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040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风火型青光眼,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1、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2、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3、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4、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青光眼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眼病,祖国医学名为绿风内障。本病是以瞳神散大,色呈淡绿为特征。本病的发生多由七情过伤,肝气横逆,郁而化火,肝胆风火升扰,气血不和,以致神水瘀滞,瞳神扩散,而酿成此病。临床表现发病急,头痛,眼胀痛较重,瞳神散大,视力锐减,心烦、呕吐,或兼有寒热,脉多弦数。它的技术方案为取山白菊6重量份、山海螺3重量份、千层塔6重量份、珍珠草3 重量份、茶叶9重量份、千里光3重量份、马尾连3重量份、柴胡6重量份、荆芥6重量份、防风9重量份、赤芍3重量份、蒲公英9重量份、紫花地丁 9重量份、桑叶9重量份、菊花6重量份、薄荷9重量份、蝉蜕6重量份、夏枯草6重量份、决明子9重量份、金银花3重量份、连翘3重量份、大青叶9重量份、板蓝根9重量份、马鞭草3重量份和甘草6重量份,将以上25 味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5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60 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中药。该发明的优点是该中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山白菊、山海螺、千层塔、珍珠草、茶叶、千里光、马尾连、 柴胡、荆芥、防风、赤芍、蒲公英、紫花地丁、桑叶、菊花、薄荷、蝉蜕、夏枯草、决明子。以上19 味药具有清热解毒、蔬风解表、凉血止血、排脓生肌、解毒消肿、祛痰散结、燥湿敛疮、止血定痛、清利头目、除烦止渴、利尿、清热解毒、下气消食、化痰、凉肝明目、利湿退黄之功效。在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君药。金银花、连翘、 大青叶、板蓝根。以上4味药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消肿散结、凉血消斑、凉血利咽之功
3效。因其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马鞭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截疟,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山白菊、山海螺、千层塔、珍珠草、 茶叶、千里光、马尾连、柴胡、荆芥、防风、赤芍、蒲公英、紫花地丁、桑叶、菊花、薄荷、蝉蜕、夏枯草、决明子、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马鞭草、甘草这25味药配伍应用,具有清热解毒、蔬风解表、凉血止血、排脓生肌、解毒消肿、祛痰散结、燥湿敛疮、止血定痛、清利头目、除烦止渴、利尿、清热解毒、下气消食、化痰、凉肝明目、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消肿散结、凉血消斑、凉血利咽、活血散瘀、利水消肿、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之功效,是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最佳配方。山白菊苦,辛,凉。入肺、肝二经。清热解毒、蔬风解表、凉血止血。山海螺甘、辛,平。入肺、大肠、肝经。排脓生肌、解毒消肿、祛痰散结、催发乳汁。 千层塔辛、甘、酸、微苦、平,无毒。入肺、大肠、肝、肾四经。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止血定痛。 珍珠草甘、苦,凉。入肝、肺二经。清热利尿、清热解毒、健脾消疳、平肝明目。茶叶苦、甘、 辛,寒。入心、肺、胃、肠、肝、肾六经。清利头目、除烦止渴、利尿、清热解毒、下气消食、化痰。 千里光苦,寒。入肝、肾二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风燥湿。马尾连苦,寒。入心、肝、 胆、大肠四经。清热燥湿、清热解毒、凉肝明目、利湿退黄。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升阳。荆芥微温;辛;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防风辛、甘、温。归膀胱、 肝、脾经。解表祛风、胜湿、止痉。赤芍微寒;苦;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蒲公英 寒;甘、苦;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紫花地丁寒;苦、辛;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桑叶寒;苦、甘;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菊花 微寒;甘、苦;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薄荷凉;辛;归肺、肝经。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蝉蜕寒;甘;归肺、肝经。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止痉。夏枯草寒;苦、辛; 归肝、胆经。清火明目、散结消肿。决明子微寒;甘、苦、咸。归肝、肾、大肠经。清热明目、 润肠通便。金银花寒;甘;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连翘微寒;苦;归肺、心、 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大青叶寒;苦;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板蓝根 寒;苦;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马鞭草苦、辛,寒。入肝、脾二经。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截疟。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山白菊6g、山海螺3g、千层塔6g、珍珠草3g、茶叶9g、千里光3g、马尾连3g、柴胡 6g、荆芥6g、防风9g、赤芍3g、蒲公英9g、紫花地丁 9g、桑叶9g、菊花6g、薄荷9g、蝉蜕6g、夏枯草6g、决明子9g、金银花3g、连翘3g、大青叶9g、板蓝根9g、马鞭草3g和甘草6g,将以上 25味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5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中药。共煎出药液360毫升,当风火型青光眼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6°C,每次120毫升,外洗患处,一日三次,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洗第二疗程,以至痊愈。326例风火型青光眼中,男性189例,占58%,女性137例,占42%。表一、3 例风火型青光眼病人的年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山白菊6克、山海螺3克、千层塔6克、珍珠草3克、茶叶9克、千里光3克、马尾连3克、柴胡6克、荆芥6克、防风9克、 赤芍3克、蒲公英9克、紫花地丁 9克、桑叶9克、菊花6克、薄荷9克、蝉蜕6克、夏枯草6 克、决明子9克、金银花3克、连翘3克、大青叶9克、板蓝根9克、马鞭草3克和甘草6克, 将以上25味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5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6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中药。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风火型青光眼,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若采用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山白菊、山海螺、千层塔、珍珠草、茶叶、千里光、马尾连、柴胡、荆芥、防风、赤芍、蒲公英、紫花地丁、桑叶、菊花、薄荷、蝉蜕、夏枯草、决明子、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马鞭草和甘草,将以上述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风火型青光眼的中药。它的优点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P27/06GK102198193SQ201110117829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苏士峥 申请人:苏士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