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33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与人才竞争激烈,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的压力增大,由于长时间压抑得不到缓解和释放,很容易导致精神方面的疾病,现有市面上有很多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 西医采用镇定安神类注射药,还有一些口服类药物,多是因治疗周期长,疗效不明显,加之治疗费用昂贵,使一些精神疾病患者不得不采取重时治疗,轻症时停治,或是最后放弃治疗,使一些精神病患者在痛苦中度过一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中药,本中药可在短期内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痛苦,最终达到治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药选用大枣、朱砂,补元、镇惊安神,有较好的调理神经作用;选用郁李仁、夜交藤、茯苓、阿胶、黄连、熟地,补血养心安神、软坚散结、清热燥湿,上述药物为君药;选用浮小麦、百合、枣仁、火麻仁,养肝,清心安神、除虚烦润燥,上述药物为臣药;选用龙齿、龟板、甘隧,安神固涩、滋阴潜阳、泻水逐痰为佐药;选用龙骨、牡蛎、钩藤, 清热平肝、熄风定惊为使药。本发明药物由下列原料药组成浮小麦30g、百合30g、枣仁15g、郁李仁15g、夜交藤15g、茯苓15g、甘隧30g、朱砂30g、火麻仁30g、大枣10g、龙齿10g、阿胶30g、黄连10g、龙骨30g、牡蛎10g、钩藤10g、熟地10g、龟板IOgo应用本发明中药,镇惊、清心、宁心、养心、安神、润燥除烦、补气补血补脾胃,对症见痰热蒙散、痰气郁结、郁久化热,扰及心神引起的焦虑、呆性癫言、失语、昏仆、心烦不寐、 手舞足蹈、肢体震颤等精神性疾病有显著疗效,本发明中药无毒副作用,且费用低廉,总有效率达100%。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实验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一、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60例,其中女性36例,年龄在28 52岁,男性24例,年龄在17 60岁。二、诊断标准
精神疾病,1、不语不动,不食不眠,闷闷不乐木僵状态。2、行为紊乱,外出乱跑,哭笑无常,手舞足蹈,肢体震颠。3、多疑、敏感、焦虑、幻觉,妄想为主,突然失语,昏仆,心烦不寐。4、起病缓慢,症状主动性差,情感反应减弱,生活懒散,思维内容缺乏,上述患者多数脉象沉细,沉弱或滑数,舌质淡,薄白或黄厚,为肝气郁结,脾气不升所致。三、治疗方法本发明中药混合后粉碎每次服用15克,一日一次,饭后服用,每15天为一疗程,轻症患者一个疗程治愈,重症患者2个疗程治愈。四、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经过一至二个疗程服药治疗后,神志清新,所有症状清除,食欲增长,体重恢复, 进入正常人的生活质量,并通过辅助诊断方法确认为正常者。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反复发作症状,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渐增,基本进入正常人生活。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消失或减轻。五、治疗效果
治愈58例,有效2例,治愈率96%,总有效率100%。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发明中药由下列原料药组成浮小麦 30g、百合30g、枣仁15g、郁李仁15g、夜交藤15g、茯苓15g、甘隧30g、朱砂30g、火麻仁30g、 大枣10g、龙齿10g、阿胶30g、黄连10g、龙骨30g、牡蛎10g、钩藤10g、熟地10g、龟板1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中药,该中药由下列原料药制成粉剂浮小麦30g、百合30g、枣仁15g、郁李仁15g、夜交藤15g、茯苓15g、甘隧30g、朱砂30g、火麻仁30g、大枣10g、龙齿10g、阿胶30g、黄连10g、龙骨30g、牡蛎10g、钩藤10g、熟地10g,龟板10g。应用本中药可以镇惊、清心、宁心、养心、安神、润燥除烦、补气补血补脾胃,对症见痰热蒙散、痰气郁结、郁久化热,扰及心神引起的焦虑、呆性癫言、失语、昏仆、心烦不寐、手舞足蹈、肢体震颤等精神性疾病有显著疗效,本发明中药无毒副作用,且费用低廉,总有效率达100%。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2335360SQ201110330990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张军 申请人:张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