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6116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外敷治疗骨折、关节损伤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现有治疗骨折,关节损伤的膏药,如麝香壮骨膏、奇正炎痛贴、云南白药膏等,大多组方在用药上,不能发挥中药间相互补充、活血通络、行气祛瘀、强筋生肌的作用。骨折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序的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程度在受伤的当时都较难判断。不论手法复位固定或手术切开内固定必将进一步加重软组织损伤,导致皮肤坏死,内固定物及骨外露。传统的治疗方法因受伤的肢体肿胀,难以早期整复及手术,在肿胀期手术常常引起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关节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虽然微创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feosteosynthesis,MIP0)能有效保护骨折部位的血液供给,但并不能完全减轻对骨与软组织的血运的损伤,骨折不愈合和感染等并发症仍有发生。如何使骨折后软组织肿胀快速消退,疼痛减轻,关节功能恢复,提高骨折的临床愈合率及骨性愈合率,一直是骨科临床必须面对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配合手法复位、手术切开复位治疗骨折损伤,以解决现有技术消肿止痛慢,治愈期长,疗效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分为两剂,即伤科消定膏、伤科接骨膏,在治疗时消肿止血治疗阶段用伤科消定膏,在接骨治疗阶段用伤科接骨膏,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 膏药组合,其原料药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一 )、治疗骨折损伤消肿止血的伤科消定膏,其包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苏木:10 20g、木瓜:10 20g、牛膝:10 20g、红花:25 35g、三七:2 10g、桃仁:10 20g、乳香:5 15g、没药:5 15g、无名异:10 20g、龙骨:10 20g、天冬:10 20g、地龙:25 35g、番木鳖:10 20g、土鳖:25 35g、元寸:1 3g、川断:25 35g、儿茶:25 35g、自然铜:25 35g。其中包含的原料药的最佳重量配比为:苏木:15g、木瓜:15g、牛膝:15g、红花:30g、三七:6g、桃仁:15g、乳香:10g、没药:10g、无名异:15g、龙骨:15g、天冬:15g、地龙:30g、番木鳘:15g、土鳘:30g、元寸:3g、川断:30g、儿茶:30g、自然铜:30g。( 二)、治疗骨折损伤接骨的伤科接骨膏,其包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当归:55 65g、川芎:25 35g、炒熟地:115 125g、白芍:25 35g、乳香:25 35g、没药:25 35g、煅自然铜:25 35g、煅龙骨:25 35g、土元:2 10g、元寸:2 6g、骨碎补:85 95g、三七:5 15g、桂枝:25 35g、黄苗:85 95g、党参:55 65g、英丝子:55 65g、五加皮:40 50g、刘寄奴:55 65g、无名异:25 35g、木瓜:25 35g、破故纸:55 65g、杜仲:25 35g。
其中包含的原料药的最佳重量配比为:当归:60g、川弯:30g、炒熟地:120g、白芍:30g、乳香:30g、没药:30g、煅自然铜:30g、煅龙骨:30g、土元:6g、元寸:6g、骨碎补:90g、三七:10g、桂枝:30g、黄苗:90g、党参:60g、英丝子:60g、五加皮:45g、刘寄奴:60g、无名异:30g、木瓜:30g、破故纸:60g、杜仲:30go二、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的制备方法:1、将制备伤科消定膏、伤科接骨膏原料药分类烘干研末180目,过筛装小袋,其中烘干温度控制在:50 60°C,元寸不烘干处理;2、将分类烘干研末过筛装入小袋备用的原料药及元寸以制备伤科消定膏所需原料药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与水及蜂蜜混合搅拌,其中,原料药:水:蜂蜜混合比为3:1:0.5,水温控制在60 80°C,搅拌均匀,静止停放I 2小时,封装即为伤科消定膏。3、将分类烘干研末过筛装入小袋备用的原料药以制备伤科接骨膏所需原料药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与水及蜂蜜混合搅拌,其中,原料药:水:蜂蜜混合比为3:1: 0.5,水温控制在60 80°C,搅拌均匀,静止停放I 2小时,封装即为伤科接骨膏。4、将制得的伤科消定膏、伤科接骨膏封装在一个盒子里即为本发明所述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三、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的使用方法当确诊为骨折损伤时,常规手法复位的,小夹板固定,取伤科消定膏,摊抹在吸水纸上,外包覆纱布一层,然后将其外敷于损伤部位,用3-4层纱布包裹即可,每2日换伤科消定膏一次,并调整夹板松紧度,待肿胀完全消退后,改为伤科接骨膏外敷,即取伤科接骨膏摊抹在吸水纸上,外包覆纱布一层,然后将其外敷于损伤部位,用3-4层纱布包裹即可,维持固定至骨折临床愈合。