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551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伤烫伤是由于开水、沸油、火、电或酸碱物质等作用于人体皮肤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外科疾病,一般以火烧伤和开水(油)烫伤为常见。轻度的烧伤或烫伤表皮发生红肿、 灼痛或起水泡;严重的烧伤烫伤,由于损伤人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火毒伤及体内阴液,内攻脏腑,伤阴损阳,常常导致人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休克,皮肤组织红肿、溃烂、感染等严重后果。若不及时治疗创面,会久不愈合,导致疤痕的产生,影响肢体功能,甚至会因感染危及生命安全。现有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很多,通常为散剂、膏剂、酊剂或油剂,以油为载体带药的油剂居多,但现有药物的止痛效果及愈合速度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止痛、愈合速度快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是由A组分和B组分按2 4 1的重量比混合均勻所得,其中所述A组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取河沙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槐白皮共同拌炒,直至槐白皮呈灰褐色, 出锅,筛出河沙,将槐白皮冷却后研磨成粉末,备用;所述河沙与槐白皮的重量比为3 4:1;将桑白皮、柳白皮、榆白皮、柏白皮分别按上述方法进行炮制,备用;2)取步骤1)制得的5种原料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加入相当于该5种原料粉末总重2 3倍的植物油中,搅拌,均质后,于-0. 05 -0. IMPa,20 25°C条件下浸泡 60天以上,过滤,滤液即为A组分;所述在浸泡期间每隔4 6天搅拌一次;所述B组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a)取熟石灰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大黄共同拌炒,直至熟石灰呈桃红色、 大黄呈灰黑色,出锅,筛出熟石灰,将大黄冷却后研磨成粉末,备用;所述熟石灰与大黄的重量比为3 4 1 ;b)取酸枣树皮和侧柏叶于50 65°C条件下烘烤至含水量< 10%,取出降至环境温度后,分别研磨成粉末,备用;c)取锻石膏于50 65°C条件下烘烤20 25h,研磨成粉末,备用;d)取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四季青分别研磨成粉末,然后分别隔水蒸20 40min,晾干,备用;e)分别取经过步骤a)、b)、c)和d)处理所得的大黄、酸枣树皮、侧柏叶、煅石膏、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和四季青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所得混合物即为B组分。上述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中,在制备A组分时,所用到的植物油为茶籽油、菜籽油、橄榄油、大豆油或花生油,优选为茶籽油。上述组方中,柏白皮主治烧烫伤,还具有长毛发的功效;槐白皮、桑白皮、柳白皮、 榆白皮和桅子均起到消肿和/或止痛的功效;侧柏叶、大黄、地榆和千里光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具有消炎、镇痛、止血,酸枣树皮、白蔹、四季青和煅石膏均具有敛疮、生肌、止痛或止血之功效,其中白蔹和四季青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上述诸药配伍,协同作用,共奏凉血、清热解毒、止痛以及生肌之功效。上述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I、制备A组分1)取河沙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槐白皮共同拌炒,直至槐白皮呈灰褐色, 出锅,筛出河沙,将槐白皮冷却后研磨成粉末,备用;所述河沙与槐白皮的重量比为3 4:1;将桑白皮、柳白皮、榆白皮、柏白皮分别按上述方法进行炮制,备用;2)取步骤1)制得的5种原料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加入相当于该5种原料粉末总重2 3倍的植物油中,搅拌,均质后,于-0. 