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0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叫醒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射叫醒光以促使睡眠者醒来的叫醒系统及在叫醒系统中使用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照射叫醒光(wake-up light)以促使睡眠者(sleeper)醒来的叫醒系统, 以往公知有下述的叫醒系统使叫醒光的输出(明度或亮度)(power,brightness or luminance)随着接近叫醒时刻(wake-uptime)而逐渐增加,由此,使睡眠者在该叫醒时刻醒来(参照例如日本特开平7-318670号、日本特开2007-003499号、或野口公喜、“使用天花板照明在起床前照射渐增光来进行叫醒”、照明学会杂志、2001、85 (5)、pp. 315-322)。在这样的叫醒系统中,在光源例如使用白炽电灯的情况下,在叫醒光的输出小的状态下,叫醒光的色温(color temperature)变高,在叫醒光的输出大的状态下,叫醒光的色温变低。一般地,在来自光源的光的输出较小的低照度状态下,若光源的色温较低,则人会感觉舒适,若光源的色温较高,则人会感觉不舒适。相反地,在来自光源的光的输出较大的高照度状态下,若光源的色温较高,则人会感觉舒适,若光源的色温较低,则人会感觉不舒适° (参照 Kruithof, A. A. , "Tubular luminescence lamps for general illumination, "Philips Technical Review, 1941,6,pp. 65-96) 为此,在叫醒系统中,如上述那样,在叫醒光的输出较小时光源的色温较高、叫醒光的输出较大时光源的色温较低的情况下,睡眠者在任何时候醒来都会感觉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叫醒系统,通过照射叫醒光并使该叫醒光的输出逐渐增加,来促使睡眠者醒来,并且,睡眠者在任何时候醒来都能够给睡眠者带来舒适的叫醒。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叫醒系统,具有照明装置,其照射叫醒光,控制装置,其对从所述照明装置照射的叫醒光的输出进行控制,界面装置,其由用户来操作,用于至少输入叫醒时刻;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具有输出可变装置,其使照射的叫醒光的输出发生变化,色温可变装置,其用于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发生变化;所述控制装置具有光输出控制部,其以使从所述照明装置照射的叫醒光的输出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向叫醒时刻增加的方式,对所述输出可变装置进行控制,色温控制部,其以从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比从第二时间点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高的方式,对所述色温可变装置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指,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的时间点,第二时间点是指,比所述第一时间点提前第二规定时间的时间点,所述第二规定时间比所述第一规定时间短。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另一个形态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在照射叫醒光以促使睡眠者醒来的叫醒系统中使用,其特征在于,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向叫醒时刻,使从所述照明装置照射的叫醒光的输出增加,并且,以从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比从第二时间点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高的方式,来使所述照明装置的色温上升,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指,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的时间点,第二时间点是指,比所述第一时间点提前第二规定时间的时间点,所述第二规定时间比所述第一规定时间短。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叫醒光的输出较小时色温较低,输出变大时色温变高,因此, 叫醒光的光输出与色温之间的关系为对照射叫醒光的睡眠者感觉舒适的关系,从而,使睡眠者在任何时间醒来,都能够给睡眠者带来舒适的叫醒。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叫醒系统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所述叫醒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所述叫醒系统中的叫醒光的输出特性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图4是表示所述叫醒系统中的叫醒光的色温特性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图5是表示所述叫醒光的色温特性的其它例子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特性的其它例子的曲线图。图7是表示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特性的又一个例子的曲线图。图8是表示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特性的又一个例子的曲线图。图9是表示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特性的又一个例子的曲线图。图10是表示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特性的又一个例子的曲线图。图11是表示所述叫醒系统的变形例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叫醒系统及在叫醒系统中使用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叫醒系统的结构。该叫醒系统1具有照明装置(光源)2,其照射叫醒光Ll ;控制装置3,其以使叫醒光Ll的输出及色温发生变化的方式控制照明装置2 ;界面(interface)装置(操作面板或遥控装置)4,其由用户来操作,用于对输入或设定控制装置3的各种控制条件。在该叫醒系统1中,能够改变从照明装置2照射的叫醒光Ll的输出及色温,控制装置3以如下方式控制照明装置2,即,从通过照明装置2照射叫醒光Ll开始使叫醒光Ll 的输出逐渐增加,并且,在叫醒光Ll的输出较小的阶段降低叫醒光Ll的色温,随着叫醒光 Ll的输出变大,逐渐提高叫醒光Ll的色温。由此,在用户醒来时,不会感到不舒适,能够自然地起床。这里,将控制装置3对所述照明装置2的控制动作称为叫醒动作。