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56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屑病的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主要是在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中医古称之为“白庀”,古医籍亦有称之为松皮癣。西医称为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其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男性多于女性。 银屑病容易复发,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发病的部位以头皮最常见, 其次为小腿、肘部、背部、上臂、前臂、膝盖、胸部以及腹部和臀部等。常呈对称性分布,亦可沿皮神经分布呈线状排列。患者由于搔抓,患部及其周围可伴有抓痕、出血点或血痂,其附近也可有新的扁平小丘疹出现;自觉阵发性奇痒,被衣摩擦与汗渍时更剧,入夜尤甚,搔之不知痛楚。情绪波动时,瘙痒也随之加剧。因瘙痒可影响工作和休息,患者常伴有失眠、头昏、烦躁症状,因该病病程缓慢,常数年不愈,反复发作,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因该病顽固难治,仍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是全世界皮肤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在银屑病防治上,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都有许多成药和成功的治疗方法,但有的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如西医抗癌药和激素类药物的使有,其严重的副作用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较严重的摧残,其疗效差、反复发作令患者不满意,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的痛苦,而且带来了高额的医疗费用。因此,寻求一种新的、能消除患者的疾患、具有服药方便、 疗效快、无副作用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混合物仍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以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治疗费用低、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其特殊之处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苦参5-40份、白藓皮15-55份、生地 15-55份、薏仁15-55份、赤芍10-50份、板蓝根10-50份、重楼15-55份、水牛角粉15-55 份、白花蛇舌草15-55份、丹皮10-50份、茯苓15-55份、全蝎5_20份、僵蚕5_45份、紫草 10-50份、金银花10-50份、蛇蜕5-15份、黄连5-15份、荆芥10-40份、生石膏15-45份、知母10-40份、丹参10-45份、莪术10-45份、红花5_30份、乌梅15-45份、煅牡蛎30-55份、 茺蔚子5-15份、甘草5-15份。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药物重量份的优选方案是苦参15-30份、白藓皮25-45份、生地25-45份、薏仁25-45份、赤芍20-40份、板蓝根20-40份、重楼25-45份、
3水牛角粉25-45份、白花蛇舌草25-45份、丹皮20-40份、茯苓25-45份、全蝎10-15份、僵蚕15-35份、紫草20-40份、金银花20-40份、蛇蜕8_12份、黄连8_12份、荆芥20-30份、生石膏25-35份、知母20-30份、丹参20-35份、莪术20-35份、红花15-20份、乌梅25-35份、 煅牡蛎40-45份、茺蔚子8-12份、甘草8-12份。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药物重量份的最佳方案是苦参22份、白藓皮 35份、生地35份、薏仁35份、赤芍30份、板蓝根30份、重楼35份、水牛角粉35份、白花蛇舌草35份、丹皮30份、茯苓35份、全蝎12份、僵蚕25份、紫草30份、金银花30份、蛇蜕10 份、黄连10份、荆芥25份、生石膏30份、知母25份、丹参观份、莪术观份、红花18份、乌梅30份、煅牡蛎42份、茺蔚子10份、甘草10份。上述所述的中成药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剂、丹剂、散剂、片剂、膏剂、汤中成药剂及胶囊装粉剂的内服药剂型。上述所述的中成药还含有药物赋形剂。上述所述的中成药用于作为治疗银屑病疾病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的组方原则是以调节血流循环,清心火、祛风利湿、益肾解毒、镇疼止痒、凉血化斑、增进毛细血管扩张,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本发明具有药物配伍得当、组方合理,其所述各味药物的功效为苦参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白藓皮性寒、味苦,归脾、胃、膀胱、小肠经;功效为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临床用于湿热疮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以及皮肤瘙痒、疮癣疥癞、阴部肿痛等症、白藓皮为祛风、 除湿热的药品,并可渗湿热于下窍,适用于疮癣湿痒等症,常配合苦参、地肤子等药同用,既可内服,亦可煎汤外洗。