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心绞痛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4812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心绞痛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贴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缓解心绞痛发作的中药贴膏。
背景技术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所引起的。因此,任何能够改善冠脉供血的方法都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并且通过预防性治疗也可以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其中,中医的外治法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并且由于其通过皮肤吸收,作用持久,在预防心绞痛发作方面更具优势。本贴膏就是基于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以及发明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药理和药剂研究成果而发明的一种中药外用膏剂。发明人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工作已近30年,诊治了无数心绞痛患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总结治疗经验,发现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外治法,通过皮肤给药途径, 能够起到内外合治,减毒增效的效果,尤其在预防心绞痛发作方面疗效显著。通过反复的临床试验,发明人最终以“活血止痛,温通心络、芳香开窍”为组方原则,确定了本方。中医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经络系统将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五体, 四肢百骸联系到一起,使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为脏腑所系,药物借由经络的传输作用将有效成分输送且作用于所系脏腑,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这也成为了“病在内者可取之于外”的理论基础。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即是疾病的反应点。腧穴既可以治疗所在部位病症,又可以循经而治,同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发明人选取了足太阳膀胱经的心俞穴、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任脉的膻中穴以及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作为贴敷部位,通过内外与上下、整体与局部兼顾的配穴方法,使药物通过经络作用于心脉,起到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作用。 应用时可根据患者情况,在上述基础穴位基础上辨证取穴。本贴膏通过皮肤特定穴位给药, 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的吸收不受胃肠道因素影响,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减少耐药性,降低了毒副反应。但是,由于皮肤角质层的限速屏障作用,大多数药物的透皮性很差,透皮给药后,渗透速率和渗透量达不到治疗要求。所以,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改善皮肤的透过性,提高药物透过皮肤的量就成了关键。在对众多剂型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巴布剂避免了上述缺点。巴布剂是采用高分子材料作基质,具有药物容量高、剂量准确,透皮性、贴敷性、保湿性好,贴着舒适,不污染衣物,无致敏与刺激性等特点。因此,发明人将本心绞痛贴膏制成了巴布贴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心绞痛的中药贴膏,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心绞痛的中药贴膏的制备方法。本贴膏具有良好的预防心绞痛发作以及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的作用,本贴膏的制作方法合理,有利于药物充分发挥作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心绞痛的中药贴膏包括药物、基质、裱背材料和防粘层。药物主要是由川芎45-55g、丹参45-55g、薄荷脑15_25g、麝香0. 5-1. 5g、苏合香 20-30g、檀香7-8g、小茴香15-25g、冰片10_20g、制乳香(灯芯制)20_30g、制没药(灯芯制) 20-30g、香附20-30g、元胡20-30g和生姜汁5_15g制备而成。生姜汁为鲜姜直接榨汁过滤所得。基质由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PVPK30)、聚丙烯酸钠(PANa)、高岭土、甘油、聚乙二醇400 (PEG400)和氮酮制备而成。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PVPK30 )、聚丙烯酸钠(PANa)、高岭土、甘油、聚乙二醇400 (PEG400)和氮酮的质量比为3 4 3 3. 5 4 20:10 2。 药物和基质混合后涂于裱背材料上,裱背材料为已知的裱褙材料。然后盖上已知的防粘层封装。一种防治心绞痛的中药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1、药物的制备
①、取川芎45-55g、丹参45-55 g、香附20_30g、元胡20_30g和小茴香15_25g,碎成粗粉,过10目筛,置于渗漉筒内,加入65%乙醇,乙醇用量为药材量的70%,湿润4 后,用65% 乙醇按3ml/min速度渗漉,当渗滴液颜色极浅或渗漉液的体积相当于原药材重的10倍时, 收集渗漉液采用真空浓缩罐减压蒸发制成浸膏,备用。上述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②、取制乳香(灯芯制)20-30g、制没药(灯芯制)20-30g、薄荷脑15_25g、苏合香 20-30g和檀香7-8g,碎成细粉,过180目筛,加入麝香0. 5-1. 5g、冰片10_20g和生姜汁 5-15g混合均勻后,加入步骤①制成的浸膏混合均勻,即得药物备用。2、基质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