界面装置4是具有例如操作按钮等的输入部及液晶面板等的显示部的操作装置(包括在显示画面上图像显示了操作按钮的触摸面板),用于输入并显示开始叫醒动作的叫醒动作开始时刻和在时间上在该时刻之后并使用户醒来的叫醒时刻(即,起床时刻)。在图1所示的结构例中,照明装置2安装于落地支架(floor Stand)5上,控制装置3容置于落地支架5的基座51中。此外,界面装置4与落地支架5分开单独设置。照明装置2和界面装置4各自使用电线与控制装置3连接,从控制装置3引出电源线52。另外, 叫醒系统1的结构不限定于此,照明装置2也可以安装在像台架(desk stand)那样的柄短的支架上。此外,照明装置2也可以是如安装在顶棚上的吸顶灯(ceilinglight)型或吊灯 (pendant light)型那样的全面照明用的照明装置或如安装在顶棚的筒灯(downlight)那样的局部照明用的照明装置。进而,控制装置3及界面装置4的设置场所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在其它的场所。进而,照明装置2及界面装置4和控制装置3也可以经由无线通信来连接。作为无线通信方法,能够使用红外线、特定微功率无线以及Bluetooth(蓝牙)等。图2是表示叫醒系统1的框图结构。照明装置2具有红色光源21,其照射红色光;绿色光源22,其照射绿色光;蓝色光源23,其照射蓝色光;以及红色点亮电路MR、绿色点亮电路24G及蓝色点亮电路MB,对这些各光源21 23分别单独地进行调光控制。各光源21 23是针对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以及无机电致发光(无机EL)等的元件,组合彼此相同种类的元件或不同种类的元件来构成的。在该结构例中,从照明装置2输出将由各光源21 23照射的光合成后的合成光作为叫醒光Li。并且,通过各点亮电路MR、24G及24B分别单独对各光源21 23的输出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使叫醒光Ll的输出和色温同时发生变化。即,各点亮电路24R、24G及24B作为叫醒光Ll的输出可变装置及色温可变装置M来发挥功能。控制装置3具有微处理器31,其对各点亮电路MR、MG&24B进行驱动控制来进行叫醒动作;计时器电路32,其用于计测在叫醒动作中的各种动作的时机(timing存储部33,其存储用于执行叫醒动作的程序或控制模式等。微处理器31接收从界面装置4输出的叫醒动作开始时刻及叫醒时刻的信息,并通过计时器电路32计测当前时刻,在当前时刻变为叫醒动作开始时刻时开始叫醒动作。此外,微处理器31通过计时器电路32算出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至叫醒时刻为止的时间,基于该时间调整叫醒动作内容。界面装置4具有输入部41,其用于用户输入叫醒动作开始时刻和叫醒时刻,例如为操作按钮、旋钮(volume) 或触摸面板等;存储部42,其存储输入部41所输入的各种时刻,例如为存储器等;显示部 43,其用于显示经由输入部41所输入的叫醒动作开始时刻或叫醒时刻等的输入信息,并将这些各种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3。微处理器31发挥光输出控制部和色温控制部的功能,其中,光输出控制部以在叫醒动作中使从照明装置2照射的叫醒光Ll的输出发生变化的方式对各点亮电路MR、24G及MB(输出可变装置)进行控制,色温控制部以在叫醒动作中使叫醒光的色温发生变化的方式对各点亮电路MR、24G及24B (色温可变装置)进行控制。界面装置4未必与控制装置3分开单独设置,也可以使两者构成为一体。这时,能够使用同一存储器来兼用作存储部33及存储部42,。进而,也可以使照明装置2、控制装置 3以及界面装置4构成为一体。进而,在照明装置2或界面装置4中也可以内置计时器电路。进而,也可以使控制装置3和界面装置4之间能够进行双向通信,在界面装置4的显示部43上显示从控制装置3发出的当前时刻、从当前时刻至叫醒动作开始时刻和/或叫醒时
7刻为止的剩余时间、及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至叫醒时刻为止经过时间等。图3表示从由控制装置3控制的照明装置2照射的叫醒光Ll的输出特性61。如图3所示,在叫醒光Ll的输出特性61中,在叫醒动作开始时刻(在图中为“开始时刻”), 叫醒光Ll的输出大约为O(Ix),并随着时间的经过平稳地增加,在经过第一规定时间Tl之后,即从第一时间点之后急剧地增加。然后,叫醒光Ll的输出在叫醒时刻变为最大值Lmx。 这里,将叫醒光Ll的输出开始急剧增加的时间点,或叫醒光Ll的输出达到规定的值C1的时间点称为第一时间点。例如,通过从叫醒设定时刻减去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至叫醒时刻为止的时间乘以规定比例而得到的值,或在叫醒动作开始时刻加上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至叫醒时刻为止的时间乘以规定比例而得到的值来求出第一时间点。通过这样的运算,在用户输入叫醒动作开始时刻及叫醒时刻的时间点,预先设定第一时间点。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至第一时间点为止,处于叫醒准备中,是不想使睡眠中的用户Hl醒来的期间,从第一时间点起至叫醒设定时刻为止是在任意的时间点用户Hl都可以醒来的期间。作为一个例子,将在第一时间点的叫醒光Ll的输出换算为在用户Hl的脸部的照度,例如为40(lx)以下的值,优选为大于O(Ix)且在23(lx)以下的值。此外,叫醒光 Ll的输出的最大值Lmax换算为在用户Hl的脸部的照度,例如为IOO(Ix)以上的值,优选为 200 (Ix)以上的值。叫醒光Ll的输出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各光源21 23或点亮电路M 的温度变化等原因,存在与目标值相比变小的情况。即使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在用户Hl 的脸部的照度的下降在数(Ix)左右,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此外,叫醒光Ll的输出变为最大的时刻未必为叫醒时刻,也可以为相比叫醒时刻稍微提前的时刻。图4及图5分别表示叫醒光Ll的色温特性71、72。在图4中表示的叫醒光Ll的色温特性71中,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开始随着时间的经过,叫醒光Ll的色温平稳地上升, 从第一时间点起随着接近最大输出时间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叫醒时刻)急剧地上升,在叫醒光Ll的最大输出时间点变为最高值Cmax(Cs < C1 < Cmax)。另一方面,在图5所示的色温特性72中,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至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叫醒光Ll的色温大致是恒定的(Cs = C1 < Cmax)。作为一个例子,在第一时间点的叫醒光Ll的色温C1在4000K以下,优选在3000K 以下。此外,叫醒光Ll的色温的最高值Cmax在白光的色温即5000K以上,优选在太阳光的色温即6000K以上。叫醒光Ll的色温最高的时间点未必为叫醒光Ll的最大输出时间点, 也可以相比叫醒光Ll的最大输出时间点稍微提前。也可以在叫醒光Ll的最大输出时间点在叫醒时刻之前时,叫醒光Ll的色温的最高时间点为叫醒时刻。图3及图4或图3C中表示的控制模式只不过是一个例子,照明装置2的控制模式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控制装置3的存储部33中事先存储了多个不同的控制模式,用户能够操作界面装置4的输入部41来选择任意的控制模式。