生地别名地黄、地髓、阳精、苄根,为玄参科植物。性平、味苦,中医学上以茎藤入药,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经,主治关节疼痛等症。薏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维生素B1、B2有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薏仁本身所具有的润泽肌肤美白补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十分卓著应用于皮肤上又具有自然美白效果能提高肌肤新陈代谢与保湿的功能。赤芍味酸、苦,性凉。入肝、脾经。功效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板蓝根性寒、味苦,无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 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重楼别名滇重楼、草河车、独脚莲。性状根茎类圆柱形,多较平直,少数弯曲。 直径1 6cm,长4. 5 12cm。表面黄棕色,少数灰褐色,较平滑;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水牛角粉本品为淡灰色粉末;气微腥,味微咸;味苦、性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白花蛇舌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活血利尿之功效,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阑尾炎、肝炎、菌痢、毒蛇咬伤、肿瘤。亦可用于消化道癌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白花蛇草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实乃“清热解毒”之良药。丹皮味苦,性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具有熄风、镇痉、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惊风抽搐、头痛、风湿痛等疾病。僵蚕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热咳,痰喘,吐血,崩,带,跌打损伤,风湿痛,疮毒等,近年来其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紫草性寒、味苦,甘、平,归入心、肝经。功效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主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等症。金银花别名忍冬花、鹭鸶花、银花、金银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性寒、味甘;归经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蛇蜕别名龙子衣、蛇符、龙子单衣、弓皮、蛇皮等,味甘咸,平,有毒。功能主治祛风,定惊,退翳,消肿,杀虫。治小儿惊痫,喉风口疮,木舌重舌,目翳内障,疔疮,痈肿,瘰疬, 腮腺炎,痔漏,疥癣。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 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等疾病。生石膏其味辛、甘,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用煅石膏)的功效;它既可内服,也可以外用。主治温热病气血两燔、高热发斑、清热消斑、肺热喘咳、心烦口渴;胃火亢盛、头痛、齿痛、牙龈肿痛;湿疹、疮疡溃后不敛,水火烫伤等各种实症及外用以清热敛疮、生肌。知母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去毛屑。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 其功效为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 肠燥便秘。