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PVPK30)聚丙烯酸钠 (PANa)高岭土 甘油聚乙二醇 400 (PEG400)氮酮=3 4 3 3. 5 4 20 10 2的配比取料,备用。将氮酮溶于甘油中,制成甘油混合液备用。取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丙烯酸钠加适量水浸泡,在70°C水浴上加热溶涨,待温度降至室温后,把制成的甘油混合液、聚乙二醇400加入溶涨液中混合均勻,再加入高岭土混勻,制成基质。3、将药物和基质按照质量比为1 :3搅拌研磨均勻,均勻涂布于裱褙材料上,每张 10g,真空恒温干燥箱干燥,盖上已知的防粘层,封装即得。所述的裱褙材料可为无纺布,所述的防粘层可为聚乙烯薄膜。方解
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的各种病症。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薄荷辛,凉。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麝香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香烈窜散,可升可降,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 止痛消肿的功效。苏合香辛,温。归心经、脾经。功效开窃,辟秽,止痛。
檀香辛,温。归脾、胃、心、肺经。行心温中,开胃止痛,具有安抚神经、辅助冥思、 提神静心之功效。小茴香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功效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散寒止痛、 理气和胃。冰片辛苦,凉。入心、肺经。功效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乳香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本品辛散走窜,味苦通泄,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行血中气滞,化瘀止痛,内能宣通脏腑气血,外能透达经络,可用于一切气滞血瘀之痛证。没药苦,辛,平。功效散血去瘀,消肿定痛。《医学衷中参西录》“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香附味辛、甘、微苦,性平。归肝、三焦经。气香行散,可升可降,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作用。元胡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经。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止痛,温通心络、芳香开窍”之效。川芎、丹参长于活血化瘀为君;薄荷、麝香、苏合香、檀香、小茴香、冰片芳香开窍醒神,疏通经络为臣药;制乳香(灯芯制)、制没药(灯芯制)偏于活血止痛,香附、元胡长于止痛兼有活血理气之功与乳香、没药共为佐药,佐助君药理气活血,增强止痛之功;姜汁调和诸药为使药,生姜辛、温可增强全方通行,发散之力。现代药理研究
川芎含生物碱,如川芎嗪、黑麦草灵等;含挥发油,如十五酸乙酯、十六酸乙酯等; 含内酯类化合物,如丁基酜内酯、丁烯基酜内酯等;含有机酸,如阿魏酸、瑟丹酸、叶酸等; 亦含苯酞类化合物4-羟基-3- 丁基苯酞以及苯酞衍生物,如川芎内酯、川芎酚等以及双苯酞衍生物。药理作用川芎嗪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同时能降压并有强心作用。丹参主含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成分,还含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等其他成分。药理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 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 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薄荷茎、叶含挥发油,有薄荷香气,味辛辣清凉,油中主含1-薄荷醇(薄荷脑)约 77% 87 1-薄荷酮约10%。药理作用薄荷制剂局部应用可使皮肤粘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反射,引起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薄荷油可慢慢渗透入皮肤内,外用能麻醉神经末梢, 具有清凉、消炎、止痛和止痒作用;薄荷及其有效成分均有解痉作用。薄荷脑系由薄荷的叶和茎中所提取,白色晶体,又名薄荷醇、薄荷冰。麝香主含麝香酮,含量约0.9% 3%,为无色液体,具麝香特有的香气,并含麝香吡啶及11种雄留烷衍生物类。药理作用有兴奋中枢神经和苏醒作用,可兴奋呼吸,加速心率,升高血压,有强心作用。苏合香含挥发油,又含齐墩果酮酸,3-表齐墩果酸。药理作用抗血小板聚集,苏合香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分是顺式桂皮酸,并能明显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檀香含挥发油,其主成分为α及β-檀香烯、檀萜、檀萜酮、α-檀萜醇、檀香酮、 檀香酸、檀油酸。放松效果绝佳,可安抚神经紧张及焦虑。小茴香含挥发油,主要为茴香醚、小茴香酮、甲基胡椒酚、茴香醛等成分。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冰片本品为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含有多种萜类成分。有明显的镇痛和镇静作用;能使冠状窦血流量回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有利于冠脉痉挛的防治,并可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肌损伤。乳香含树脂60% 7096,树胶27% 3596,挥发油3% 8%。药理作用有较显著的镇痛作用。没药含树脂25% 35%、树胶57% 65%、挥发油2. 5% 9%。药理作用含油树脂部分,有降低血胆固醇含量的作用。香附挥发油中主要为香附子烯、香附醇、异香附醇等,亦含三萜类、黄酮类及生物碱等。药理作用香附总生物碱、甙类、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并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此外,具有提高痛阈的作用。元胡含有多种生物碱d—紫堇碱,dl—四氢巴马亭,原鸦片碱,1一四氢黄连碱, dl—四氢黄连碱,黄连碱等。药理作用紫堇碱、四氢巴马亭有镇痛作用,四氢巴马亭镇痛指数较高。生姜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药理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lg,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11. 2mm汞柱,舒张压上升14mm汞柱,对脉率则无显著影响。酒精提取液对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取穴