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存储部33中事先分别单独存储叫醒光Ll的多个输出特性和色温特性,使输出特性和色温特性任意组合。控制装置3以能够再现用户所选择的输出特性及色温特性的方式,对叫醒光Ll的输出及色温进行控制。进而,也可以构成为在该叫醒系统1中设置用于检测就寝中的用户Hl的体动、脉搏、心率、血压、脑波等身体信息的各种传感器,并且,基于这些各种传感器的测定结果,使控制装置3从多个控制模式中自动选择恰当的控制模式来执行。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在存储部33中事先存储在叫醒动作开始时刻、第一时间点及叫醒时刻等多个时间点的叫醒光 Ll的输出值及色温,并根据用户Hl所设定的叫醒动作开始时刻及叫醒时刻,使输出特性及色温特性的倾斜度发生变化。进而,也可以在界面装置4上设置照度传感器及色温传感器, 来测定实际上从照明装置2照射的叫醒光Ll的照度及色温,从而对控制装置3进行反馈控制。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叫醒系统1中,在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至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使叫醒光Ll的输出随着时间的经过,以第一倾斜度逐渐增加的同时,也使叫醒光Ll的色温以第二倾斜度逐渐地上升,在从第一时间点起至叫醒时刻或叫醒光输出最大时间为止的期间内,使叫醒光Ll的输出随着时间的经过,以比第一倾斜度大的第三倾斜度急剧地增加的同时,也使叫醒光Ll的色温也以比第二倾斜度大的第四倾斜度急剧地上升。 其结果,能够以在叫醒光Ll的输出较小的期间内,同时使叫醒光Ll的色温较低,在叫醒光 Ll的输出较大的期间内,同时使叫醒光Ll的色温较高的方式,对照明装置2进行控制。如上述那样,已知在来自光源的光的输出较小的低照度状态下,若光源的色温较低,则人感到舒适,若光源的色温较高则人感到不适。因此,使用该叫醒系统1时,不论用户Hl在什么时间点醒来,都能够给用户Hl带来舒适的叫醒。另外,这里所说的“倾斜度”是指每单位时间的叫醒光Ll的输出的增加率或叫醒光Ll的色温的上升率。这些第一至第四倾斜度各自未必是恒定的,若为单调地增加或上升的倾斜度,呈线性或非线性都可以。此外,在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至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及从第一时间点起至叫醒时刻或叫醒光Ll的最大输出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倾斜度”进行变化时,也可以为该平均值或最大值。另外,在作为光源使用荧光灯等放电灯时,难以使其输出从大致“0”的状态逐渐增加。此外,在作为光源使用LED时,因各个LED元件的漏电流特性的偏差等,而难以在低输出时使所有的LED元件的输出一致在恒定的电平上。这里,可以如在图6中用实线表示的输出特性62那样,构成为在叫醒动作开始时刻,使叫醒光Ll的输出具有比“0”大的一定的值。可以使在叫醒动作开始时刻的叫醒光Ll的输出的初始值Ls为比在第一时间点的叫醒光Ll的输出的值Ll低的值,使叫醒光Ll的输出逐渐地增加。或者,可以如在图6上用点划线表示的输出特性63那样,从叫醒开始时刻至第一时间点之前的任意时间点为止,叫醒光Ll的输出成为恒定值Ls,。另外,在图6中,用虚线表示作为比较例的图3中的输出特性 61。但是,根据 Moseley, M. J. et al·, "Light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human eyelid :in vivo measurement,,,Ophthalmic Physiol Opt. , 1988,8 (2), pp. 229-30,波长在580nm左右或比其更短的短波长区域的光不透过眼皮,因此在闭眼的状态下几乎感觉不到短波长的光。从而,若在用户Hl的脸部分的照度相同,则与短波长成分少、长波长成分多、色温较低的光相比,短波长成分多、长波长成分少、色温较高的光难以透过眼皮。因此,如在图7中用实线表示的色温特性73那样,使在叫醒开始时刻的叫醒光Ll 的色温Cs的值比在第一时间点的叫醒光Ll的色温C1的值高,并且比叫醒光Ll的在最大输出时间点的色温的最高值Cmax低(C1 < Cs < Cmax),从叫醒开始时刻开始随着时间的经过使叫醒光Ll的色温逐渐降低。然后,在比第一时间点提前第二规定时间T2的第二时间点,叫醒光Ll的色温变为与在第一时间点的叫醒光Ll的色温C1相同的值,进而,在第二时间点之后且在第一时间点之前的第三时间点,使叫醒光Ll的色温为比在第一时间点的叫醒光Ll 的色温C1更低的最小值Cmin,之后,随着接近第一时间点使叫醒光Ll的色温逐渐上升。艮口, 在色温特性73中,在叫醒动作开始时刻之后的从第二时间点至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T2 中,以使叫醒光Ll的色温比在第一时间点的叫醒光Ll的色温Cl低的方式对色温特性进行控制。另外,在为图7中用虚线来表示的作为参考例的色温特性71的情况下,如果将第二时间点与叫醒开始时刻作为同一时刻来考虑,则满足“在从第二时间点至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T2中,叫醒光Ll的色温比在第一时间点的叫醒光Ll的色温Cl低”这样的条件。在色温特性73的情况下,在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至第三时间点的期间T3中,叫醒光Ll的输出小,并且,叫醒光Ll的色温比在第一时间点的色温C1高,因此叫醒光Ll包含很多难以透过眼皮的短波长成分。由此,与色温特性71的情况相比,透过用户Hl眼皮来刺激视网膜的光量变少,能够降低用户Hl在该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至第三时间点为止的期间T3 中醒来的可能性。此外,假设在期间T3中用户Hl醒来,也由于此时的叫醒光Ll的色温比在第一时间点以后变为最高的叫醒光的最大输出时的色温Cmax低,因此能够降低用户Hl醒来时的不适感。另外,也可以如图8中表示的色温特性74那样,在叫醒动作开始后,在一定的期间 T3内,使叫醒光Ll的色温恒定维持在叫醒动作开始时的色温Cs,之后,与所述图7中表示的色温特性73同样,随着时间的经过使叫醒光Ll的色温逐渐降低,在第三时间点使叫醒光 Ll的色温为比在第一时间点的叫醒光Ll的色温C1低的最小值Cmin,之后,随着接近第一时间点,使叫醒光Ll的色温逐渐上升。由此,能够得到与使用图7所示的色温特性73时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根据使用目的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用户操作界面装置4来仅输入叫醒时刻,而基于所输入的叫醒时刻来自动地设定叫醒动作开始时刻也可以。此外,叫醒光Ll的输出特性不限定于图3或图6所示的特性,也可以为以大致恒定的比例线性增加那样的特性。同样,叫醒光Ll的色温特性也不限定于图 4、图5、图7或图8所示的特性,也可以如图9所示的色温特性75的那样,为以大致恒定固定的比例线性上升的特性。进而,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针对使从照明装置2照射的叫醒光Ll的输出及色温连续地即平滑地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为如图10所示的色温特性76那样,使从照明装置2照射的叫醒光Ll的输出及色温不连续即阶梯式地变化。