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入心、脾、肝、肾径;功效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莪术化学成份根茎含挥发油,油中含的成分有莪术呋喃酮、表莪术呋喃酮、莪术呋喃烃、莪术双酮、莪术醇、樟脑、龙脑等。性温、味苦、辛,入肝、脾经。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要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行气止痛,破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适用各种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气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痛经,经闭,产后血晕,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血积,跌打瘀肿,关节疼痛,中风瘫痪,斑疹紫暗。乌梅味酸,性温;归入肝、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煅牡蛎将洗净的牡蛎,置无烟炉火上煅至灰白色,取出放凉,碾碎。味咸、性微寒; 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主治主眩晕耳鸣、惊悸失眠、瘰疬瘿瘤、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茺蔚子味辛、微苦,性微寒;归心胞、肝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疏风清热;治妇女月经不调,崩中带下,产后瘀血作痛;肝热头痛,目赤肿痛,或生翳膜。甘草味甘,性平;归十二经。功效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中医药学理论认为初起多为风湿热之邪阻滞肌肤,或颈项多汗,硬领摩擦等所致;病久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血虚肝旺,情志不遂,郁闷不舒,或紧张劳累,心火上炎,以致气血运行失职,凝滞肌肤,易成诱发的重要因素,且致病情反复发作。总之,情志内伤、风邪侵袭是本病发病的诱发因素,营血失和、经脉失疏、气血凝滞则为其病机。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全部成分来自于中国《药典》第五版收载的药物,诸药相和共具有温补肝脾,散风除湿,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扶正驱邪,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皮肤微循环,达到治疗和预防银屑病疾病、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各种中成药制剂服用方便。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选用的中药各组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之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和预防银屑病疾病,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小白鼠和大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蓄积性毒性试验表明被试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形态学所见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证明其药物安全可靠。2、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制剂无须煎煮、无苦涩感,药品中富含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挥发油、果胶、果糖、有机酸、卵磷脂、维生素、氨基酸,还含皂甙、植物留醇、钙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且服用方便。
6
3、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制剂不仅可有效的治疗银屑病疾病,而且对银屑病疾病的预防作用也非常明显,特别是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协同,增强药物各自治疗特性,通过通经活络和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了患者身体内在的正气和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较好的达到治愈康复效果。下面通过临床应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成药对治疗银屑病的效果。一、临床诊断标准发病的部位以头皮最常见,其次为小腿、肘部、背部、上臂、前臂膝盖、胸部以及腹部和臀部等。常呈对称性分布,亦可沿皮神经分布呈线状排列。皮损初起为有聚集倾向的多角形扁平丘疹,皮色正常或略潮红,表面光泽或覆有菲薄的糠皮状鳞屑,以后由于不断地搔抓或摩擦,丘疹逐渐扩大,互相融合成片,继之则局部皮肤增厚,纹理加深,互相交错,表面干燥粗糙,并有少许灰白色鳞屑,而呈苔藓样变,皮肤损害可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片,边界清楚,触之粗糙。由于搔抓,患部及其周围可伴有抓痕、出血点或血痂,其附近也可有新的扁平小丘疹出现。自觉阵发性奇痒,被衣摩擦与汗渍时更剧,入夜尤甚,搔之不知痛楚。情绪波动时,瘙痒也随之加剧。因瘙痒可影响工作和休息,患者常伴有失眠、头昏、烦躁症状。 本病病程缓慢,常数年不愈,反复发作。临床上按其发病部位、皮损多少分为泛发型和局限型两种。