激素变化发生增殖、分泌和脱落改变;后者则于月经期内膜脱落后修复创面、增生形成新的功能层。绝经后与低雌激素女性的子宫内膜经外源性激素替代可出现与自然周期相同的增生、分泌与脱落改变。正常月经周期中,在激素的调节下,干细胞也周期性地历经稳定期、增殖期和分化期阶段。因此,位于子宫内膜和肌层交界部位即内膜基底层的干细胞是子宫内膜增殖修复的源动力。收集、分离进入增殖阶段的子宫内膜干细胞,体外培养可获得大量具有高度增殖潜能和多种治疗作用的多能干细胞,其可用于抗衰老,也可作为子宫内膜过薄、内膜病变修复及子宫内膜癌变的治疗手段,在女性发生肿瘤、糖尿病、帕金森症、心脏病、脑中风及肝肾等重大疾病及意外严重伤害等情况下,可以进行自体干细胞治疗。除用于本人,子宫内膜干细胞还可为其父母、子女、亲属及他人提供健康保障。
[0004]鉴于子宫内膜干细胞的高度增殖与分化潜能使用具备极高的利用价值,因此子宫内膜干细胞的采集也就变得很关键,为采集到子宫内膜干细胞,通常是利用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然后对采集到子宫内膜进行分离以得到内膜腺上皮/间充质来源干细胞,再将内膜上皮/间充质来源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获得可供治疗或药妆用的干细胞。但现有的子宫内膜采集器的采集管常被堵塞,采集到的子宫内膜量很少,导致有时采集到的子宫内膜中无法分离出内膜腺上皮/间充质来源干细胞,难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子宫内膜采集装置,所述子宫内膜采集装置采集子宫内膜时不会被子宫内膜堵塞,采集到的子宫内膜量较多,有效地保证了能从采集到的子宫内膜中分离出内膜腺上皮/间充质来源干细胞,满足需求。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子宫内膜采集装置,所述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包括中空的外鞘管、活塞管芯和手柄,所述外鞘管的内径与所述活塞管芯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活塞管芯置入所述外鞘管的中空部并与所述外鞘管的内壁无缝接触,所述活塞管芯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推拉所述手柄使所述活塞管芯在外鞘管的中空部内滑动;其中,以所述外鞘管顶端为起点向前三分之一管长的四壁上设有若干个小孔。
[0007]本实用新型子宫内膜采集装置的使用方法为:(1)将活塞管芯推入外鞘管的中空部,经宫颈口轻轻置入宫腔;(2)使外鞘管侧壁接触宫壁,向前后左右各方向轻轻贴壁转动,使子宫内膜与宫壁分离;(3)外鞘管的顶端达宫底部,向外缓缓抽拉活塞管芯,已经和宫壁分离并与外鞘管顶端相接触的子宫内膜被吸入外鞘管的中空部,此时,外鞘管顶端为起点向前三分之一管长的四壁上设置的小孔保证了外鞘管不被堵塞的同时还使外鞘管顶端仍保持适度负压,内膜组织可继续被吸入外鞘管的中空部,边抽吸边缓缓向外退出采集装置,直至宫颈内口水平,此时整个外鞘管的中空部充满子宫内膜,取出采集装置;(4)推动活塞管芯将外鞘管的中空部内的子宫内膜推至无菌预冷的组织保存液内,4°C低温保存,2小时内送培养室处理。
[0008]优选地,所述外鞘管为直管。外套管为直管,适合于水平位的子宫使用。
[0009]优选地,所述外鞘管的顶端圆滑。外套管的顶端圆滑,使外套管置入宫腔内时不易损伤宫腔粘膜组织。
[0010]优选地,所述外鞘管的底部套有把手。外鞘管的底部套有把手,在使用所述子宫内膜采集装置时,操作者的一只手推拉所述手柄,另一只手捏住把手,这样非常方便地推拉所述活塞管芯使其在外鞘管的中空部内滑动。
[0011]优选地,所述小孔的直径为1.5毫米。拉动所述活塞管芯抽吸子宫内膜时,直径
1.5毫米的小孔更好地保证所述外鞘管不被堵塞的同时所述外鞘管顶端仍保持适度负压,内膜组织可继续被吸入外鞘管的中空部。
[0012]优选地,所述外鞘管为直圆管,长20厘米,外径从3毫米至6毫米,每增加0.5毫米为一个码数。外鞘管为直圆管,长20厘米,外径最细者3毫米,这样的设置使外鞘管不经扩宫便可从宫颈口进入子宫腔内,不会对宫颈口产生伤害。外径从3毫米至6毫米,每增加0.5毫米为一个码数,以适用于经孕/产妇宫颈口松者选用。
[0013]优选地,所述具有小孔的外鞘管部分设置为弯曲形状。外套管具有小孔的外鞘管部分设置为弯曲形状,这样更便于采集到左右宫角的子宫内膜。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在子宫内膜采集器的采集管常被堵塞、采集到的子宫内膜量很少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包括中空的外鞘管、活塞管芯和手柄,所述外鞘管的内径与所述活塞管芯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活塞管芯置入所述外鞘管的中空部并与所述外鞘管的内壁无缝接触,所述活塞管芯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拉动所述手柄使所述活塞管芯在外鞘管的中空部内滑动时抽吸子宫内膜时,所述外鞘管顶端为起点向前三分之一管长的四壁上设置的小孔使外鞘管不被堵塞同时还能使外鞘管顶端保持适度负压,内膜组织可继续被吸入外鞘管的中空部,使得整个外鞘管的中空部充满子宫内膜。