此外,照明装置2既可以向用户(睡眠者)Hl的脸部直接照射叫醒光Ll,也可以向壁面或顶棚等照射叫醒光Ll来间接地照明。进而,照明装置2的结构、位置、数量等都没有特别的限定。进而,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作为照明装置2具有红色光源21、绿色光源 22、蓝色光源23、及对这些各光源21 23分别单独进行调光控制的红色点亮电路MR、绿色点亮电路24G及蓝色点亮电路24B的情况,但是如图11所示,也可以由作为光源的荧光灯等放电灯25、使从光源25照射的叫醒光的输出发生变化的输出可变装置(放电灯点亮装置)27以及驱动二向色滤光镜(dichroic filter)等的波长变换构件沈的色温变换装置观来构成照明装置2。构成照明装置2的光源的颜色不限定于红、蓝、绿三种颜色,能够实现所希望的色温范围即可,既可以是两种颜色,也可以是四种颜色以上。在用LED、有机EL 或无机EL等构成照明装置2的各光源21 23时,与使用放电灯25及波长变换构件沈的情况相比,容易实现小型化及一体化,因此能够使照明装置2小型化。即,本发明的叫醒系统具有照明装置2,其照射叫醒光Ll ;控制装置3,其对从照明装置2照射的叫醒光Ll的输出进行控制,照明装置2具有输出可变装置24(点亮电路 24R.24G及MB),其使照射的叫醒光Ll的输出发生变化;色温可变装置M,其用于使叫醒光Ll的色温发生变化,控制装置3具有光输出控制部(微处理器)31,其以使从照明装置 2照射的叫醒光Ll的输出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向叫醒时刻增加的方式,来对输出变化装置24进行控制;色温控制部(微处理器)31,其以从第一时间点起至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叫醒光Ll的色温,比从第二时间点起至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叫醒光Ll的色温高的方式,来对色温可变装置M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指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Tl的时间点,所述第二时间点是指比第一时间点提前第二规定时间T2的时间点,第二规定时间T2比第一规定时间Tl更短。此外,优选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及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所述色温控制部分别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单调地上升,并且, 所述色温控制部以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的每单位时间的上升率,大于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的每单位时间的上升率的方式,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上升。此外,优选所述色温控制部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非线性上升。此外,优选所述色温控制部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 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恒定,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单调地上升。此外,优选所述色温控制部使在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为比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高,并且,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和所述第一时间点之间的第三时间点变为比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低的最小值的方式下降,并且,从所述第三时间点起向所述第一时间点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上升。此外,优选在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为比在所述叫醒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低的值。此外,优选所述色温控制部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非线性上升或下降。此外,优选所述光输出控制部在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及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分别单调增加,并且,以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率,比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率大的方式,来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增加。此外,优选所述色温控制部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以非线性增加。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在照射叫醒光以促使睡眠者醒来的叫醒系统中使用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向叫醒时刻,使从所述照明装置照射的叫醒光的输出增加,并且,以从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比从第二时间点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高的方式,来使所述照明装置的色温上升,所述第一时间点是指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的时间点,所述第二时间点是指比所述第一时间点提前了第二规定时间的时间点,所述第二规定时间比所述第一规定时间短。此外,优选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及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分别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单调上升,并且,以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的每单位时间的上升率,比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的每单位时间的上升率大的方式,来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上升。此外,优选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非线性上升。