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2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等有护理需求的场合应用的医用床。
背景技术
躺在病床上的重症病人在需要上厕所的时候,下床非常困难,必须靠其他人的搀 扶才能下床到洗手间,这不仅增加了护理的压力,下地走动还会引起一些病情的恶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用下床就能解决方便而 且下床更加方便的医用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医用床,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上的床板、 坐便架装置、旋转装置和秋千装置,床板下侧面中部的两侧设置有横向对称的轴座,轴座之 间设置有总轴,床板以总轴为中线两端分别形成床头端和床尾端,床架包括立柱、上梁、中 梁、中梁柱,四根立柱设置在床板的四周,上梁连接在两相邻立柱顶端,中梁柱直立设置,上 端连接在总轴两端,中梁设置在床板的床头端两侧,中梁两端分别连接立柱和轴座,床头端 下端设置有旋转装置,用于推动床板绕着总轴旋转,床尾端上设置有坐便架装置,坐便架装 置和床板为可拆卸连接,床架的上梁上设置有秋千装置,秋千装置包括升放机和秋千,升放 机设置在上梁上,可以在上梁上滑移,秋千挂在升放机下端,升放机用于控制秋千的上升与 下降。本实用新型在病人需要方便时,将病人的腿抬起,坐便架装置连接在床板上,通过 旋转装置将床板旋转直立,病人的屁股恰好能做到坐便架装置上方便;在病人需要下床时, 只要在床板旋转前将秋千放在坐便架装置上,再转动旋转装置直立起来,通过升放机拉动 秋千将病人移动到轮椅等代步工具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病人不下床就能方便,解决了医疗护理的一大难题,而 且操作简单;病人需要下床时也能通过病床的秋千装置实现轻松的下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手轮、旋转螺杆、旋转螺母、支撑 杆、螺杆主道,螺杆主道上端连接在总轴上,螺杆主道两端形成螺杆固定座,螺杆主道内设 置有旋转螺杆,旋转螺杆连接在螺杆主道两端的螺杆固定座上,旋转螺母设置在旋转螺杆 上,支撑杆一端与旋转螺母连接,另一端与床板的床头端两侧连接,旋转螺杆一端形成旋转 齿轮,螺杆主道在对应旋转齿轮位置的侧面形成一个手轮固定架,旋转手轮设置在手轮固 定架上,旋转手轮一端形成手轮齿轮,手轮齿轮与旋转齿轮啮合。通过摇动手轮控制旋转螺 杆旋转带动旋转螺母在旋转螺杆上移动,旋转螺母和支撑杆支撑床板绕着总轴转动。所述坐便架装置包括坐便架和便桶,坐便架上两侧形成护腿架,坐便架下端形成 下脚板,坐便架中间形成便桶架,便桶设置在便桶架内,便桶和便桶架为可拆卸连接,便桶 架上形成坐便位,坐便架背面两端形成挂孔,床板上形成与挂孔相适配的挂钩。便桶和便桶 架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在床板直立后安装拆卸便桶,还可以方便的拆洗便桶,护腿架和下脚位使病人方便更加安全舒适。所述升放机包括底盘、上升机构、下降机构、换挡机构和进退机构,底盘上形成两 个上升轴座、中轴座、下降轴座,底盘两端形成底盘轴,底盘轴上设置有滑轮,滑轮设置在上 梁上,可以沿上梁滚动,进退机构包括进退手轮、前进轴、后退轴,进退手轮设置在床尾端的 床架上,进退手轮一端设置有进退齿轮,前进轴两端设置有前进齿轮,前进轴上设置有与进 退齿轮通过手轮链条配合的联动齿轮,后退轴两端设置后退齿轮,前进齿轮和后退齿轮设 置在上梁上,同一上梁的前进齿轮和后退齿轮间设置有进退链条,底盘轴连接在进退链条 上,上升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升轴座上的上升轴和设置在上升轴上的上升齿轮、上升转盘、上 