05 -0. IMPa,20 25°C条件下浸泡 60天以上,过滤,滤液即为A组分;所述在浸泡期间每隔4 6天搅拌一次;II、制备B组分a)取熟石灰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大黄共同拌炒,直至熟石灰呈桃红色、 大黄呈灰黑色,出锅,筛出熟石灰,将大黄冷却后研磨成粉末,备用;所述熟石灰与大黄的重量比为3 4 1 ;b)取酸枣树皮和侧柏叶于50 65°C条件下烘烤至含水量< 10%,取出降至环境温度后,分别研磨成粉末,备用;c)取锻石膏于50 65°C条件下烘烤20 25h,研磨成粉末,备用;d)取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四季青分别研磨成粉末,然后分别隔水蒸20 40min,晾干,备用;e)分别取经过步骤a)、b)、c)和d)处理所得的大黄、酸枣树皮、侧柏叶、煅石膏、 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和四季青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即得B组分;III、取A组分和B组分按2 4 1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即得到治疗烧烫伤的外
用药膏。上述制备方法,在步骤I的第幻步骤中,所述的植物油为茶籽油、菜籽油、橄榄油、大豆油或花生油,优选为茶籽油。在步骤I的第2~)步骤中,所述浸泡时间越长,所制得的药膏的药效越好,通常浸泡的时间为60 180天。在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中,所提到的研磨成粉末是指研磨至60目以上,通常是研磨至100 300目。本发明所述药膏的使用方法为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将药膏直接涂抹于烧烫伤创面上,厚度以不超过2mm合适,每天涂药2 3次;重度烧烫伤时最好是在烧烫伤第一天每隔10 20min涂药一次,之后每天涂药2 3次。当创面存在大面积水泡时,应先吸出水泡内的液体再用药,如创面已溃烂,应拭去脓液、脓痂后再涂药。轻度烧烫伤一般用药 3 10天即可痊愈,重度烧烫伤一般用药15 25天即可痊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药膏采用多味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的原料药进行组方,各原料药之间协同作用,从而使药膏具有止痛快、愈合速度快的特点;特别是采用负压浸泡以及将原料药细研以增加其表面积,更有利于药的有效成份析出,增强了药膏的效力,对于烧烫伤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对已愈合的烧烫伤疤痕还具有止痒、滋润及使疤痕色泽变淡的功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I、制备A组分1)取河沙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槐白皮共同拌炒,直至槐白皮呈灰褐色,出锅,筛出河沙,将槐白皮冷却后研磨至100目,备用;所述河沙与槐白皮的重量比为 3:1;取河沙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桑白皮共同拌炒,直至桑白皮呈灰褐色,出锅,筛出河沙,将桑白皮冷却后研磨至100目,备用;所述河沙与桑白皮的重量比为3 1 ;取河沙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柳白皮共同拌炒,直至柳白皮呈灰褐色,出锅,筛出河沙,将柳白皮冷却后研磨至100目,备用;所述河沙与柳白皮的重量比为3 1 ;取河沙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榆白皮共同拌炒,直至榆白皮呈灰褐色,出锅,筛出河沙,将榆白皮冷却后研磨至100目,备用;所述河沙与榆白皮的重量比为3 1 ;取河沙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柏白皮共同拌炒,直至柏白皮呈灰褐色,出锅,筛出河沙,将柏白皮冷却后研磨至100目,备用;所述河沙与柏白皮的重量比为3 1 ;2)取步骤1)制得的5种原料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加入相当于该5种原料粉末总重2倍的茶籽油中,搅拌,均质后,于-0. lMPa、2(TC条件下浸泡100天,过滤,滤液即为A组分;所述在浸泡期间每隔5天搅拌一次;II、制备B组分a)取熟石灰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大黄共同拌炒,直至熟石灰呈桃红色、 大黄呈灰黑色,出锅,筛出熟石灰,将大黄冷却后研磨至100目,备用;所述熟石灰与大黄的重量比为2:1;b)取酸枣树皮和侧柏叶于55°C条件下烘烤至含水量< 