局限型,皮损仅见于颈项等局部,为少数境界清楚的苔藓样肥厚斑片;泛发型,分布较广泛,好发于头、四肢、肩腰部等处,甚至泛发全身各处,皮损特点与局限型相同。根据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一般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寻常型银屑病皮疹一般发生在头皮、躯干、四肢伸侧,是在皮肤上出现红色的丘疹,并逐渐扩大融合成斑片或斑块,表面有较厚的银白色磷屑,形状不规则,有的有地图或岛屿样外观,有的皮损较小,较多,呈满天星外观,鳞屑层一层脱落,轻轻刮掉皮屑可看到薄薄的一层红膜,刮除红膜即可看到小小的出血点,有人称为血露,医学上又叫筛状出血, 这就是寻常型牛皮癣临床特征。2、红皮病型银屑病是较严重,较少见的一种,此型是指在约全身皮肤的70%以上呈弥漫性红色,暗红色浸润性皮损,表面有大量糠皮样皮屑,有时在腋下,大腿根部和脐部因肿胀而使表皮剥脱和渗出,口咽鼻及眼结膜可充血发红,患者常有发热畏寒,头疼及全身不适等症状。3、脓疱性银屑病分泛发性及局限性。泛发性脓疱型牛皮癣多为急性发病,可在数日至数周内脓疱泛发全身,先有密集的针尖大小潜在的小脓疱,很快融合成脓湖,常伴有高热、关节肿痛及全身不适,血常规化验可见白细胞增多,脓疮干涸后,随即脱屑,皮屑脱落后,又有新的脓疮出现。局限性脓疱型牛皮癣以掌趾脓疱型牛皮癣多见,在双手掌和足趾部有对称性红斑,红斑上出现针头大到栗大小到小脓疱大约1-2周后自行干涸,脱屑后又有新的脓疱出现,反复绵延,病程顽固。4、关节病性银屑病很少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可同时发生于大小关节,但常见是手腕、手指及足趾小关节,脊柱关节也可发生。病变的关节有红肿、疼痛、严重的关节腔有积液,关节附近皮肤肿胀活动受限,久之关节僵直,严重时X线下可见关节被破坏的情况, 血沉快,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但类风湿凝集因子为阴性,关节炎型牛皮癣、皮肤损害多伴有厚厚的像蛎壳状的皮损,也可仅有寻常型牛皮癣的红斑和银屑的皮肤损害。
鉴别诊断1.慢性湿疮多有皮肤潮红、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急性湿疮的发病过程,皮损以肥厚粗糙为主,伴有出疹、水疱、糜烂、渗出,边界欠清,病变多在四肢屈侧。2.皮肤淀粉样变多发在背部和小腿伸侧,皮肤为高粱米大小的圆顶丘疹,色紫褐, 质较硬,密集成群,角化粗糙。3.白疙皮损基底呈淡红色,上覆以银白色糠秕状鳞屑,剥去后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二.病例的选择对于符合上述疾病的患者均可作为病例进行观察,尤其对体弱多病、中老年人、妇女、儿童更是作为首选病例进行观察;观察的方法则通过望、问、闻、切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观察;而对于病情较重患者不分年龄、性别,一律作为观察治疗的直接受试对象。三.用药方法根据银屑病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患病时间的长短,采用内用口服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进行治疗银屑病,其服药方法为一日三次,每次6-12克,温开水送服;饭前、饭后服用均可。初服期为30天,药量可增倍,此后按常规药量进行连续服药,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进行观察和疗效判断。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因为中药制剂、组方合理,经临床用药毒性试验证明无毒副作用,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较长时间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且在服药期间饮食方面无需忌口。四.疗效判定标准由于银屑病为易诊难治的皮肤病,因而银屑病的临床治疗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治疗期间、治疗结束后和远期追访三个时期。1.治疗期临床观察及疗效判断标准(1)临床观察①鳞屑表皮细胞的增殖加速和棘层增生,导致角质层的角化过度,使表皮换新率较正常表皮快7-8倍,即每3天左右脱屑一层。用药后的判断标准为鳞屑逐渐减少或无新的皮肤损害出现为有效,反之为无效。②基底其表现为基底浸润、肥厚,表明皮细胞的生发层增值减缓,棘层增生渐消, 基底皮损由厚变薄,说明有效,而基底浸润无改变,肥厚无变薄,则说明无效。③颜色由于真皮浅部血管丛和毛细血管的扩张,其皮损多有压不褪色的红色外观。用药后,随着病情的缓解,皮疹的颜色也由红变为淡红,说明有效,否则为无效。④范围皮损的多与少,标志着病情的轻与重。用药后,新的皮损停止出现,原有的皮疹从边缘开始缩小,或从中心向边缘逐渐消退,部分大的皮疹分化成若干小块,说明有效,反之则无效。(2)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在以上四项中,有三项明显好转,或四项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二项消
失,另二项改善。②有效有二项改善或一项消失。③无效经临床用药一疗程,皮损无改善或加重。2.治疗结束后临床观察及疗效判断标准
