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手术导丝引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1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皮肾手术导丝引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经皮肾手术导丝引入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经皮肾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将扩张器穿套在导丝上,然后在导丝的引导下, 逐渐增大扩张器管径,建立一条可置入内腔镜与器械的经皮肾通道,经皮肾通道建立好以 后置入剥皮鞘,然后退出导丝,置入内腔镜进行手术。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一旦剥皮鞘脱落, 就又需要重新置入导丝,再在导丝引导下置入剥皮鞘,由于剥皮鞘滑脱后,重新置入导丝十 分麻烦,不仅会延长手术耗时,而且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损害。因此,需要一种辅助手术器械,既能够支撑经皮肾通道,又能够固定导丝,还不影 响手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皮肾手术导丝引入器,既能够支撑经皮肾通道, 又能够固定导丝,还不影响手术操作。本实用新型的经皮肾手术导丝引入器,包括圆筒状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沿轴向 设置通孔。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与管体外表面形成横截面为不封闭圆形的槽状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长度为30cm,直径为15F。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沿轴向设置的通孔放置导丝,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始 终保持导丝位于经皮肾通道内,不需反复置入导丝,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病人因重复 建立经皮肾通道造成二次损伤的可能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A-A向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 例的经皮肾手术导丝引入器,包括圆筒状管体1,管体1的材料可选用聚乙烯等制作筋膜扩 张器的材料,具有一定硬度,管体1的管壁沿轴向设置通孔2,通孔大小应与常用导丝相配 合,能保证导丝顺畅穿过并对其进行固定。当穿刺成功后,用穿刺针引入导丝,拔出穿刺针 后,在导丝的引导下用筋膜扩张器扩张至所需大小,再置入所述经皮肾手术导丝引入器,取 出导丝后从所述通孔中穿过留置在导丝引入器上,再推入剥皮鞘进行后续手术。这样,可始 终保持导丝位于经皮肾通道内,同时因为导丝不在操作腔内,不影响手术器械的进出。当出
3现滑脱时,导丝仍留置在经皮肾通道内,只需在导丝的引导下重复扩张操作即可重新建立 经皮肾通道,不需再次置入导丝,可有效的提高手术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2与管体1外表面形成横截面为不封闭圆形的槽状结构,既 方便从管壁外侧将导丝卡入槽内,也不影响通孔对导丝的固定作用,相比从通孔中穿过能 提高效率,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时,可在置入导丝引入器之前将另一根导丝卡入通孔内,置 入导丝引入器后将该后一根导丝留置于经皮肾通道内,取出前一根导丝。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长度为30cm,直径为15F,方便与常用的16F的剥皮鞘相 配合。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一种经皮肾手术导丝引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管体(1),所述管体(1)的管壁沿轴向设置通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肾手术导丝引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与管体 (1)外表面形成横截面为不封闭圆形的槽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皮肾手术导丝引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长度为 30cm,直径为15F。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皮肾手术导丝引入器,包括圆筒状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沿轴向设置通孔;利用沿轴向设置的通孔放置导丝,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始终保持导丝位于经皮肾通道内,不需反复置入导丝,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病人因重复建立经皮肾通道造成二次损伤的可能性。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1692069SQ20102921101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5日
发明者李为兵, 李龙坤, 沈文浩, 鄢俊安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