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不寐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843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不寐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不寐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不寐型褥疮,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①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②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③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④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不寐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褥疮发生的原因1、病员长期卧床,经久不改变体位,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常见于昏迷、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水肿等。2、皮肤经常受潮湿、磨擦等物理性刺激(如大小便失禁、床单皱折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3、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宜,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4、全身营养缺乏,如年老、体弱、营养不良、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褥疮的易发部位多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胳隆突处,如枕骨粗隆、耳廓、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髁,足跟部等处。俯卧时还可发生于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膝部等处。病因病机由于忧愁思滤过度,导致不寐,同时久病局部皮肤受压或摩擦,血液运行缓慢或受阻,而发本病。临床表现失眠、多梦。同时在受压后局部皮肤暗红,继而出现一破损面,很快形成黑色溃疡,四周的皮肤肿势平塌散漫,腐肉脱落,形成溃疡,经久不敛,有的自觉疼痛,有的不痛。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它的技术方案为取龙骨9重量份、白石英6重量份、合欢花6重量份、远志6重量份、夜交藤3重量份、珊瑚3重量份、珍珠3重量份、柏子仁6重量份、茯神9重量份、紫石英 6重量份、福寿草1重量份、酸枣仁6重量份、磁石3重量份、荭草1重量份、钩吻1重量份、 香加皮1重量份、穿山龙6重量份、络石藤3重量份、秦艽3重量份、桃耳七6重量份、夏天无3重量份、原蚕沙6重量份、透骨草3重量份、臭梧桐3重量份、徐长卿3重量份、海风藤3重量份、海桐皮3重量份、桑枝6重量份、菝葜3重量份、雪上一枝蒿3重量份、常春藤3重量份、缬草9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33味中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 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不寐型褥疮的中药洗剂。 该发明的优点是本方33味中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龙骨、白石英、合欢花、远志、夜交藤、珊瑚、珍珠、柏子仁、茯神、 紫石英、福寿草、酸枣仁、磁石,以上13味药具有镇惊安神,收敛固涩,生肌敛疮,利水消肿, 散寒通痹,解郁安神,理气开胃,安神养心,镇心定惊。在治疗不寐型褥疮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荭草、钩吻、香加皮、穿山龙、络石藤、秦艽、桃耳七、夏天无、原蚕沙、 透骨草、臭梧桐、徐长卿、海风藤、海桐皮、桑枝、菝葜、雪上一枝蒿、常春藤,以上18味药具有祛风除湿、益肾强筋、消肿止痛、风寒湿痹、祛风除湿、活血散风、祛风止痒、解毒疗疮、活血解毒之功效。在治疗不寐型褥疮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缬草 辛、苦,温,有微毒。入心、肝二经。镇静安神,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治疗尿崩症。这味药能引领诸药到达病灶部位,发挥治疗作用,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龙骨、白石英、合欢花、远志、夜交藤、珊瑚、珍珠、柏子仁、茯神、紫石英、福寿草、酸枣仁、 磁石、荭草、钩吻、香加皮、穿山龙、络石藤、秦艽、桃耳七、夏天无、原蚕沙、透骨草、臭梧桐、 徐长卿、海风藤、海桐皮、桑枝、菝葜、雪上一枝蒿、常春藤、缬草、甘草,这33味药配伍应用, 共同起到安神养心,解郁安神,祛风除湿、益肾强筋、消肿止痛、风寒湿痹、祛风除湿、散寒止疼、活血散风、祛风止痒、解毒疗疮、活血解毒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是治疗不寐型褥疮的最佳配方。龙骨甘、涩,微寒。入心、肝、肾、大肠四经。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生肌敛疮,收湿敛疮。白石英甘,温。入肺、肾、心三经。温肺下气,温肾壮阳,镇心安神,利水消肿,散寒通痹,涩肠止泻。合欢花甘,平。入心、甘、脾三经。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远志苦,辛,温。入心、肾、脾三经。交通心肾,安神养心,治疗水肿,解毒,祛痰止咳, 解郁利膈。夜交藤甘、微苦,平。入心、脾、肝、肾四经。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痈疽瘰疬,风疮疥癣。