心俞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取穴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穴位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 5寸)。主治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内关穴归手厥阴心包经,为本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位于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处。主治本经经病和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病变。膻中是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经三焦经的交会穴,也是宗气聚会之处。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平第四肋间处。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等功能。《黄帝内经》认为“气会膻中”,也就是说膻中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此外,它有阻挡邪气、宣发正气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膻中穴位于人体胸腺的部位,可参加机体的细胞免疫活动;该穴可影响心血管神经的调节中枢,促进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改善冠状血流量。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在循环系统,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贴敷方法取双侧心俞、内关、足三里以及膻中穴,每日每穴一贴,贴敷2-4小时。 应用时可根据患者情况,在上述基础穴位基础上辨证取穴。
临床治疗观察
对120例不稳定型心绞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 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5. 77士8. 37);对照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 平均年龄(65. 96士7. 69)。治疗组予心绞痛常规治疗加心绞痛贴膏,常规治疗包括①西药治疗抗血栓,扩冠,减少心肌耗氧。②中药治疗生脉注射液60ml及舒血宁注射液20ml日一次静注。心绞痛贴膏穴位贴敷,取双侧心俞、内关、足三里以及膻中穴,每日每穴一贴,贴敷2-4小时,共2周;对照组单纯予常规治疗。二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均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二组患者均每日记录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用量,并于治疗前、治疗后一周及治疗结束时分别记录心电图变化。同时,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等安全性指标。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心绞痛的中药贴膏包括药物、基质、裱背材料和防粘层,其特征在于药物主要是由川芎45-55g、丹参45-55 g、薄荷脑15_25g、麝香0. 5-1. 5g、苏合香20_30g、檀香7_8g、小茴香15-25g、冰片10-20g、制乳香20_30g、制没药20_30g、香附20_30g、元胡 20-30g和生姜汁5-15g制备而成;生姜汁为鲜姜直接榨汁过滤所得;基质由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丙烯酸钠、高岭土、甘油、聚乙二醇400和氮酮制备而成;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丙烯酸钠、高岭土、甘油、聚乙二醇400 和氮酮的质量比为3 4 3 3. 5 4 20 10 2 ;药物和基质混合后涂于裱背材料上,裱背材料为已知的中药贴膏裱背材料;然后盖上已知的防粘层封装。
2.一种防治心绞痛的中药贴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 )、药物的制备①、取川芎45-55g、丹参45-55g、元胡20_30g和小茴香15_25g,碎成粗粉,过10目筛, 置于渗漉筒内,加入65%乙醇,乙醇用量为药材量的70%,湿润4 后,用65%乙醇按:3ml/ min速度渗漉,当渗滴液颜色极浅或渗漉液的体积相当于原药材重的10倍时,收集渗漉液采用真空浓缩罐减压蒸发制成浸膏,备用;上述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②、取制乳香20-30g、制没药20-30g、香附20-30g、薄荷脑15_25g、苏合香20_30g和檀香7-8g,碎成细粉,过180目筛,加入麝香0. 5-1. 5g、冰片10_20g和生姜汁5_15g混合均勻后,加入步骤①制成的浸膏混合均勻,即得药物备用;2)、基质的制备按质量比为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聚丙烯酸钠高岭土 甘油聚乙二醇400 氮酮=3 4 3 3. 5 4 2010 2的配比取料,备用;将氮酮溶于甘油中,制成甘油混合液备用;取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 K30、聚丙烯酸钠加适量水浸泡,在70°C水浴上加热溶涨,待温度降至室温后,把制成的甘油混合液、聚乙二醇400加入溶涨液中混合均勻,再加入高岭土混勻,制成基质;3)、将药物和基质按照质量比为1:3搅拌研磨均勻,均勻涂布于裱褙材料上,每张10g, 真空恒温干燥箱干燥,盖上已知的防粘层,封装即得。
全文摘要
一种防治心绞痛的中药贴膏的药物包括川芎、丹参、薄荷脑、麝香、苏合香、檀香、小茴香、制乳香、制没药、香附、元胡、冰片和生姜汁。基质包括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丙烯酸钠、高岭土、甘油、氮酮和聚乙二醇400。制法川芎、丹参、香附、元胡和小茴香碎成粗粉,渗漉筒内乙醇湿润后渗漉,收集渗漉液并制浸膏,后混入制乳香、制没药、薄荷脑、苏合香、檀香细粉及麝香、冰片、生姜汁。氮酮溶于甘油中制甘油混合液,明胶、CMC-Na、PVPK30、PANa加水浸泡,水浴上加热溶涨,把甘油混合液、PEG400加入混匀,加入高岭土混匀,再加入制得的药物,磨匀涂于裱背材料上,干燥封装。本贴膏可以防治心绞痛,无毒副作用。本制法利于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2397521SQ20111037481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3日
发明者杨关林, 王凤荣, 王帅, 郑娴 申请人:王凤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