此外,优选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恒定,并且,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分别单调上升。此外,优选使在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为比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高的值,并且,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和所述第一时间点之间的第三时间点变为比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低的最小值的方式下降,并且,从所述第三时间点起向所述第一时间点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上升。此外,优选在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为比在所述叫醒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低的值。此外,优选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非线性上升或下降。此外,优选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及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分别单调增加,并且,以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率,比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率大的方式,来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增加。此外,优选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以非线性增加。本申请是基于日本国专利申请2009-105299而提出的,通过参照所述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及附图,结果将其内容编入到本申请中。此外,本申请虽然通过参照了附图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记载,但是对具有本领域公知常识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清楚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和变形。因此,这样的变更及变形应解释为没有脱离本申请发明的范围,而包括在本申请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叫醒系统,具有 照明装置,其照射叫醒光,控制装置,其对从所述照明装置照射的叫醒光的输出进行控制, 界面装置,其由用户来操作,用于至少输入叫醒时刻;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具有输出可变装置,其使照射的叫醒光的输出发生变化, 色温可变装置,其用于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发生变化;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光输出控制部,其以使从所述照明装置照射的叫醒光的输出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向叫醒时刻增加的方式,对所述输出可变装置进行控制,色温控制部,其以从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比从第二时间点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高的方式,对所述色温可变装置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指,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的时间点,第二时间点是指,比所述第一时间点提前第二规定时间的时间点,所述第二规定时间比所述第一规定时间短。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叫醒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及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所述色温控制部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分别单调上升,并且,所述色温控制部以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的每单位时间的上升率,比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的每单位时间的上升率大的方式,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上升。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叫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色温控制部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非线性上升。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叫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控制部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恒定,并且,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所述叫醒光的色温单调上升。
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叫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控制部使在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为比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高的值,并且,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和所述第一时间点之间的第三时间点变为比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低的最小值的方式下降,并且,从所述第三时间点起向所述第一时间点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上升。
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叫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为比在所述叫醒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低的值。
