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极值圆的心脏磁信号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84558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极值圆的心脏磁信号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信号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极值圆的心脏磁信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七十年代,D.Cohen等人在实验室首次用超导量子干涉器(SQUID)测量到人体心脏磁场。1976年,心磁仪的开发者相继提出了用心磁图和伪电流密度图(或箭头图,也称之为Hosaka-Cohen变换)诊断心肌缺血的理论与方法。九十年代,美国CMI公司推出了用单磁偶极子算法诊断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的9通道心磁仪。2005年德国J.W.Park等人提出了用心磁仪的测量数据预测冠心病(CAD)的方法。2006年,德国W.Haberkorn等在伪电流密度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电生理意义的伪电流密度成像方法。同年,K.Tolstrup等也提出了一种快速磁成像检测心肌缺血的方法。2007年,台湾与韩国合作研究机构提出了一种用心磁T波信号的二维传播成像及面积比方法,并用来诊断心肌缺血等疾病。同年,日本提出了一种用心磁图JT段积分值筛选冠心病的方法。A.Gapelyuk等也提出了一种用心脏磁场图探测CAD的方法。这些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60% -80%左右。近年来,随着心脏磁场检测技术的发展,心磁测量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无创诊断心脏疾病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进步。2008年,P.V.Leeuwen等定量分析比较了三种无创诊断冠心病的方法。2010年,Kwon等和A.Gapelyuk等分别用心磁图分类识别,用KL熵和剩余参数两种方法的组合,将这些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高到80%以上。人们希望通过相关理论的研究,不断探索新的适合临床应用的,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计算速度快的方法。在一种基于极值圆的心脏磁信号处理新方法中,将计算两个电生理参数作为中间结果,辅助判断冠心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基于极值圆的可快速获取电生理参数的心脏磁信号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极值圆的心脏磁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 SQUID传感器检测心脏磁场垂直于胸腔平面的6X6阵列检测点的磁感应强度,并同步测量心电图;2)根据心电图截取心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在ST-T段的数据;3)对ST-T段内每一时刻6X6阵列检测点上的磁感应强度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处理,获取高分辨率的等磁场线图;4)处理等磁场线图确定极值圆和零磁场线。该极值圆的直径为等磁场线图中磁感应强度的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的连线,依次连接等磁场线图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点,得到零磁场线;
5)根据公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极值圆的心脏磁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DSQUID传感器检测心脏磁场垂直于胸腔平面的6X6阵列检测点的磁感应强度,并同步测量心电图; 2)根据心电图截取心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在ST-T段的数据; 3)对ST-T段内每一时刻6X6阵列检测点上的磁感应强度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处理,获取高分辨率的等磁场线图; 4)根据等磁场线图获取极值圆和零磁场线,该极值圆的直径为等磁场线图中磁感应强度的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的连线,依次连接等磁场线图内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点,得到零磁场线; 5)根据公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极值圆的心脏磁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6X6阵列检测点中相邻检测点的间距为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极值圆的心脏磁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T-T段的截止时刻为心电图的T波峰处,ST-T段的起始时刻为所述T波峰向前1/3幅值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极值圆的心脏磁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三次样条插值后得到81X81点的等磁场线图。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极值圆的心脏磁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心脏磁场垂直于胸腔平面的6×6阵列检测点的磁感应强度,并同步测量心电图;2)根据心电图截取心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在ST-T段的数据;3)对ST-T段内每一时刻6×6阵列检测点的磁感应强度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处理,获取高分辨率的等磁场线图;4)根据等磁场线图获取极值圆和零磁场线;5)计算电生理参数L和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只需要利用SQUID传感器检测到的ST-T段内的心脏磁场数据,在极值圆的范围内,就可以快速计算出辅助心脏疾病临床诊断的两个电生理参数及其呈阳性的参数大小和范围。
文档编号A61B5/00GK103142211SQ20111040411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蒋式勤, 顾嘉期, 王伟远, 朱俊杰, 赵晨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