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51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慢性肾盂肾炎是指肾脏盂的慢性炎症,大都由细菌感染引起,有间断反应出现尿路刺激症状,一般较轻,不如急性肾盂肾炎明显,常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腰酸痛,可有低热或无发热。慢性花钱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敬业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医托原因,慢性肾盂肾炎 晚期可因肾功能损害而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尿毒症症状,因此应及时治疗。有多种治疗药物及方法,但疗效差,现在介绍一种易操作、疗效好的中药方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谈到的缺陷提供一种温肾健脾,利水消肿的治疗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白茅根20 g -30 g、冬葵子10 g -20 g、益母草10 g -20 g、地肤子10 g -20 g、黄芪 20 g -30 g、当归 10 g -20 g、熟地 10 g -20 g、肉桂 5 g -10 g、防己 10 g -20 g、白术 10 g -20 g、赤豆 10 g -20 g、大腹皮 10 g -20 g、甘草 10 g -20 g、玉米须 10 g -20g、山药10 g -20 g,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剂,10剂为一疗程。药理作用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冬葵子行水滑肠,通乳,清热排脓。益母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 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熟地补血滋阴,补精益髓
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白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赤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消肿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玉米须利尿消肿,平肝利胆 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具体实施例方式药方组成
白茅根30 g、冬葵子15 g、益母草20 g、地肤子15 g、黄芪30 g、当归15 g、熟地12g、肉桂5 g、防己10 g、白术10 g、赤豆15 g、大腹皮10 g、甘草15 g、玉米须10 g、山药15 g,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剂,10剂为一疗程。A型病例
梁某,患慢性肾盂肾炎I年,常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腰酸痛、尿痛等症状。到处求医并 服用多种药物,疗效差。前来就诊,服用上述方剂20天,乏力、食欲不振、腰酸痛尿痛明显减轻,坚持服用2月后,慢性肾盂肾炎治愈。半年后随访,慢性肾盂肾炎未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配方,其配方是白茅根20 g -30 g、冬葵子10 g -20g、益母草10 g -20 g、地肤子10 g -20 g、黄芪20 g -30 g、当归10 g -20 g、熟地10g -20 g、肉桂 5 g -10 g、防己 10 g -20 g、白术 10 g -20 g、赤豆 10 g -20 g、大腹皮10 g -20 g、甘草10 g -20 g、玉米须10 g -20 g、山药10 g -20 g,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剂,10剂为一疗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配方,由白茅根、冬葵子、益母草、地肤子、黄芪、当归、熟地、肉桂、防己、白术、赤豆、大腹皮、甘草、玉米须、山药组成,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剂,10剂为一疗程。此配方具有温肾健脾、利水消肿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P13/12GK102988786SQ20111027519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赵欣 申请人:赵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