5%,取出降至环境温度后,分别研磨至100目,备用;c)取锻石膏于55°C条件下烘烤20h,研磨至100目,备用;d)取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四季青分别研磨至100目,然后分别隔水蒸 30min (水沸后开始计时),晾干,备用;e)分别取经过步骤a)、b)、c)和d)处理所得的大黄、酸枣树皮、侧柏叶、煅石膏、 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和四季青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即得B组分;III、取A组分和B组分按3 1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实施例2I、制备A组分1)取河沙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槐白皮共同拌炒,直至槐白皮呈灰褐色, 出锅,筛出河沙,将槐白皮冷却后研磨至80目,备用;所述河沙与槐白皮的重量比为4 1 ;将桑白皮、柳白皮、榆白皮、柏白皮分别按上述方法进行炮制,备用;2)取步骤1)制得的5种原料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加入相当于该5种原料粉末总重3倍的茶籽油中,搅拌,均质后,于-0. 08MPa、20°C条件下浸泡60天,过滤,滤液即为A组分;所述在浸泡期间每隔4天搅拌一次;II、制备B组分a)取熟石灰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大黄共同拌炒,直至熟石灰呈桃红色、 大黄呈灰黑色,出锅,筛出熟石灰,将大黄冷却后研磨至80目,备用;所述熟石灰与大黄的重量比为41;b)取酸枣树皮和侧柏叶于65°C条件下烘烤至含水量< 8%,取出降至环境温度后,分别研磨至80目,备用;c)取锻石膏于60°C条件下烘烤25h,研磨至80目,备用;d)取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四季青分别研磨至80目,然后分别隔水蒸 40min (水沸后开始计时),晾干,备用;e)分别取经过步骤a)、b)、c)和d)处理所得的大黄、酸枣树皮、侧柏叶、煅石膏、 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和四季青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即得B组分;III、取A组分和B组分按2 1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实施例3I、制备A组分1)取河沙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槐白皮共同拌炒,直至槐白皮呈灰褐色,出锅,筛出河沙,将槐白皮冷却后研磨至300目,备用;所述河沙与槐白皮的重量比为 4:1;将桑白皮、柳白皮、榆白皮、柏白皮分别按上述方法进行炮制,备用;2)取步骤1)制得的5种原料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加入相当于该5种原料粉末总重2. 5倍的茶籽油中,搅拌,均质后,于-0. 05MPa、25°C条件下浸泡120天,过滤,滤液即为A组分;所述在浸泡期间每隔6天搅拌一次;II、制备B组分a)取熟石灰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大黄共同拌炒,直至熟石灰呈桃红色、 大黄呈灰黑色,出锅,筛出熟石灰,将大黄冷却后研磨至100目,备用;所述熟石灰与大黄的重量比为3:1;b)取酸枣树皮和侧柏叶于50°C条件下烘烤至含水量< 10%,取出降至环境温度后,分别研磨至80目,备用;c)取锻石膏于65°C条件下烘烤22h,研磨至80目,备用;d)取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四季青分别研磨至200目,然后分别隔水蒸20min (水沸后开始计时),晾干,备用;e)分别取经过步骤a)、b)、c)和d)处理所得的大黄、酸枣树皮、侧柏叶、煅石膏、 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和四季青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即得B组分;III、取A组分和B组分按4 1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实施例4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步骤I的第2)步骤中,浸泡的时间为180天;在步骤III 中,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2. 5 1。实施例5同实施例3,不同的是,在步骤I的第2)步骤中,浸泡的时间为200天。