[0015]本装置亦可用于临床疑有子宫内膜病变的宫内膜活检与子宫内膜癌筛查时宫内膜取材,而取代诊断性刮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剖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请参见图1,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包括中空的外鞘管1、活塞管芯2和手柄3。外鞘管1为直圆管,质韧,长20厘米,外径3毫米。外鞘管1顶端圆滑,以外鞘管1顶端为起点向前三分之一管长的四壁上设有若干个直径为1.5毫米的小孔101。外鞘管1的内径与活塞管芯2的外径相匹配,活塞管芯2置入外鞘管1的中空部并与外鞘管1的内壁无缝接触,之间无气体可进入,活塞管芯2的一端连接手柄3,推拉手柄3便可使活塞管芯2在外鞘管1的中空部内滑动。活塞管芯2是由硬塑制成的圆柱形管芯,与手柄3相连,活塞管芯2与外鞘管1等长;将活塞管芯2置入外鞘管1,手柄3达外鞘管1底部边缘时活塞管芯2的顶端恰好与外鞘管1顶端平齐。
[0021]本实用新型子宫内膜采集装置的使用方法为:(1)将活塞管芯2推入外鞘管1的中空部,经宫颈口轻轻置入宫腔;(2)使外鞘管1侧壁接触宫壁,向前后左右各方向轻轻贴壁转动,使子宫内膜与宫壁分离;(3)外鞘管1的顶端达宫底部,向外拉手柄3缓缓抽拉活塞管芯2,已经和宫壁分离并与外鞘管1顶端相接触的子宫内膜被吸入外鞘管1的中空部,此时,外鞘管1顶端为起点向前三分之一管长的四壁上设置的小孔101保证了外鞘管1不被堵塞的同时还使外鞘管1顶端仍保持适度负压,内膜组织可继续被吸入外鞘管1的中空部,边抽吸边缓缓向外退出采集装置,直至宫颈内口水平,此时整个外鞘管1的中空部充满子宫内膜,取出采集装置;(4)推动活塞管芯2将外鞘管1的中空部内的子宫内膜推至无菌预冷的组织保存液内,4 °C低温保存,2小时内送培养室处理。
[0022]实施例2
[0023]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剖视图,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在外鞘管1的底部套有一把手4,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时,操作者的一只手推拉手柄3,另一只手捏住把手4,这样更加方便地推拉活塞管芯2使其在外鞘管1的中空部内滑动。
[0024]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包括中空的外鞘管、活塞管芯和手柄,所述外鞘管的内径与所述活塞管芯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活塞管芯置入所述外鞘管的中空部并与所述外鞘管的内壁无缝接触,所述活塞管芯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推拉所述手柄使所述活塞管芯在外鞘管的中空部内滑动;其中,以所述外鞘管顶端为起点向前三分之一管长的四壁上设有若干个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为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的顶端圆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的底部套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直径为1.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飞任一项所述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为直圆管,长20厘米,外径从3毫米至6毫米,每增加0.5毫米为一个码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小孔的外鞘管部分设置为弯曲形状。
【文档编号】A61B10/02GK204072169SQ20142053011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6日
【发明者】杜辉, 李环, 肖爱民, 张薇 申请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