(1)临床观察①鳞屑观察是否有新的鳞屑出现。②基底皮疹是否平复,皮肤的光滑度。③颜色观察有无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④范围观察是否有新的皮疹出现以及原皮损的消退情况。(2)疗效判断标准①临床治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或脱失。②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③有效皮损消退30-70%之间。④无效皮损消退30%以下或未被控制反而加重。3.远期追访临床观察及疗效判断标准(1)临床观察①时间治疗结束后一年或二 三年以上,追访痊愈和复发情况。②病例追访观察所治愈的病例及复发原因。(2)疗效判断标准①复发皮损面积比治疗前扩大或加重。②轻复发复发皮损为原皮损的50%以下。五.临床治疗结果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经对2006-2010年四年内共收治的各类银屑病患者M6 例进行内服治疗,其中男性1 例,女性120例,年龄为16-55岁;其临床治疗结果,按照上述国内统一疗效标准统计计算为痊愈(停药观察三年以上未复发者)91例,痊愈率为 36. 99%;显效(停药观察一年以上未复发者)83例,显效率为33. 74% ;有效(症状明显减轻皮屑大部分脱落,仍有少部分银屑未退者)55例,有效率为22. 36% ;无效(服药2个疗程不减轻者)17例,无效率6. 91% ;总有效率为93. 09%,未见有任何毒副作用。典型病例介绍1赵根竺,男,45岁,家住烟台市芝罘区桥上村,2008年1月16日就诊于本申请人的门诊部,据患者自述患病已6年,多次到医院就诊,均无明显效果至今未治愈。经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一个疗程后,病症明显有效,此后连续用药9个疗程即痊愈。治疗结束后 2年以上追访未复发。2、冯建,男,46岁,家住荣城市,教师,患银屑病已近15年,经别人介绍于2006年3 月12日就诊于本申请人的门诊部,患者自述患病以来多次到医院就诊,也用过别人给的偏方,时好时坏,均无明显效果至今未治愈。经诊断后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一个疗程后, 病症未见明显效果,但感觉有效;患者此后连续用药3个疗程方见到明显疗效;继续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10个疗程即痊愈。治疗结束后至今已3年以上追访未复发。3、张宏,女,37岁,家住招远市招城镇,职工,患银屑病已近10年,经别人介绍于 2008年5月18日就诊于本申请人的门诊部,患者自患病以来多次到医院就诊,也用过别人给的偏方,时好时坏,但至今未治愈。经诊断后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一个疗程后,病症可见明显效果;患者此后连续用药6个疗程即痊愈。治疗结束后至今已1年以上追访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中成药是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中药材苦参5份、白藓皮15份、生地15份、薏仁15份、赤芍10份、板蓝根10份、重楼15份、水牛角粉15份、白花蛇舌草15 份、丹皮10份、茯苓15份、全蝎5份、僵蚕5份、紫草10份、金银花10份、蛇蜕5份、黄连5 份、荆芥10份、生石膏15份、知母10份、丹参10份、莪术10份、红花5份、乌梅15份、煅牡蛎30份、茺蔚子5份、甘草5份。本实施例所述的中成药是作为治疗银屑病的内服药物,其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丹剂的制药方法制成丹剂。实施例2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苦参40份、白藓皮55份、生地55份、薏仁55份、赤芍 50份、板蓝根50份、重楼55份、水牛角粉55份、白花蛇舌草55份、丹皮50份、茯苓55份、 全蝎20份、僵蚕45份、紫草50份、金银花50份、蛇蜕15份、黄连15份、荆芥40份、生石膏 45份、知母40份、丹参45份、莪术45份、红花30份、乌梅45份、煅牡蛎55份、茺蔚子15 份、甘草15份。本实施例所述的中成药是作为治疗银屑病的内服药物,其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散剂的制药方法制成袋装散剂。实施例3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苦参15份、白藓皮25份、生地25份、薏仁25份、赤芍 20份、板蓝根20份、重楼25份、水牛角粉25份、白花蛇舌草25份、丹皮20份、茯苓25份、 全蝎10份、僵蚕15份、紫草20份、金银花20份、蛇蜕8份、黄连8份、荆芥20份、生石膏25 份、知母20份、丹参20份、莪术20份、红花15份、乌梅25份、煅牡蛎40份、茺蔚子8份、甘草8份。本实施例所述的中成药是作为治疗银屑病的内服药物,其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胶囊剂的制药方法制成胶囊剂。实施例4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苦参30份、白藓皮45份、生地45份、薏仁45份、赤芍 40份、板蓝根40份、重楼45份、水牛角粉45份、白花蛇舌草45份、丹皮40份、茯苓45份、 全蝎15份、僵蚕35份、紫草40份、金银花40份、蛇蜕12份、黄连12份、荆芥30份、生石膏 35份、知母30份、丹参35份、莪术35份、红花20份、乌梅35份、煅牡蛎45份、茺蔚子12 份、甘草12份。