实验例1王某,男,50岁,桂林市人,2002年3月14日拌倒沸水锅,烫伤双足,双足背、左踝关节正侧、左胫前红肿,多个水泡形成,基底潮红,剧痛。伤后即将双足浸入冷水中,30分钟后开始涂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药膏,每天涂药3次,8天后,痂膜脱落。愈合面滋润柔和, 右踝关节无功能障碍。实验例2何某,女,沈岁,桂林市人,2002年4月8日被蒸气喷出伤及右手,右手前臂背侧、 手背、手指红肿、布满水泡,剧痛。吸出水泡内液体后开始涂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药膏,指缝用棉签醮药浸润,指端用醮有药膏的纱布间隔,稍作固定,预防指指间创面粘连,每天涂药3次,7天痂膜脱落。愈合面滋润,轻微色素沉着,手指无挛缩,无功能障碍。实验例3刘莉莉,女,40岁,桂林市人,2002年10月21日被沸油烫伤双腿,双大腿前侧布满水泡,部分水泡基底苍白,有小红斑点,周围皮肤红肿,剧痛,烫伤面积约为本人体表面积 15%。伤后白行用自来水冲淋,吸出水泡内液体(保留水泡表层在原位)后,开始涂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药膏,烫伤第1天,每间隔20分钟涂药一次,从第1次涂药开始1个小时后疼痛消除,用药至第3天痂膜形成,之后每天涂药膏3次,第4天开始脱痂,由浅入深,第 12天后痂膜全部脱落,愈合面轻度色素沉着,无条索状疤痕。实验例4唐某,男,48岁,桂林市兴安县人,2004年月2日被汽油燃烧伤及右侧颜面部、右眼角外侧,右耳廓红肿,充血,辣痛,少许皮肤破裂,右额颞头发焦枯。伤后4分钟开始涂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药膏,烫伤第1天,每间隔10分钟涂药一次,涂药3次后完全止痛,2小时后红斑消退,形成一层粗皮;第2天开始每天涂药3次,第3天粗皮离体,第6天痂膜全部脱落,愈后无色素沉着,毛发开始再生。实验例5王雪英,女,53岁,桂林市人,2005年5月18日煎油时沸油溅出,烫伤右前臂2处, 烫伤处红肿、充血、辣痛。烫伤后立即涂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药膏,当时止痛,未起水泡,用药2次,痊愈。实验例6蓝某,男,48岁,桂林市全州县人,2005年10月20日被汽油燃烧伤及颜面部,右额
8颞部头发焦灼,右额角起花生粒大小的水泡数个。右面部、右眼睑红肿,不能睁眼,右耳廓皮肤皲裂渗血,灼痛。伤后15分钟开始涂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药膏,烫伤第1天,每间隔 10分钟涂药一次,涂药3次后灼热疼痛感消失,水泡萎缩,用药4小时后,右眼能睁开;第2 天每天涂药3次,第4天耳廓皲裂的皮肤形成一层粗厚皮卷曲脱离体表;用药5天后额角痂皮脱落,愈后毛发再生。实验例7潘某,女,69岁,广西柳州人,脑溢血后遗症,右侧躯体感知障碍,2006年1月5日因家人放置热水袋时间过长,烫伤右侧腹壁,右腹壁手掌大水泡一个,壁厚,基底苍白,周围有小红斑点,水肿明显。烫伤第2天开始涂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药膏(第1次涂药后吸出水泡内液体),当天每隔15分钟涂药一次,用药3天后红斑消退,之后每天涂药三次,用药6天后痂皮硬化,用药第12天痂皮全部脱落。实验例8刘某,女,30岁,广西钦州人,2006年6月12日用沸油炸油饼时油溅出烫伤左颊部,红肿辣痛,立即涂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药膏,当时止痛,未起水泡。实验例9杨某,男,41岁,桂林灵川县人,2008年2月M日,不慎跌进生石灰溶解的池子里烫伤,后浸入冷水桶中,清理伤处粘有的石灰、污垢后发现右小腿中段以下全部受伤,皮肤青灰瘀暗、皱褶。胫前、足底红斑,足趾多个小血泡,伤后5小时后开始涂用本发明实施例4 制得的药膏,当天每隔30分钟涂药一次,用药当天止痛,之后每天涂3次药,足趾趾间用蘸有药膏的纱布间隔,每天换纱布3次,预防趾间创面粘连。用药16天后痂皮完全脱落,足底皮肤无缺损,踝关节无功能障碍,趾间无粘连。实验例10张某,女,11岁,桂林市人,2010年7月沈日被蒸气烫伤左颈部,经医院治疗创面已愈合,但创面遗留有深色疤痕,局部干燥、搔痒,牵拉不适。2010年9月20日开始涂用本发明实施例4制得的药膏,用药2次后搔痒消失,用药2天后疤痕色泽转淡,皮质滋润,牵拉不适感减轻。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它由A组分和B组分按2 4 1的重量比混合均勻所得,其中所述A组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取河沙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槐白皮共同拌炒,直至槐白皮呈灰褐色,出锅, 筛出河沙,将槐白皮冷却后研磨成粉末,备用;所述河沙与槐白皮的重量比为3 4 1 ;将桑白皮、柳白皮、榆白皮、柏白皮分别按上述方法进行炮制,备用;2)取步骤1)制得的5种原料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加入相当于该5种原料粉末总重2 3倍的植物油中,搅拌,均质后,于-0. 