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449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
背景技术
常规人工种植牙手术步骤先在缺牙处将牙龈开小口,再用小钻头往下钻小孔,接着使用数支由小到大的钻头将该小孔扩大至需要的大小并攻出螺纹,再将人工牙根旋入该孔,待数月后,骨整合完成,再于人工牙根上装置义齿。传统扩骨手术步骤当齿槽骨萎缩以至于宽度不足无法进行常规人工植牙手术时,先在缺牙处将牙龈切开,用铣刀车将齿槽骨铣出细长切口,再依序取数支尺寸由小到大之骨凿,对准切口,用锤子敲打骨凿,慢慢将齿模骨切口扩大,锁入人工牙根后,用骨粉将人工牙根周围之缝隙补满。传统扩骨技术由于是使用锤子敲打,力道无法控制精准,常会因使力不当,导致齿槽骨崩裂,而敲打的声音及震动,也容易引起患者术后晕眩甚至脑震荡,患者手术过程中容易产生精神紧张,血压升高,有中风的危险。传统顶骨手术步骤当上颚齿槽骨高度不足,而与鼻窦腔距离太近,无法进行常规的人工种植牙手术时,先在缺牙处将牙龈切开,再用钻头在缺牙处钻孔,钻至接近鼻窦膜时,填入骨粉,改用顶骨用骨凿,使用锤子敲打骨凿,利用敲打骨凿以推挤骨粉,需进行数次,以将鼻窦膜顶高,增加植牙空间。传统顶骨技术由于使用锤子敲打,无法精准控制力道, 常会因使力不当,导致鼻窦膜穿破,易有感染问题。而敲打的声音及震动,也容易引起患者术后晕眩甚至脑震荡,患者手术过程中容易产生精神紧张,血压升高,有中风的危险。骨质疏松植牙步骤齿槽骨在医学上依骨质密度由大到小可分为D1,D2,D3, D4 四类。由于D4之骨质松软,无法提供人工牙根初期需要的稳定性,人工植牙手术的成功率也会因此而大幅降低。现行植牙手术时,会用钻头将人工牙根植入孔扩大至比人工牙根小一个尺寸,填入骨粉后,再锁入人工牙根,但此种方法,失败率仍高。而目前市面上的其它扩骨钻,无法针对骨质疏松呈现良好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操作简便,可防止因传统敲打力量不当,造成之齿槽断裂或鼻窦膜破裂,及减少因敲打而造成患者晕眩不适,克服现有产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包括刀头,刀头上设有渐进式螺纹,刀头的底端通过平台连接套合部,套合部的底端设有橡皮胶圈。所述刀头顶端可以采用渐缩圆锥形或平头形,所述平头形顶端设有凹槽。所述渐进式螺纹采用相同深浅连续螺旋排列或大小深浅渐进连续螺旋排列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操作简便,可防止因传统敲打力量不当,造成之齿槽断裂或鼻窦膜破裂,及减少因敲打而造成患者晕眩不适,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因紧张过度而发生血压升高中风的危险。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更可加强齿槽骨密度,提升人工植牙手术成功率。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中圆锥形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中平头形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刀头;2、平台;3、套合部;4、橡皮胶圈;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包括刀头 1,刀头1的底端通过平台2连接套合部3,套合部3的底端设有橡皮胶圈4,刀头1顶端采用渐缩圆锥形或平头形;所述平头形顶端设有凹槽5 ;所述渐进式螺纹采用相同深浅连续螺旋排列或大小深浅渐进连续螺旋排列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扩骨手术上的应用适用于患者齿槽骨萎缩,骨宽度不足,无法进行常规人工植牙步骤时,先在缺牙处用铣刀车铣出切口,取由小到大的数支多功能钻头,利用辅助器械,如扳手或植牙机用转接头,依序以手动或机动方式,搭配橡皮胶套于螺纹钻头上设置所需扩骨深度,在缺牙处以螺旋锁入方式进行扩骨手术,切口便会由小逐渐扩大至所需尺寸,锁入人工牙根后,再于周围空隙补满骨粉。本实用新型在改善骨质疏松症状上的应用适用于患者齿槽骨骨质较软或有骨质疏松症状之情形下使用。先在缺牙处将牙龈开小口,再用小钻头往下钻出一个小孔,取由小到大的数支多功能钻头,利用辅助器械,如扳手或植牙机用转接头,依序以手动或机动方式,在缺牙处以螺旋锁入方式逐渐增加骨质密度,同时将植牙孔扩大至需要的尺寸,并可直接锁入人工牙根。本产品不会对齿槽骨进行切削,能更有效的增加周围骨质密度,减少补骨材料的使用,加强人工牙根植入后之稳固性,以提升人工植牙手术成功率。本实用新型在顶骨手术(鼻窦增高术)上的应用由于上颚齿槽骨通常骨质较松软,建议先使用本新型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加强骨质密度以提供初期之稳定度。先在缺牙处将牙龈开小口,再用小钻头往下钻一小孔,取由小到大的数支多功能钻头,利用辅助器械,如扳手或植牙机用转接头,依序以手动或机动方式,搭配橡皮胶套于螺纹钻头上设置上颚骨高度(碰到鼻窦膜为止),将该孔逐渐由小扩大至需要的尺寸。于植牙孔内补上少许骨粉,再使用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旋入植牙孔,前述动作重复数次,利用挤压骨粉的力量, 逐渐并安全的将鼻窦膜顶高至需要的高度,再锁入人工牙根。可有效的增加周围骨质密度, 加强人工牙根植入后之稳固性。特殊略缩平头具凹槽之末端设计,藉由循序渐进旋入的方式,可巧妙压缩骨粉,将鼻窦膜顶上,不会伤害鼻窦膜,而造成鼻窦膜穿孔。
权利要求1.一种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包括刀头(1),其特征在于刀头(1)上设有渐进式螺纹,刀头(1)的底端通过平台(2)连接套合部(3),套合部(3)的底端设有橡皮胶圈(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顶端采用渐缩圆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顶端采用平头形,该平头形顶端设有凹槽(5 )。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式螺纹采用相同深浅连续螺旋排列或大小深浅渐进连续螺旋排列方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手术用多功能钻头,包括刀头,刀头上设有渐进式螺纹,刀头的底端通过平台连接套合部,套合部的底端设有橡皮胶圈;所述刀头顶端采用渐缩圆锥形或平头形;所述平头形刀头的顶端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操作简便,降低人工植牙手术风险,更可提高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进而提升人工植牙手术之成功率。
文档编号A61C3/02GK201949156SQ201020652489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沈永祥 申请人:沈永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