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847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产品属于制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
背景技术
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统称胃病,引起胃病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环境、饮食、药物、细菌感染、吸烟、酗酒等。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有不同的症状,胃炎的症状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前或在饮用橙汁、咖啡之后发生,严重者可有黑便或血便。胃炎的治疗有以下方法1.合理的作息制度和饮食习惯,禁止吸烟、饮酒、咖啡、浓茶;2.应用抗酸剂及胃粘膜保护剂,并可适当选用解痉剂;3.服用中成药颗粒。胃炎的种类有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慢性胃炎,本 发明产品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慢性胃炎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而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口服中成药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种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本发明是以檀香、鸡内金、薏苡仁、肉桂、赤小豆、山楂、红藤、瓜萎皮、黄芩、枳壳、香附、金铃子、大腹皮、香橼皮、枳实、怫手为原料,其中以檀香(具有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的功效,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渗湿、止泻、排脓的功效)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定的工艺来配制成中成药颗粒,特点是服用方便、副作用小,服用后具有行气温中、消积滞、健脾胃、开胃止痛的功效,经实践检验,对慢性胃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的配制方法,该中成药颗粒是针对治疗慢性胃炎而专门配制的,该产品含有多种中药材,服用副作用小,具有行气温中、消积滞、健脾胃、开胃止痛的功效,经实践检验,对慢性胃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生产该产品使用的原料有檀香10%、鸡内金10%、薏苡仁9%、肉桂6%、赤小豆5%、山楂7%、红藤6%、瓜萎皮5%、黄芩7%、枳壳4%、香附6%、金铃子4%、大腹皮5%、香橼皮6%、积实5%、怫手5%、水适量,以前18种中药材熬制药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终数量的65% 70%,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配制品占30% 35%。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批量配制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的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骤构成I.将檀香、鸡内金、薏苡仁、肉桂、赤小豆、山楂、红藤、瓜萎皮、黄芩、枳壳、香附、金铃子、大腹皮、香橼皮、枳实、怫手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数量4. 5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8小时;第二次添加药材数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5小时;第三次添加药材数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2小时.将三次熬制的药液滤去杂质后混合放置。2.将混合的药液送入浓缩机,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I. 4的清膏。
3.将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后和清膏混合,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机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本发明产品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的配制方法,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药物服用方便、副作用小,胃炎病人服用后具有行气温中、消积滞、健脾胃、开胃止痛的功效,经实践检验,对慢性胃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将占总量为10%的檀香、10%的鸡内金、9%的薏苡仁、6%的肉桂、5%的赤小豆、7 %的山楂、6 %的红藤、5 %的瓜萎皮、7 %的黄芩、4 %的枳壳、6 %的香附、4 %的金铃子、5 %的大腹皮、6%的香橼皮、5%的枳实、5%的怫手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数量4. 5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8小时;第二次添加药材数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5小时;第三次添加药材数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2小时.将三次熬制的药液滤去杂质后混合放置;将混合的药液送入浓缩机,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I. 4的清膏,浓缩成的清膏数量占最终数量的65%;将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后占最终数量的35%,然和清膏混合,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机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实施例2:将占总量为10%的檀香、10%的鸡内金、9%的薏苡仁、6%的肉桂、5%的赤小豆、7 %的山楂、6 %的红藤、5 %的瓜萎皮、7 %的黄芩、4 %的枳壳、6 %的香附、4 %的金铃子、5 %的大腹皮、6%的香橼皮、5%的枳实、5%的怫手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数量4. 5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8小时;第二次添加药材数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5小时;第三次添加药材数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2小时.将三次熬制的药液滤去杂质后混合放置;将混合的药液送入浓缩机,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I. 4的清膏,浓缩成的清膏数量占最终数量的67. 5%;将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后占最终数量的32.5%,然和清膏混合,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机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实施例3 将占总量为10%的檀香、10%的鸡内金、9%的薏苡仁、6%的肉桂、5%的赤小豆、7 %的山楂、6 %的红藤、5 %的瓜萎皮、7 %的黄芩、4 %的枳壳、6 %的香附、4 %的金铃子、5 %的大腹皮、6%的香橼皮、5%的枳实、5%的怫手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数量4. 5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8小时;第二次添加药材数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5小时;第三次添加药材数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2小时.将三次熬制的药液滤去杂质后混合放置;将混合的药液送入浓缩机,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I. 4的清膏,浓缩成的清膏数量占最终数量的70%;将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后占最终数量的30%,然和清膏混合,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机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其特征是以檀香10%、鸡内金10%、薏苡仁9%、肉桂6%、赤小豆5%、山楂7%、红藤6%、瓜萎皮5%、黄芩7%、枳壳4%、香附6%、金铃子4%、大腹皮5 %、香橼皮6 %、积实5 %、怫手5 %、水适量,以前18种中药材熬制药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终数量的65% 70%,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配制品占30% 35%为原料,通过以下步骤来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其第一步的特征是将檀香、鸡内金、薏苡仁、肉桂、赤小豆、山楂、红藤、瓜萎皮、黄芩、枳壳、香附、金铃子、大腹皮、香橼皮、枳实、怫手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数量4. 5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8小时;第二次添加药材数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5小时;第三次添加药材数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I. 2小时.将三次熬制的药液滤去杂质后混合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其第二步的特征是将混合的药液送入浓缩机,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I. 4的清膏。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其第三步的特征是将蔗糖和糊精按I : 1.5的比例混合后和清膏混合,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机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颗粒的配制方法,该产品属于制药领域,本发明产品是以檀香、鸡内金、薏苡仁、肉桂、赤小豆、山楂、红藤、瓜蒌皮、黄芩、枳壳、香附、金铃子、大腹皮、香橼皮、枳实、怫手为原料,通过特定的工艺来配制成中成药颗粒剂,特点是服用方便、副作用小,服用后具有行气温中、消积滞、健脾胃、开胃止痛的功效,经实践检验,对慢性胃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之一。
文档编号A61K35/37GK102973839SQ2011102598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魏加珍 申请人:魏加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