7.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叫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控制部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非线性上升或下降。
8.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记载的叫醒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及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所述光输出控制部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分别单调增加,并且,所述光输出控制部以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率,比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率大的方式,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增加。
9.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叫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控制部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以非线性增加。
10.一种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在照射叫醒光以促使睡眠者醒来的叫醒系统中使用,其特征在于,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向叫醒时刻,使从所述照明装置照射的叫醒光的输出增加,并且,以从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比从第二时间点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高的方式,来使所述照明装置的色温上升,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是指,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的时间点,第二时间点是指,比所述第一时间点提前第二规定时间的时间点,所述第二规定时间比所述第一规定时间短。
11.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及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分别单调上升,并且,以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的每单位时间的上升率,比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的每单位时间的上升率大的方式,来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上升。
12.如权利要求11记载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非线性上升。
13.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恒定,并且, 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单调上升。
14.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在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为比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高的值,并且,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在所述第二时间点和所述第一时间点之间的第三时间点变为比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低的最小值的方式下降,并且,从所述第三时间点起向所述第一时间点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上升。
15.如权利要求14记载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为比在所述叫醒时刻的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低的值。
16.如权利要求14记载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叫醒光的色温以非线性上升或下降。
17.如权利要求10 16记载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及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分别单调增加,并且,以从所述第一时间点起至所述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率,比从所述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至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所述叫醒光的输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率大的方式,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增加。
18.如权利要求17记载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叫醒光的输出以非线性增加。
全文摘要
具有照明装置2,照射叫醒光L1;控制装置3,对从照明装置2照射的叫醒光L1的输出行控制;界面装置4,由用户来操作,用于至少输入叫醒时刻,照明装置2具有输出可变装置24,使照射的叫醒光的输出变化;色温可变装置24,用于使叫醒光L1的色温变化,控制装置3具有光输出控制部31,以使从照明装置2照射的叫醒光L1的输出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向叫醒时刻增加的方式对输出可变装置24进行控制;色温控制部31,以从第一时间点起至叫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内的叫醒光L1的色温,比从第二时间点起至第一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的叫醒光L1的色温高的方式对色温可变装置24进行控制,第一时间点指从叫醒动作开始时刻起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的时间点,第二时间点指比第一时间点提前第二规定时间的时间点,第二规定时间比第一规定时间短。
文档编号A61M21/00GK102413862SQ201080017859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3日
发明者户田直宏, 野口公喜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