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单色真空防漏无菌双阀输液软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无菌输液软袋。
背景技术:
在输液的医护过程中,因为医护人员的大意而用错药品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和输 液药品本身的包装有关,所有的包装都按一种式样和颜色进行包装,这很容易让医护人员 感到视觉麻痹,从而用错药品。输液软袋直接运用于人体静脉注射,对于药液及包装的清洁非常注重,不允许有 任何可能会导致药液污染的情况发生,必需想尽办法杜绝一切污染源,包括药液的灌装、封 存、等生产运输过程,都想办法力争做到不污染输液,做到无菌输液。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输 液袋,其袋内的药液能保证其无菌的要求,但是包装袋却是直接与外界接触,无任何保护。目前,输液软袋在药液生产、运输、再到使用的过程中,一部分输液包装袋体会因 为偶然的因素造成细小的微孔,从而产生药液的细微渗漏并使药液与外界接触而被污染, 但这种细微的渗漏不能通过肉眼可以发现,软袋输液是否产生渗漏目前必须借助于检测设 备才能被发现,并且只有输液生产厂家才使用设备进行检测,医院或其它使用输液的场所 并不配备检测设备。如果产生渗漏的输液使用到病人身上,会导致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给病人带来 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输液软袋的不足,更好地避免医护人员拿错药品,本实用新型提 供一种生产简单,能有效杜绝药液污染的输液软袋。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药液灌装在内包装袋3内,内包装袋3上设置有一个印色区5 ; 在内包装袋外部套上了一个保护外套2,保护外套2与内包装袋3之间为真空层;内包装袋 上设置有输液/加药口 1,输液/加液口 1上设置至少有两个输液/加药阀。所述的保护外 套2四周有封边,其封边宽度为8到15mm。输液/加药口 1通过焊接头4焊接在内包装袋 3上。本实用新型在内包装袋3表面设置有印字或是印色区,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印色的 不同,分辨出药品种类,以此防止医护人员视觉麻痹。输液/加液口 1及包装体在无菌车间封装,外面套上了一个保护外套2,医护人员 使用时,打开包装即可使用,无需再次消毒。本实用新型生产简单,并且能有效方便地检测出输液是否有细微渗漏。从而避免 将有渗漏被污染的输液使用到病人身上,保证病人的安全。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在生产该种输液软袋时,先将药液进行灌装,同时加封好输液/加液阀,阀上加盖 体,然后在灌装好的输液软袋内包装上加印字体或色块,不同的药品种类印上不同色的字 体或色块,如(5% )葡萄糖印上绿色,(0.9% )氯化钠注射液印上红色,当医护人员看到不 同包装时,能通过本能对于颜色的敏感性,立即分辩出是哪种药品。在药液的灌装或者封装方面,均采用在清洁车间(清洁度1万级)进行,包括输 液/加药阀的焊接。在使用时,去掉加药/输液管的表面盖体,其内部均为在清洁车间安装的加药/输 液管和封装的内包装,医护人员此时可以直接用药,无需对管口消毒,袋体表面也为无菌状 态。将输液采用双层包装,将药液灌装在内包装里,将内包装密封,在内包装外面设置 上一层保护外套,使包装好的药液置于保护外套里面,并将保护外套进行密封,然后在保护 外套和内包装之间抽取真空,使保护和内包装之间的夹层为真空结构。在对该输液软袋进行检测时,若发现内包装袋和保护外套之间夹层中产生水雾或 水珠,则内包装袋便已产生有微漏现象,然后将已产生微漏的输液软袋剔出。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 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单色真空防漏无菌双阀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药液灌装在内包装袋(3)内,内包装袋(3)上设置有一个印色区(5);在内包装袋外部套上了一个保护外套(2),保护外套(2)与内包装袋(3)之间为真空层;内包装上设置有输液/加药口(1),输液/加液口(1)上设置至少有两个输液/加药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色真空防漏无菌双阀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保护外套⑵四周有封边,其封边宽度为8到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色真空防漏无菌双阀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输液/加药口(1)通过焊接头⑷焊接在内包装袋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单色真空防漏无菌双阀输液软袋,主要由药液灌装在内包装袋内,内包装袋上设置有一个印色区;在内包装袋外部套上了一个保护外套,保护外套与内包装袋之间为真空层;内包装上设置有输液/加药口,输液/加液口上设置至少有两个输液/加药阀。所述的保护外套四周有8到15mm封边,输液/加药口通过焊接头焊接在内包装袋上。本实用新型在内包装袋表面设置有印字或是印色区,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印色的不同,以此防止医护人员视觉麻痹,从而分辩出药品种类。本实用新型生产简单,并且能有效方便地检测出输液是否有细微渗漏,从而避免将被污染的输液使用到病人身上。
文档编号A61J1/10GK201631678SQ201029122030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日
发明者张 杰, 赵从康 申请人:四川沱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