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水痘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80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水痘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水痘的药物。
背景技术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临床以发热及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冬春季为多见,常呈流行性。发明目的本发明针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相对保障以及安全,剂量成分稳定、服用方便、疗效方便的治疗水痘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按重量比)连翅10-30 桑叶 10-30 荆芥 10-30 蝉蜕 5-10大青叶10-30 甘草4-8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更好的配方按重量比连翘20 桑叶20 荆芥20 大青叶20 蝉蜕10甘草5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有益效果连翅一连翘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蝉蜕——薄荷味辛宣散,清凉散热,其性透泄,可疏散风热,解表透疹。其性上行, 功善清利头目,通窍止痛,兼入肝经,能助肝之疏泄条达,疏肝解郁。。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呈球形颗粒,直径约150-200nm,核心为双链DNA。 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在外界环境生活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耐酸,在痂皮中不能存活。人类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中医认为是外感时邪病毒,实证宜泻不宜补,本发明体现了这一中医治疗原则。本发明祛风解表,清热解毒,疏肝解郁,透疹消疮等,服用方便、疗效方便的优点ο病例周雪,女,37岁,右臂先出现红肿,三天出现小颗粒亮疱,第四天沿臂至颈出现红斑,服用本发明生药成分二钱,每日三次,服用7天后,亮疱由鼓变软,逐渐缩小至消失。
王学军,男,8岁,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服用本发明每次1钱,一日三次,,服用6天后,症状缓解,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称量连翘20g桑叶20g荆芥20g大青叶20g蝉蜕IOg甘草5g共研细末, 炼蜜为丸即可。实施例二 连翘IOg桑叶IOg荆芥IOg蝉蜕5g大青叶IOg甘草4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实施例三连翘30g桑叶30g荆芥30g蝉蜕IOg大青叶30g甘草8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水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原料的重量比 连翅10-30 桑叶10-30 荆芥10-30 蝉蜕5-10 大青叶10-30 甘草4-8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水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下列的重量比 连翘20桑叶20荆芥20大青叶20蝉蜕10甘草5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水痘的药物。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以冬春季为多见,常呈流行性。本发明将连翘、桑叶、荆芥、大青叶、蝉蜕、甘草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本发明祛风解表,清热解毒,疏肝解郁,透疹消疮等,服用方便、疗效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634GK102397409SQ201110374719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3日
发明者尹丽 申请人:尹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