本实施例所述的中成药是作为治疗银屑病的内服药物,其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片剂的制药方法制成片剂,(如普通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等),并赋予常规的药物赋形剂(如淀粉、蔗糖、乳糖、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实施例5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苦参22份、白藓皮35份、生地35份、薏仁35份、赤芍 30份、板蓝根30份、重楼35份、水牛角粉35份、白花蛇舌草35份、丹皮30份、茯苓35份、 全蝎12份、僵蚕25份、紫草30份、金银花30份、蛇蜕10份、黄连10份、荆芥25份、生石膏30份、知母25份、丹参观份、莪术观份、红花18份、乌梅30份、煅牡蛎42份、茺蔚子10 份、甘草10份。本实施例所述的中成药是作为治疗银屑病的内服药物,其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丸剂的制药方法制成丸剂,并赋予常规的药物赋形剂。实施例6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苦参22份、白藓皮40份、生地30份、薏仁30份、赤芍 30份、板蓝根30份、重楼40份、水牛角粉40份、白花蛇舌草40份、丹皮30份、茯苓35份、 全蝎12份、僵蚕25份、紫草30份、金银花30份、蛇蜕10份、黄连10份、荆芥25份、生石膏 30份、知母25份、丹参30份、莪术30份、红花18份、乌梅30份、煅牡蛎40份、茺蔚子10 份、甘草10份。本实施例所述的中成药是作为治疗银屑病的内服药物,其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颗粒剂的制药方法制成颗粒剂。
1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苦参5-40 份、白藓皮15-55份、生地15-55份、薏仁15-55份、赤芍10-50份、板蓝根10-50份、重楼 15-55份、水牛角粉15-55份、白花蛇舌草15-55份、丹皮10-50份、茯苓15-55份、全蝎5_20 份、僵蚕5-45份、紫草10-50份、金银花10-50份、蛇蜕5_15份、黄连5_15份、荆芥10-40 份、生石膏15-45份、知母10-40份、丹参10-45份、莪术10-45份、红花5_30份、乌梅15-45 份、煅牡蛎30-55份、茺蔚子5-15份、甘草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苦参15-30份、白藓皮25-45份、生地25-45份、薏仁25-45份、赤芍20-40份、板蓝根20-40份、重楼25-45份、水牛角粉25-45份、白花蛇舌草25-45份、丹皮20-40份、茯苓 25-45份、全蝎10-15份、僵蚕15-35份、紫草20-40份、金银花20-40份、蛇蜕8_12份、黄连8-12份、荆芥20-30份、生石膏25-35份、知母20-30份、丹参20-35份、莪术20-35份、 红花15-20份、乌梅25-35份、煅牡蛎40-45份、茺蔚子8_12份、甘草8_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苦参22份、白藓皮35份、生地35份、薏仁35份、赤芍30份、板蓝根30份、重楼35 份、水牛角粉35份、白花蛇舌草35份、丹皮30份、茯苓35份、全蝎12份、僵蚕25份、紫草 30份、金银花30份、蛇蜕10份、黄连10份、荆芥25份、生石膏30份、知母25份、丹参28 份、莪术观份、红花18份、乌梅30份、煅牡蛎42份、茺蔚子10份、甘草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成药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齐 、丹齐 、散剂、片剂、膏剂、汤中成药剂及胶囊装粉剂的内服药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成药还含有药物赋形剂。
6.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成药用于作为治疗银屑病疾病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属银屑病的治疗药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其特殊之处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苦参、白藓皮、生地、薏仁、赤芍、板蓝根、重楼、水牛角粉、白花蛇舌草、丹皮、茯苓、全蝎、僵蚕、紫草、金银花、蛇蜕、黄连、荆芥、生石膏、知母、丹参、莪术份、红花、乌梅、煅牡蛎、茺蔚子、甘草。本发明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提供了一种能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治疗费用低、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治疗银屑病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423458SQ20111040366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
发明者吴国敏, 渠淑敏, 王莲芬, 董娜 申请人:王莲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