05 -0. IMPa,20 25°C条件下浸泡60天以上,过滤,滤液即为A组分;所述在浸泡期间每隔4 6天搅拌一次;所述B组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a)取熟石灰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大黄共同拌炒,直至熟石灰呈桃红色、大黄呈灰黑色,出锅,筛出熟石灰,将大黄冷却后研磨成粉末,备用;所述熟石灰与大黄的重量比为3 4 1 ;b)取酸枣树皮和侧柏叶于50 65°C条件下烘烤至含水量<10%,取出降至环境温度后,分别研磨成粉末,备用;c)取锻石膏于50 65°C条件下烘烤20 25h,研磨成粉末,备用;d)取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四季青分别研磨成粉末,然后分别隔水蒸20 40min, 晾干,备用;e)分别取经过步骤a)、b)、c)和d)处理所得的大黄、酸枣树皮、侧柏叶、煅石膏、桅子、 白蔹、地榆、千里光和四季青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所得混合物即为B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在制备A组分的方法中,所述的植物油为茶籽油、菜籽油、橄榄油、大豆油或花生油。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制备A组分1)取河沙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槐白皮共同拌炒,直至槐白皮呈灰褐色,出锅, 筛出河沙,将槐白皮冷却后研磨成粉末,备用;所述河沙与槐白皮的重量比为3 4 1 ;将桑白皮、柳白皮、榆白皮、柏白皮分别按上述方法进行炮制,备用;2)取步骤1)制得的5种原料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加入相当于该5种原料粉末总重2 3倍的植物油中,搅拌,均质后,于-0. 05 -0. IMPa,20 25°C条件下浸泡60天以上,过滤,滤液即为A组分;所述在浸泡期间每隔4 6天搅拌一次;II、制备B组分a)取熟石灰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后,投入大黄共同拌炒,直至熟石灰呈桃红色、大黄呈灰黑色,出锅,筛出熟石灰,将大黄冷却后研磨成粉末,备用;所述熟石灰与大黄的重量比为3 4 1 ;b)取酸枣树皮和侧柏叶于50 65°C条件下烘烤至含水量<10%,取出降至环境温度后,分别研磨成粉末,备用;c)取锻石膏于50 65°C条件下烘烤20 25h,研磨成粉末,备用;d)取桅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四季青分别研磨成粉末,然后分别隔水蒸20 40min, 晾干,备用;e)分别取经过步骤a)、b)、c)和d)处理所得的大黄、酸枣树皮、侧柏叶、煅石膏、桅子、 白蔹、地榆、千里光和四季青粉末,按等重量比混合均勻,即得B组分;III、取A组分和B组分按2 4 1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即得到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 的第2、步骤中,所述的植物油为茶籽油、菜籽油、橄榄油、大豆油或花生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 的第2)步骤中,所述浸泡时间为60 180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成粉末是指研磨至60目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外用药膏是以槐白皮、桑白皮、柳白皮、榆白皮、柏白皮、大黄、酸枣树皮、侧柏叶、煅石膏、栀子、白蔹、地榆、千里光和四季青为原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药膏采用多味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的原料药进行组方,各原料药之间协同作用,从而使药膏具有止痛快、愈合速度快的特点;对于已愈合的烧烫伤疤痕具有止痒、滋润及使疤痕色泽变淡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2423377SQ20111040278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梁凤姣 申请人:梁凤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