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牵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6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滑牵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颈椎病的医疗保健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滑牵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用于治疗颈椎病的牵引器,大多是采用绳子通过滑轮移动牵引颈椎, 或通过气囊圈充气撑引颈椎,其缺陷在于,一是使用起来不方便,且易疲劳,难以坚持;而市售颈椎病保健枕头,实际是普通枕头在厚薄上稍作变形,对侧卧位、俯卧位时对颈椎及五官的影响与普通枕头无区别,不利于维护颈椎生理弯曲,牵引颈椎长度小,治疗效果不佳,不易于推广应用。颈椎滑动牵引器虽然优于以上器材,但根据实践使用情况看来,发现其因需卧位调整仍存在一些缺陷,如侧卧位枕持高度与仰卧有一定矛盾,即上槛仰卧适合而侧卧高度不够,不利于侧卧位的生理维持,还有底座滑动不够灵敏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且易于患者方便使用的滑牵枕,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的特点,利用人体头部自身重量达到牵引颈椎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颈椎牵引器材、保健枕。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和枕面,其结构特点是, 枕面与底座之间设有活动粘贴连接,枕面包括上槛、滚筒、下槛和托面,上槛为双叶,上槛、 滚筒、下槛与托面相连,上槛和下槛为长方体,且里面均设有海绵或棉绒包裹,滚筒内为圆柱体,内芯装有气囊并设有气囊调节装置,滚筒与托面之间设有弹性固定带,底座由上板和下板叠加构成,其中上板内设有压簧轨道和弹簧装置,弹簧装置的一端固定于下板,上板、 下板由四根拉杆固定相连,上板与下板之间通过弹簧装置和拉杆产生水平滑动。为便于底座滑动阻力减少,在底座上下层之间装上小圆轮。所述的上板内设有两条平行压簧轨道,内装弹簧,其弹簧一端固定于下板,上下板由四根拉杆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利用人体头部自身重量达到牵引颈椎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颈椎牵引器材、保健枕;2、本装置可置于床上,在睡觉时使用,以有利于颈椎病的康复和颈椎的保健;3、可因睡姿改变而变形调整托面上槛、滚筒位置,以利颈椎生理位置。4、充气、放气对滚筒调节,使滚筒的枕持处更舒适。

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和枕面,其结构特点是,枕面与底座1之间设有活动粘贴连接,枕面包括上槛3、滚筒4、下槛5和托面2,上槛3为双叶,上槛3、滚筒4、 下槛5与托面2相连,上槛3和下槛5为长方体,且里面均设有海绵或棉绒包裹,滚筒4为圆柱体,内芯装有气囊并设有气囊调节装置,滚筒4与托面2之间设有弹性固定带,下槛5 通过粘贴连接固定于托面2,上槛3为活动件并通过弹性固定带与托面2相连,并与滚筒4 相连,底座1由上板7和下板8叠加构成,其中上板7内设有压簧轨道和弹簧装置6,弹簧装置6的一端固定于下板8,上板7、下板8由四根拉杆9固定相连,上板7与下板8之间通过弹簧装置6和拉杆9产生水平滑动,上板与下板之间装有小圆轮10。所述的上板7内设有两条平行压簧轨道,并与下板8内的拉杆9左右对应。所述的底座1为棕制底托,可固定在双层底座上;所述的底座1也可直接为双层底面,中间有弹性活动装置。所述的滚筒4为圆筒形,滚筒4内和下槛5可装有中药或设有充电装置(可使其保持一定的温度)。即对现有的颈椎滑动牵引器进行如下优化1、变原上槛单一结构为双叶,因而如侧卧时枕持高度更加灵活,调节范围更大;并设有弹性带与托面相连,便于睡姿调整时上槛自动弹回原位。2、滚筒内芯改棕制为气囊,通过充气应用更加灵活。3、为便于底座滑动阻力减少,对底座上下层之间装有小圆轮。使用方法一、平卧时,将底座上板(带动滚筒)下拉,置枕骨下方,调好体位,松开即因弹性作用,以颈部牵引;二、御下双层底坐,以棕制底托约束上槛,下槛和滚筒,将滚筒置于上槛,以上槛为支点,将颈枕于滚筒上,通过滚筒的向上滑落以对颈椎产生牵引;三、将上槛重叠于滚筒上,根据舒适度施以双叶并置重叠或双叶打开叠置于滚筒上,供侧卧位枕头,以维护颈部生理位;四、将滚上推置于上槛上,供俯卧位,不对口鼻受压,有利于颈椎生理位。
权利要求1.一种滑牵枕,包括底座(1)和枕面,其特征在于,枕面与底座(1)之间设有活动粘贴连接,枕面包括上槛(双叶)(3)、滚筒(4)、下槛(5)和托面(2),上槛(3)和下槛(5)为长方体且里面均设有海绵或棉绒包裹,滚筒(4)为圆柱体,内芯装有气囊调节(4)与托面(2)之间设有弹性固定带,下槛(5)通过粘贴连接固定于托面(2),上槛(3)为活动件并与滚筒(4) 相连,并设有弹性固定带与托面(2)连接,底座(1)由上板(7)和下板(8)叠加构成,其中上板(7 )内设有压簧轨道和弹簧装置(6 ),弹簧装置(6 )的一端固定于下板(8 ),上板(7 )、下板(8 )由四根拉杆(9 )固定相连,上板(7 )与下板(8 )之间通过弹簧装置(6 )和拉杆(9 )而水平滑动,上板(7)与下板(8)之间装有小圆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牵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4)为圆筒形气囊并设有气囊调节装置,它和下槛(5)内可装有中药或设有充电装置,设有充电装置时,可使其保持一定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牵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槛(3)为双叶,上槛(3)、 滚筒(4)、下槛(5)与托面(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牵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7)内设有两条平行压簧轨道,并与下板(8)内的拉杆(9)左右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牵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面(2)为棕制的托面(2), 可固定在双层底座(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牵枕,包括底座和枕面,其结构特点是,枕面与底座之间设有活动粘贴连接,枕面包括上槛、滚筒、下槛和托面,上槛为双叶,上槛和下槛为长方体,且里面均设有海绵或棉绒包裹,滚筒内为圆柱体气囊并设有气囊调节装置,滚筒与托面之间设有弹性固定带,底座由上板和下板叠加构成并有弹簧装置还装有小圆轮。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利用人体头部自身重量达到牵引颈椎的作用,可并有利于卧位时颈椎的生理弯曲位,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可供颈部睡眠保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保健枕和简便颈椎牵引器材。
文档编号A61H1/02GK201978113SQ20102065477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汉穆 申请人:李汉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