升定位盘,上升转盘与上升手柄连接,下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下降轴座上的下降轴和设置在 下降轴上的下降齿轮、下降转盘、刹车盘,刹车盘固定在底座上,用于控制下降轴的制动,下 降转盘与下降手柄连接,换挡机构包括中轴、换挡齿轮、转动卡座、活动盘、换挡架、拉挡,中 轴设置在中轴座上,换挡齿轮和转动卡座固定在中轴上,活动盘活动设置在中轴的转动卡 座一侧上,转动卡座朝向活动盘一侧形成一个转动卡槽,活动盘上形成与转动卡槽相适配 的转动卡钉,活动盘上连接有活动杆,活动盘相对转动卡座另一侧设置有拉挡,拉挡与活动 盘之间设置有弹簧,拉挡的厚度上宽下窄,用于控制活动盘和转动卡座的卡合,换挡架设置 在换挡齿轮下端,换挡架上相对换挡齿轮两侧形成朝向换挡齿轮的换挡推子,换挡架下端 连接有换挡杆,中轴上连接有升放链条,升放链条与秋千连接;所述秋千包括顶盖、拉杆、坐 板、放脚架、保护杆,顶盖上端与升放链条连接,顶盖下端连接多跟拉杆,拉杆间横向设置有 保护杆,拉杆下端连接有坐板,坐板为可拆卸连接,坐板一侧设置有放脚架。进退手轮带动 链条,使固定在链条上的升放机沿着上梁滑移,换挡杆控制换挡架推动换挡齿轮与上升或 下降齿轮哨合,活动杆可以在秋千载重较大的情况下缓解重力,方便换挡,当换挡齿轮与上 升齿轮啮合时,拉动上升手柄就能使秋千上升,当换挡齿轮与下降齿轮啮合时,拉动下降手 柄就能使秋千下降。所述床板两侧的上梁上设置有提腿带。提腿带可以在需要安装坐便架装置时固定 病人提起的双腿。 所述便桶架两侧形成便桶槽,便桶上形成便桶滑条,便桶两侧在便桶滑条的下端 偏向便桶外侧处形成垫块,便桶槽最内侧形成与便桶垫块下端到便桶滑条的高度一致的卡 位。垫块和卡位使便桶在抽出的过程中可以下降后再抽出,不至于碰到病人臀部。床板包括床尾板,床尾板铰接在床尾端。床尾板在床板直立时可以折叠,使床板在 翻折时不会碰到地面。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放机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放机和秋千的主视图。图5是图1的A部放大后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的B部放大示意图。[002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转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医用床,包括床板1、床架2、坐便 架3、便桶4、旋转装置5、升放机6、秋千7、提腿带8、床尾板9,床板1下侧面中部的两侧设 置有横向对称的轴座11,轴座11之间设置有总轴10,床板1以总轴10为中线两端分别形 成床头端Ia和床尾端lb,床架2包括立柱加、上梁2b、中梁2c、中梁柱2d,四根立柱加设 置在床板1的四周,上梁2b连接在两相邻立柱加顶端,床板1两侧相对的上梁2b上设置 有提腿带8,中梁柱2c直立设置,上端连接在总轴10两端,中梁2c设置在床板1的床头端 Ia两侧,中梁2c两端分别连接立柱加和轴座11 ;床头端Ia下端设置有旋转装置5,旋转 装置包括旋转手轮12、旋转螺杆13、旋转螺母14、支撑杆15、螺杆主道16,螺杆主道16上 端连接在总轴10上,螺杆主道16两端形成螺杆固定座16a,螺杆主道16内设置有旋转螺 杆13,旋转螺杆13连接在螺杆主道16两端的螺杆固定座16a上,旋转螺母14设置在旋转 螺杆13上,支撑杆15 —端与螺旋螺母14连接,另一端与床板1的床头端Ia两侧连接,旋 转螺杆13上端形成旋转齿轮13a,螺杆主道16在对应旋转齿轮13a位置的侧面形成一个手 轮固定架16b,旋转手轮12设置在手轮固定架16b上,旋转手轮12 —端形成手轮齿轮12a, 手轮齿轮1 与旋转齿轮13a啮合。