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水痘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386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水痘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水痘是小儿的常见病,在临床上有发热、疮痘点在皮肤上不碍手、收涩作痒病情短出后不留痘痕为特征。单纯水痘如无兼证,可不药而愈,但痘疮初出有壮热顺吐,宜以疏达化滞,覚中透毒的中药组合治疗,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对上百例的水痘患者,一般都要用中药治疗,特别是当今社会,虽水痘通过防疫注射,但还是在春夏季节仍有流行发病。经过实践检验证明,用清热透毒的中草药组合治疗水痘,效果非常明显,本发明是在民间的有效验方上开发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草药组合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荆芥5 15份;防风5 15份;川芎5 15份;紫草皮4 12份;蝶蜕4 12份; 黄连5 15份;黄芩5 15份;黄柏5 15份;升麻6 18份;淡竹叶5 15份;山豆根4 12份;银花藤5 15份;
加水1000份,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该中草药服用时,将药液取50-250毫升放入容器中,微热后,每日三次服用。优选的,所述治疗水痘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荆芥10份;防风10份;川弯10份;紫草皮6份;蝉蜕8份;黄连10份;黄芩10份;黄柏10份;升麻12份;淡竹叶10份;山豆根6份;银花藤10份;
加水10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三次,将三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勻后高温灭菌备用。本发明的配伍思想本方以荆芥为君;以防风、川芎为臣;以紫草皮、蝉蜕、黄连、 黄芩为佐。以黄柏、升麻、淡竹叶、山豆根、银花藤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荆芥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以叶及茎入药,性味与归经,性苦、辛,味大寒。归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 崩漏,产后血晕。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性味与归经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与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用于治外感风寒,头痛, 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川弯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紫草皮为紫草科植物。性味归经甘、咸,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肝经。功能与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 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 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黄芩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 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肾、膀胱、 大肠经。功能与主治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辛、 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能与主治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 小便赤涩;淋浊,除烦。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银花藤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性味与归经寒,甘、微苦。归心、肺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熬煮过滤回收、取汁,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水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治疗水痘的中草药组合物效果好,安全无副作用,服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是清热透毒治疗水痘的理想药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草药组合物,该中草药由以下重量g的药物制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川弯10克;紫草皮6克;蝶蜕8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升麻12克;淡竹叶10克;山豆根6克;银花藤10克;
加水10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三次,将三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勻后,高温灭菌备用。用法与用量将药液取50-150毫升放入容器中, 带微热后,每日三次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荆芥5 15份;防风5 15份;川芎5 15份;紫草皮4 12份;蝶蜕4 12份; 黄连5 15份;黄芩5 15份;黄柏5 15份;升麻6 18份;淡竹叶5 15份;山豆根4 12份;银花藤5 15份;加水1000份,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水痘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荆芥10份;防风10份;川弯10份;紫草皮6份;蝉蜕8份;黄连10份;黄芩10份;黄柏10份;升麻12份;淡竹叶10份;山豆根6份;银花藤10份;加水10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三次,将三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勻后高温灭菌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水痘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荆芥5~15份;防风5~15份;川芎5~15份;紫草皮4~12份;蝉蜕4~12份;黄连5~15份;黄芩5~15份;黄柏5~15份;升麻6~18份;淡竹叶5~15份;山豆根4~12份;银花藤5~15份;加水1000份,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以荆芥为君;以防风、川芎为臣;以紫草皮、蝉蜕、黄连、黄芩为佐。以黄柏、升麻、淡竹叶、山豆根、银花藤为使。本发明的治疗水痘的中草药组合物效果好,安全无副作用,服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是清热透毒治疗水痘的理想药品。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2370904SQ20111029412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邓华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