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咽鼓管通气阻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65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咽鼓管通气阻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咽鼓管通气阻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咽鼓管通气阻力检测传统的方法有,吞咽法,咽鼓管吹张法,咽鼓管造影法,气压舱法,声导抗仪正负压平衡试验法等,这些方法或装置都只能检查咽鼓管是否通畅,但不能检查咽鼓管的被动通气阻力。上世纪发明的音响仪检查咽鼓管通气方法,虽然可以检查到咽鼓管的通气阻力,但受人体及环境杂音影响,检测的可靠性较差。吴家林等于上世纪80 年代发明的KNY咽鼓管通气机能检测仪,也可以检测咽鼓管通气阻力,但供气方法是由被检者用Valsalva法提供鼻咽部压力,使咽鼓管开放。其缺点是供气的大小和速度不稳定, 检测的结果离散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咽鼓管通气阻力检测装置,具有数值集中度高,可靠性好和操作简单的特点。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输入端分别连接左外耳道压力传感器、右外耳道压力传感器、鼻咽部压力传感器和可控加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多传感器的结构设计,采用稳压气源供气,控制供气压力的大小和速度,因而具有数值集中度高,可靠性好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附图为本装置结构原理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中央处理器,如附图所示,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输入端分别连接左外耳道压力传感器、右外耳道压力传感器、鼻咽部压力传感器和可控加压装置。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输出端连接打印机。所述的可控加压装置可控制稳压气源的供气压力的大小和速度。本装置利用鼻咽部压力大于咽鼓管通气阻力,咽鼓管即行开放的原理,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腔,提高鼓室腔压力,使鼓膜向外推移。此时,如封闭外耳道,则外耳道压力提高,在外耳道放置气体压力传感器,可以测出压力的变化。此时鼻咽部的压力即是克服咽鼓管通气阻力的压力,也就是咽鼓管通气阻力。可控加压装置为稳压气源供气,可控制供气压力的大小和速度,可控压力装置由小逐渐增加供气压力进入鼻咽部,直至咽鼓管开放。三个传感器的压力信号输入中央处理器,当测出某侧外耳道压力变化时,中央处理器即指出此时的鼻咽部压力,并由打印机打出,此即该侧的咽鼓管通气阻力。
权利要求1.一种咽鼓管通气阻力检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输入端分别连接左外耳道压力传感器、右外耳道压力传感器、鼻咽部压力传感器和可控加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咽鼓管通气阻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输出端连接打印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咽鼓管通气阻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加压装置可控制稳压气源的供气压力的大小和速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咽鼓管通气阻力检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输入端分别连接左外耳道压力传感器、右外耳道压力传感器、鼻咽部压力传感器和可控加压装置。从而解决了咽鼓管的被动通气阻力检查的问题。具有数值集中度高,可靠性好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B5/00GK201948996SQ20102063702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吴家林, 吴昊, 周裕和, 李丙军, 李翔, 郑章清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庐山疗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