床板1的床尾Ib端上设置有坐便架3,坐便架3和床 板1为可拆卸连接,坐便架3两侧形成护腿架3a,一侧的护腿架3a上设置有撑杆架3b,坐 便架3下端形成下脚板3c,坐便架3中间形成便桶架3d,便桶架3d两侧形成便桶槽!Be,便 桶4上形成便桶滑条如,便桶4两侧在便桶滑条如的下端偏向便桶外侧处形成垫块4b,便 桶槽3e最内侧形成与便桶的垫块4b下端到便桶滑条如的高度一致的卡位3f,便桶4和便 桶架3d为可拆卸连接,便桶滑条如滑入便桶槽3e卡入卡位3f,垫块4b垫在便桶槽3e内 使便桶设置在便桶架3d内,便桶架3d上形成坐便位3g,坐便架3背面两端形成挂孔池,床 板1上形成与挂孔池相适配的挂钩lc。升放机6包括底盘17、上升机构18、下降机构19、 换挡机构20和进退机构21,底盘17上形成两个相对的上升轴座17a、中轴座17b、下降轴 座17c,底盘两端形成底盘轴17d,底盘轴17d上设置有滑轮22,滑轮22设置在上梁2b上, 可以沿上梁沘滚动,进退机构21包括进退手轮21a、前进轴21b、后退轴21c,进退手轮21a 设置在床尾端Ib的床架2上,进退手轮21a —端设置有进退齿轮21d,前进轴21b两端设置 有前进齿轮21e,前进轴21b上设置有与进退齿轮21d通过手轮链条21h配合的联动齿轮 21f,后退轴21c两端设置后退齿轮21g,前进齿轮21e和后退齿轮21g设置在上梁2b上, 同一上梁2b的前进齿轮21e和后退齿轮21g间设置有进退链条21i,底盘轴17d连接在进 退链条21i上;上升机构18包括设置在上升轴座17a上的上升轴18a和设置在上升轴18a 上的上升齿轮18b、上升转盘18c、上升定位盘18d,上升转盘18c与上升手柄18e连接;下 降机构19包括设置在下降轴座17c上的下降轴19a和设置在下降轴上的下降齿轮19b、下 降转盘19c、刹车盘19d,刹车盘19d固定在底盘17上,用于控制下降轴19a的制动,下降转 盘19c与下降手柄19e连接;换挡机构20包括中轴20a、换挡齿轮20b、转动卡座20c、活动 盘20d、换挡架20e、拉挡20f,中轴20a设置在中轴座17b上,换挡齿轮20b和转动卡座20c固定在中轴20a上,活动盘20d活动设置在中轴20a的转动卡座20c —侧,转动卡座20c朝 向活动盘20d —侧形成一个转动卡槽20g,活动盘20d上形成与转动卡槽20g相适配的转动 卡钉20h,活动盘20d上连接有活动杆20i,活动盘20d相对转动卡座20c另一侧设置有拉 挡20 j,拉挡20f与活动盘20d之间设置有弹簧,拉挡20f的厚度上宽下窄,用于控制活动盘 20d和转动卡座20c的卡合,换挡架20e设置在换挡齿轮20b下端,换挡架20e上相对换挡 齿轮20b两侧形成朝向换挡齿轮20b的换挡推子20j,换挡架20e下端连接有换挡杆201, 中轴20a上连接有升放链条20k,升放链条20k与秋千7连接;秋千7包括顶盖7a、拉杆7b、 坐板7c、放脚架7d、保护杆7e,顶盖7a上端与升放链条20k连接,顶盖7a下端连接多跟拉 杆7b,拉杆7b间横向设置有保护杆7e,拉杆7b下端连接有坐板7c,坐板7c和拉杆7b为可 拆卸连接,坐板7c —侧设置有放脚架7d。床尾板9铰接在床板1的床尾端lb,床尾板9可 以向上翻折。床板1 一侧设置有桌板撑杆23,床板1另一侧的框架上设置有一桌板杠24, 桌板杠M上铰接有桌板25。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病人需要方便时,先将病人的腿放置在提腿带8上,坐便 架3通过挂孔池挂在床板1的挂钩Ic上,从提腿带8上放下病人的双腿,转动旋转手轮12, 旋转手轮12带动旋转螺杆13转动,使旋转螺母14向上移动,与旋转螺母14连接的支撑杆 15支撑床板1绕着总轴11转动,床尾板9向上翻折,使床板1直立起来,病人恰好做在坐便 位3g上,再将便桶4插入便桶架3d内,病人就可以在不离开床的情况下直接方便了,还可 以将桌板撑杆23架在护腿架3a上端的撑杆架北上,将桌板25放下架在桌板撑杆23上。 