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95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 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西医治疗牙周炎以局部治疗为主,首先是除去牙龈上方的牙石(医学上称为龈上牙石),然后除去牙周袋内的牙石(即龈下牙石),并刮除牙周袋内含有大量细菌毒素的病变牙骨质,经过这些治疗后,牙龈红肿可以消退,牙龈出血和牙周袋溢脓亦可消失,但治疗费用较高,患者需承受一定的痛苦。另外,治疗牙周炎的西药也很多,主要起到消炎的作用,但大多数西药只能即时缓解症状,难以根除病症,而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认为齿为肾所主,肾虚精亏血少,齿失濡养,引起骨质痿软,兼以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于龈肉,久则牙齿动摇、根露;或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正气,气血不足, 牙龈失于滋养而病邪乘虚而入,以致龈肉萎缩,血不循经,齿龈出血,故成牙周炎。中药治疗牙周炎的药物分为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例如公开号为CN101361865、名称为《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药物制剂是由马鞭草、射干、金果榄、三颗针和细辛制成的,其制备方法为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细辛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细辛药渣与其它四味中药一起用85 95 %的乙醇提取,提取浓缩液与细辛挥发油混合,备用,或提取液浓缩,得浸膏粉,将细辛挥发油喷洒在浸膏粉上混勻备用,用聚乙烯醇(PVA)、甘油和调味剂溶解于水中,加入提取浓缩液或浸膏粉,制成直径为3 5mm的条状,根据单剂量切成小段;或制成厚3mm的膜片,根据单剂量切成小方块。本品具有活血散瘀,清热止痛的功能,可用于治疗牙周炎、牙髓炎、牙根尖周炎等引起的疼痛,但其制备方法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疗程短、疗效好的治疗牙周炎的中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知母10 20、石膏15 25、桅子10 25、芦根5 15、生地10 20、大青叶 30 50、黄连30 50、黄柏3 8、桔梗5 15、独活10 25、防风10 20、薄荷20 45、荆芥10 20、川芎5 15、龙胆草20 40、羌活5 15、补骨脂10 20、谷精草40 60、枸杞子5 15、杜仲5 15、豇豆10 25、山药10 20、芡实15 30、仙灵脾20 40。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优选为知母12 18、石膏18 22、桅子15 22、芦根8 12、生地12 18、大青叶 40 48、黄连35 45、黄柏4 7、桔梗8 12、独活15 20、防风12 18、薄荷25 40、荆芥12 18、川芎8 12、龙胆草25 35、羌活6 12、补骨脂12 18、谷精草45 55、枸杞子8 12、杜仲6 12、豇豆15 22、山药12 18、芡实20 25、仙灵脾25 35。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知母15、石膏20、桅子18、芦根10、生地15、大青叶45、黄连40、黄柏6、桔梗10、独活18、防风15、薄荷35、荆芥15、川芎10、龙胆草30、羌活8、补骨脂15、谷精草50、枸杞子 10、杜仲8、豇豆20、山药15、芡实22、仙灵脾32。本发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配方中,各原料药的功能如下知母清热泻火,生沣润燥。石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可治心烦神昏,口渴咽干,胃火头痛、牙痛, 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桅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芦根清热生沣,除烦,止呕,利尿。生地清热凉血、益阴生津。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江西草药》记载大青叶可治急性肝炎,肺结核,矽肺,牙痛,蛇伤,过敏性皮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牙痛龈肿,风湿痹痛,破伤风寸。薄荷辛,凉,有极强的杀菌抗菌作用,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主用于牙周炎、牙龈肿痛、龈疮出血等牙疾。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止痛。补骨脂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谷精草具有祛风散热,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目赤翳障,羞明流泪,雀目,头风头痛,鼻渊,喉痹,牙痛,风疹瘙痒,疮疥。枸杞子养肝 ’滋肾;润肺。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豇豆健脾补肾。
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泄。仙灵脾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本发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为常规的中草药煎煮方法,具体可为按配方称取原料知母、石膏、桅子、芦根、生地、大青叶、黄连、黄柏、桔梗、独活、防风、薄荷、荆芥、 川芎、龙胆草、羌活、补骨脂、谷精草、枸杞子、杜仲、豇豆、山药、芡实、仙灵脾,加水煎煮2 次,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1. 5 2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8 12倍;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 1. 5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 8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即得。所述煎煮时,先加水煮沸,再文火煎煮。本发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的服用方法为口服,每日服2次,每次服用150 200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精选多种天然中草材科学配伍,协同作用,起到较好的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消肿止痛、补肾固齿等作用,对于牙龈肿胀、出血、疼痛、牙龈退缩、牙周袋溢脓、牙齿松动等牙周炎症状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服用方便,安全可靠,适宜各类人群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各实施例中所述份数为重量份。实施例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知母10份、石膏15份、桅子10份、芦根5份、生地10份、大青叶30份、黄连30份、黄柏3份、桔梗5份、独活10份、防风10份、薄荷20份、荆芥10份、 川芎5份、龙胆草20份、羌活5份、补骨脂10份、谷精草40份、枸杞子5份、杜仲5份、豇豆 10份、山药10份、芡实15份、仙灵脾20份,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1. 5小时, 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8倍;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即得。