珊瑚甘、平。入肝、心二经。安神定神,祛翳明目,收涩止血。珍珠甘、咸,寒。入心、肝二经。镇心定惊,解毒敛疫,明目消醫,治疗肾虚耳聋、脾虚积热。柏子仁甘,平。入心、肝、脾三经。养心安神,益阴养血,润肠通便,收敛止血,祛风治痹。茯神甘、淡,平。入心、脾二经。养心安神,利水消肿,补虚治劳。紫石英甘,温。入心、肝二经。镇心定惊,温肺下气,益血暖宫。福寿草苦,平,有小毒。入心、肝、肾三经。养心安神,清肝泻火,利尿消肿。酸枣仁甘、酸,平。入心、脾、肝、胆四经。养心安神,敛阴止汗。磁石辛、咸,寒。入肾、 肝、肺三经。镇肝潜阳,镇静安神,纳气平喘,安神定痫。荭草辛,凉,有毒。入心、胃、大肠三经。祛风利湿、去疟、理气和中、解毒杀虫。钩吻辛、苦,温,有毒。入心、肺、大肠、小肠四经。祛风除湿、软坚散结、消肿止痛、解毒杀虫、利水平喘。香加皮辛、苦,微温,有毒。入肝、 肾、心三经。温阳利痹、益心平喘、温肾治遗、壮阳起痿。穿山龙甘、苦,温。入肝、肺二经。 风寒湿痹、痰湿阻肺、胸痹心疼、跌打损伤、疮痈疖肿。络石藤苦、微涩,微寒。入心、肝、肾三经。通络治痹、凉血消痈、清利喉痹、湿热白浊、外用止血。秦艽苦、辛,平。入肝、胃、胆三经。祛风胜湿、通络治瘫、退疳积滞热、清骨蒸潮热、退湿热黄疸、利水通淋。桃耳七苦,温。入肝、胃、肺三经。祛风除湿、散寒止咳、活血调经、散寒止疼、跌仆损伤、解铁棒棰中毒。 夏天无苦、辛,微温。入肝、肾二经。通痹止痛、平肝潜阳、通络治瘫。原蚕沙甘、辛,温。 入肝、脾、胃三经。和胃化浊、祛风除湿、活血散风、祛风止痒、祛风定痛。透骨草甘、辛,温。 入肺、肝二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臭梧桐辛、苦、甘,凉。入肝、胆、 脾三经。祛风除痹、平肝熄风、截疟、止痢、解毒疗疮。徐长卿辛,温。入肝、胃二经。祛风止痛、祛风止痒、活血解毒。海风藤辛、苦,微温。入心、肾二经。祛风湿、通经络、舒筋骨、 利关节、活血通脉、行气宽中,可用于哮喘及久咳不止。海桐皮苦、辛,平。入肝、脾二经。 祛风湿、通经络、祛湿止痢、杀虫止痒痛。桑枝苦,平。入肺、肝、脾三经。祛风邪、通血络、 祛风湿、利关节、利水气、消浮肿。菝葜甘,温。入肝、肾、膀胱、小肠四经。祛风除湿、温肾缩泉、解毒消肿、温肠止泻、化气通淋。雪上一枝蒿苦、辛,温;大毒。入肝、肾二经。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活血止痛、解毒疖疮。常春藤甘、凉,无毒。入肝、脾二经。祛风利湿、平肝潜阳、清热解毒。缬草辛、苦,温,有微毒。入心、肝二经。镇静安神,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治疗尿崩症。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龙骨9g、白石英6g、合欢花6g、远志6g、夜交藤3g、珊瑚3g、珍珠 3g、柏子仁6g、茯神9g、紫石英6g、福寿草lg、酸枣仁6g、磁石3g、荭草lg、钩吻lg、香加皮 lg、穿山龙6g、络石藤3g、秦艽3g、桃耳七6g、夏天无3g、原蚕沙6g、透骨草3g、臭梧桐3g、 徐长卿3g、海风藤3g、海桐皮3g、桑枝6g、菝葜3g、雪上一枝蒿3g、常春藤3g、缬草9g和甘草9g,以上33味药一起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不寐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共煎药液390毫升,当下肢褥疮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6°C,每次130毫升,擦洗患处,每日三次,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洗第二疗程,以至痊愈。395例不寐型褥疮患者中,男性132例,占33. 42% ;女性263例,占66. 58%。女性多于男性。表一、395例不寐型褥疮患者年龄范围
年龄(岁)21 3031 4041 5051 60例数21732155百分比0. 5%43. 8%54. 4%1. 3%
表二 395例不寐型褥疮患者疗效表
疗效治愈好转无效例数3923无百分比99. 24%0. 76%无
表三395例不寐型褥疮患者疗程表
治疗天数5 78 1011 1213 18例数321712352百分比0. 76%54. 93%31. 14%13.17%
表四、395例不寐型褥疮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不寐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龙骨9克、白石英6克、合欢花6克、远志6克、夜交藤3克、珊瑚3克、珍珠3克、柏子仁6克、茯神9克、紫石英6克、 福寿草1克、酸枣仁6克、磁石3克、荭草1克、钩吻1克、香加皮1克、穿山龙6克、络石藤3 克、秦艽3克、桃耳七6克、夏天无3克、原蚕沙6克、透骨草3克、臭梧桐3克、徐长卿3克、 海风藤3克、海桐皮3克、桑枝6克、菝葜3克、雪上一枝蒿3克、常春藤3克、缬草9克和甘草9克,将以上33味中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不寐型褥疮的中药洗剂。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不寐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不寐型褥疮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但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龙骨、白石英、合欢花、远志、夜交藤、珊瑚、珍珠、柏子仁、茯神、紫石英、福寿草、酸枣仁、磁石、荭草、钩吻、香加皮、穿山龙、络石藤、秦艽、桃耳七、夏天无、原蚕沙、透骨草、臭梧桐、徐长卿、海风藤、海桐皮、桑枝、菝葜、雪上一枝蒿、常春藤、缬草和甘草,将以上中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不寐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文档编号A61K33/26GK102327442SQ20111029453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隗淑新 申请人:隗淑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