病人如需要下床,只需要在床板1转动前将秋千7的坐板7c取下,放在坐便位3g上,旋转 床板1直立,转动进退手轮21a,使升放机6移动到坐便位3g上方,将坐板7c勾在拉杆7b 上,摇动上升手柄18e,使秋千7上升,再将秋千7向外移动到轮椅等代步工具上方,将换挡 杆201拉到下降挡,再使用下降手柄19e下降到轮椅的座位上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的床板,其特征在于医用床包括坐便架装 置、旋转装置和秋千装置,床板下侧面中部的两侧设置有横向对称的轴座,轴座之间设置有 总轴,床板以总轴为中线两端分别形成床头端和床尾端,床架包括立柱、上梁、中梁、中梁 柱,四根立柱设置在床板的四周,上梁连接在两相邻立柱顶端,中梁柱直立设置,上端连接 在总轴两端,中梁设置在床板的床头端两侧,中梁两端分别连接立柱和轴座,床头端下端设 置有旋转装置,用于推动床板绕着总轴旋转,床尾端上设置有坐便架装置,坐便架装置和床 板为可拆卸连接,床架的上梁上设置有秋千装置,秋千装置包括升放机和秋千,升放机设置 在上梁上,可以在上梁上滑移,秋千挂在升放机下端,升放机用于控制秋千的上升与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手轮、旋转螺 杆、旋转螺母、支撑杆、螺杆主道,螺杆主道上端连接在总轴上,螺杆主道两端形成螺杆固定 座,螺杆主道内设置有旋转螺杆,旋转螺杆连接在螺杆主道两端的螺杆固定座上,旋转螺母 设置在旋转螺杆上,支撑杆一端与螺旋螺母连接,另一端与床板的床头端两侧连接,旋转螺 杆一端形成旋转齿轮,螺杆主道在对应旋转齿轮位置的侧面形成一个手轮固定架,旋转手 轮设置在手轮固定架上,旋转手轮一端形成手轮齿轮,手轮齿轮与旋转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架装置包括坐便架和便 桶,坐便架上两侧形成护腿架,坐便架下端形成下脚板,坐便架中间形成便桶架,便桶设置 在便桶架内,便桶和便桶架为可拆卸连接,便桶架上形成坐便位,坐便架背面两端形成挂 孔,床板上形成与挂孔相适配的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放机包括底盘、上升机构、 下降机构、换挡机构和进退机构,底盘上形成两个上升轴座、中轴座、下降轴座,底盘两端形 成底盘轴,底盘轴上设置有滑轮,滑轮设置在上梁上,可以沿上梁滚动,进退机构包括进退 手轮、前进轴、后退轴,进退手轮设置在床尾端的床架上,进退手轮一端设置有进退齿轮,前 进轴两端设置有前进齿轮,前进轴上设置有与进退齿轮通过手轮链条配合的联动齿轮,后 退轴两端设置后退齿轮,前进齿轮和后退齿轮设置在上梁上,同一上梁的前进齿轮和后退 齿轮间设置有进退链条,底盘轴连接在进退链条上,上升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升轴座上的上 升轴和设置在上升轴上的上升齿轮、上升转盘、上升定位盘,上升转盘与上升手柄连接,下 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下降轴座上的下降轴和设置在下降轴上的下降齿轮、下降转盘、刹车盘, 刹车盘固定在底座上,用于控制下降轴的制动,下降转盘与下降手柄连接,换挡机构包括中 轴、换挡齿轮、转动卡座、活动盘、换挡架、拉挡,中轴设置在中轴座上,换挡齿轮和转动卡座 固定在中轴上,活动盘活动设置在中轴的转动卡座一侧上,转动卡座朝向活动盘一侧形成 一个转动卡槽,活动盘上形成与转动卡槽相适配的转动卡钉,活动盘上连接有活动杆,活动 盘相对转动卡座另一侧设置有拉挡,拉挡与活动盘之间设置有弹簧,拉挡的厚度上宽下窄, 用于控制活动盘和转动卡座的卡合,换挡架设置在换挡齿轮下端,换挡架上相对换挡齿轮 两侧形成朝向换挡齿轮的换挡推子,换挡架下端连接有换挡杆,中轴上连接有升放链条,升 放链条与秋千连接;所述秋千包括顶盖、拉杆、坐板、放脚架、保护杆,顶盖上端与升放链条 