实施例2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知母20份、石膏25份、桅子25份、芦根15份、生地20份、大青叶50份、黄连50份、黄柏8份、桔梗15份、独活25份、防风20份、薄荷45份、荆芥20份、 川芎15份、龙胆草40份、羌活15份、补骨脂20份、谷精草60份、枸杞子15份、杜仲15份、 豇豆25份、山药20份、芡实30份、仙灵脾40份,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2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12倍;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 5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8 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即得。实施例3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知母12份、石膏18份、桅子22份、芦根12份、生地12份、大青叶48份、黄连35份、黄柏4份、桔梗12份、独活20份、防风12份、薄荷25份、荆芥18份、 川芎12份、龙胆草25份、羌活12份、补骨脂18份、谷精草45份、枸杞子12份、杜仲6份、 豇豆15份、山药12份、芡实25份、仙灵脾35份,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1. 5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10倍;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6 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即得。实施例4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知母18份、石膏22份、桅子15份、芦根8份、生地18份、大青叶40份、黄连45份、黄柏7份、桔梗8份、独活15份、防风18份、薄荷40份、荆芥12份、川芎8份、龙胆草35份、羌活6份、补骨脂12份、谷精草55份、枸杞子8份、杜仲12份、豇豆 22份、山药18份、芡实20份、仙灵脾25份,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1. 5小时, 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10倍;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6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即得。实施例5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知母15份、石膏20份、桅子18份、芦根10份、生地15份、 大青叶45份、黄连40份、黄柏6份、桔梗10份、独活18份、防风15份、薄荷35份、荆芥15 份、川芎10份、龙胆草30份、羌活8份、补骨脂15份、谷精草50份、枸杞子10份、杜仲8份、 豇豆20份、山药15份、芡实22份、仙灵脾32份,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1. 5 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10倍;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6 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即得。实验例以下通过实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的有益效果。1、实验人群分为A、B两个实验组A组出现牙龈发炎、肿胀、出血、偶尔牙疼等症状的牙周炎患者70例;其中男30 例,女40例,20-40岁的42例,41-55岁的28例。B组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疼痛难忍,牙周袋溢脓及牙齿松动等症状的牙周炎患者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20-40岁的20例,41-55岁的36例。2、药物服用方法A组实验者口服本发明实施例5制得的本发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每日2次(早、 晚各一次),每次服药200克,连续服药10天。B组实验者口服本发明实施例5制得的本发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每日2次(早、 晚各一次),每次服药200克,连续服药12天。3、疗效评定无效症状无缓解或效果不明显。有效症状大幅度缓解,效果明显。治愈症状消失,痊愈。4、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知母10 20、石膏15 25、桅子10 25、芦根5 15、生地10 20、大青叶30 50、黄连30 50、黄柏3 8、桔梗5 15、独活10 25、防风10 20、薄荷20 45、荆芥10 20、川芎5 15、龙胆草20 40、羌活5 15、补骨脂10 20、谷精草40 60、 枸杞子5 15、杜仲5 15、豇豆10 25、山药10 20、芡实15 30、仙灵脾20 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知母12 18、石膏18 22、桅子15 22、芦根8 12、生地12 18、大青叶40 48、黄连35 45、黄柏4 7、桔梗8 12、独活15 20、防风12 18、薄荷25 40、荆芥12 18、川芎8 12、龙胆草25 35、羌活6 12、补骨脂12 18、谷精草45 55、 枸杞子8 12、杜仲6 12、豇豆15 22、山药12 18、芡实20 25、仙灵脾25 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知母15、石膏20、桅子18、芦根10、生地15、大青叶45、黄连40、黄柏6、桔梗10、独活18、防风15、薄荷35、荆芥15、川芎10、龙胆草30、羌活8、补骨脂15、谷精草50、枸杞子10、 杜仲8、豇豆20、山药15、芡实22、仙灵脾32。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方分别称取原料知母、石膏、桅子、芦根、生地、大青叶、黄连、黄柏、桔梗、独活、 防风、薄荷、荆芥、川弯、龙胆草、羌活、补骨脂、谷精草、枸杞子、杜仲、豇豆、山药、芡实、仙灵脾,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1. 5 2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8 12倍; 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 1. 5小时,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 8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知母10~20、石膏15~25、栀子10~25、芦根5~15、生地10~20、大青叶30~50、黄连30~50、黄柏3~8、桔梗5~15、独活10~25、防风10~20、薄荷20~45、荆芥10~20、川芎5~15、龙胆草20~40、羌活5~15、补骨脂10~20、谷精草40~60、枸杞子5~15、杜仲5~15、豇豆10~25、山药10~20、芡实15~30、仙灵脾20~40。本发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可起到较好的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消肿止痛、补肾固齿等作用,对于牙龈肿胀、出血、疼痛、牙龈退缩、牙周袋溢脓、牙齿松动等牙周炎症状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P1/02GK102327513SQ201110284608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郭心仪, 龙强 申请人:郭心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