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274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 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西药治疗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但停药后有可能复发,且有副作用。目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很多,但总体上治疗效果不是很理
术g
;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炎效率高且无副作用的中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组成及其重量份数是
川贝母 1-3 杏仁 1-3 桑白皮 2-4 甘草 1-3 五味子 1-3 茯苓 1-3
当归 1 - 3。本发明各组份的药性及其功效如下川贝母性味甘、凉,入肺经,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喉痹、乳痈。杏仁性味苦、温,入肺、大肠经,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胸燥便秘。桑白皮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和中缓急,润肺,解毒,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五味子性味酸、温,入肺、肾经,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赢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茯苓性味甘、平,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当归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 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痈疽疮疡、跌扑损伤。本发明的效果在于1、治疗效率高,本药经4年对121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 103例全愈,10例好转,8例无效,总有效率高达93. 4%0 2、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本实施例的中药组份及其重量为
川贝母7克杏仁7克桑白皮B克甘草7克五味子7克茯苓7克当归7克。 治疗方法是将上述组份按其重量合成50克为一剂的中药,水煎服,每月1剂,早晚各服1次,少儿酌减。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组成及其重量份数如下川贝母 1-3杏仁1 -桑白皮 2-4甘草1 -五味子 1 - 3茯苓1 -当归 1 - 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它的组成及其重量份数是川贝母1-3、杏仁1-3、桑白皮2-4、甘草1-3、五味子1-3、茯苓1-3、当归1-3,该药疗效高,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66GK102362963SQ20111031625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日
发明者周春根 申请人:周春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