连接,顶盖下端连接多跟拉杆,拉杆间横向设置有保护杆,拉杆下端连接有坐板,坐板一侧 设置有放脚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放机包括底盘、上升机构、下降 机构、换挡机构和进退机构,底盘上形成两个上升轴座、中轴座、下降轴座,底盘两端形成底盘轴,底盘轴上设置有滑轮,滑轮设置在上梁上,可以沿上梁滚动,进退机构包括进退手轮、 前进轴、后退轴,进退手轮设置在床尾端的床架上,进退手轮一端设置有进退齿轮,前进轴 两端设置有前进齿轮,前进轴上设置有与进退齿轮通过手轮链条配合的联动齿轮,后退轴 两端设置后退齿轮,前进齿轮和后退齿轮设置在上梁上,同一上梁的前进齿轮和后退齿轮 间设置有进退链条,底盘轴连接在进退链条上,上升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升轴座上的上升轴 和设置在上升轴上的上升齿轮、上升转盘、上升定位盘,上升转盘与上升手柄连接,下降机 构包括设置在下降轴座上的下降轴和设置在下降轴上的下降齿轮、下降转盘、刹车盘,刹车 盘固定在底座上,用于控制下降轴的制动,下降转盘与下降手柄连接,换挡机构包括中轴、 换挡齿轮、转动卡座、活动盘、换挡架、拉挡,中轴设置在中轴座上,换挡齿轮和转动卡座固 定在中轴上,活动盘活动设置在中轴的转动卡座一侧上,转动卡座朝向活动盘一侧形成一 个转动卡槽,活动盘上形成与转动卡槽相适配的转动卡钉,活动盘上连接有活动杆,活动盘 相对转动卡座另一侧设置有拉挡,拉挡与活动盘之间设置有弹簧,拉挡的厚度上宽下窄,用 于控制活动盘和转动卡座的卡合,换挡架设置在换挡齿轮下端,换挡架上相对换挡齿轮两 侧形成朝向换挡齿轮的换挡推子,换挡架下端连接有换挡杆,中轴上连接有升放链条,升放 链条与秋千连接;所述秋千包括顶盖、拉杆、坐板、放脚架、保护杆,顶盖上端与升放链条连 接,顶盖下端连接多跟拉杆,拉杆间横向设置有保护杆,拉杆下端连接有坐板,坐板为可拆 卸连接,坐板一侧设置有放脚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两侧的上梁上设置有提 腿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两侧的上梁上设置有提腿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桶架两侧形成便桶槽,便桶上形 成便桶滑条,便桶两侧在便桶滑条的下端偏向便桶外侧处形成垫块,便桶槽最内侧形成与 便桶垫块下端到便桶滑条的高度一致的卡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床尾板,床尾板铰接 在床尾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床尾板,床尾板铰接在床尾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床,包括床架、床板、坐便架装置、旋转装置和秋千装置,床板下侧面中部的两侧设置有横向对称的轴座,轴座之间设置有总轴,床板以总轴为中线两端分别形成床头端和床尾端,床架包括立柱、上梁、中梁、中梁柱,中梁柱上端连接在总轴两端,中梁设置在床板的床头端两侧,中梁两端分别连接立柱和轴座,床头端下端设置有旋转装置,床尾端上设置有坐便架装置,坐便架装置和床板为可拆卸连接,床架的上梁上设置有秋千装置,秋千装置包括升放机和秋千,升放机设置在上梁上,可以在上梁上滑移,秋千挂在升放机下端,升放机用于控制秋千的上升与下降。本实用新型可以让病人不下床就解决方便问题,而且还能使病人下床更加方便。
文档编号A61G7/02GK201899630SQ20102067129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2日
发明者徐道胜 申请人:徐道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