对骨折复位不良,患者要求手术者,先以上述方法外敷伤科消定膏,夹板临时固定,待骨折损伤部位肿胀消退后改行切开复位固定,术后切口愈合后外敷伤科接骨膏至骨折临床愈合。本发明所述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中,其伤科消定膏中的苏木、木瓜、牛膝、红花、三七、桃仁,舒筋活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无名异:活血止血,消肿定痛;地龙、乳香、没药,破血化瘀、通络止痛;龙骨:涩精止血;天冬:抗菌消炎;番木鳖、土鳖、元寸:活血止痛;川断:止血、镇痛、促进组织再生;儿茶,消炎、定痛、止血;自然铜:散瘀止痛,续筋接骨。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利血消肿之功,使骨折损伤周围软组织血行通畅,筋络舒展,促使损伤局部瘀血、水肿、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减轻局部软组织的变性,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挛缩和钙化。本发明所述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其伤科接骨膏中,当归、川芎、三七、白芍、木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炒熟地:益精填髓;乳香、没药、煅自然铜,破血化瘀、通络止痛;煅龙骨:止血涩肠,生肌敛疮;土元:破瘀血,续筋骨;元寸:活血止痛;骨碎补:止痛、强骨;菟丝子:抑菌、止痛;刘寄奴:敛疮消肿、止血定痛;无名异:活血止血,消肿定痛;杜仲、五加皮补肾生精,桂枝,黄芪,党参:行气补血,黄芪、益气养血;破故纸:固精气、壮骨髓、修骨正形。诸药合用共奏,温经通络,生精益血,行气散瘀,调补肝肾,接未坚之骨,续未连之筋。本发明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治疗骨折损伤时采取分阶段分组方治疗,在骨折早期整复、手术前后,损伤处外敷伤科消定膏,中晚期外敷伤科接骨膏,可减轻损伤局部肿胀,疼痛,有效促使骨折的愈合,使患者较早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预防及治疗关节僵硬。经临床应用证明其具有消肿止痛快、愈期短,疗效确切,纯中药制成无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结合甘肃省平凉中医骨伤医院临床实验,做进一步说明。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 )、治疗骨折 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1、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其中所述伤科消定膏,选其包含的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苏木:15g、木瓜:15g、牛膝:15g、红花:30g、三七:6g、桃仁:15g、乳香:10g、没药:10g、无名异:15g、龙骨:15g、天冬:15g、地龙:30g、番木鳘:15g、土鳘:30g、元寸:3g、川断:30g、儿茶:30g、自然铜:30go2、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其中所述伤科接骨膏,选其包含的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当归:60g、川芎:30g、炒熟地:120g、白芍:30g、乳香:30g、没药:30g、煅自然铜:30g、煅龙骨:30g、土元:6g、元寸:6g、骨碎补:90g、三七:10g、桂枝:30g、黄苗:90g、党参:60g、英丝子:60g、五加皮:45g、刘寄奴:60g、无名异:30g、木瓜:30g、破故纸:60g、杜仲:30g。( 二)、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的制备方法:1、将制备伤科消定膏、伤科接骨膏原料药分类烘干研末180目,过筛装小袋,其中烘干温度控制在:50 60°C,元寸不烘干处理;2、将分类烘干研末过筛装入小袋备用的原料药及元寸以制备伤科消定膏所需原料药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与水及蜂蜜混合搅拌,其中,原料药:水:蜂蜜混合比为3:1:0.5,水温控制在60 80°C,搅拌均匀,静止停放I 2小时,封装即为伤科消定膏。3、将分类烘干研末过筛装入小袋备用的原料药以制备伤科接骨膏所需原料药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与水及蜂蜜混合搅拌,其中,原料药:水:蜂蜜混合比为3:1: 0.5,水温控制在60 80°C,搅拌均匀,静止停放I 2小时,封装即为伤科接骨膏。4、将伤科消定膏、伤科接骨膏封装在一个盒子里即为本发明所述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三)、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的使用方法当确诊为骨折损伤时,常规手法复位的,小夹板固定,取伤科消定膏,摊抹在吸水纸上,外包覆纱布一层,然后将其外敷于损伤部位,用3-4层纱布包裹即可,每2日换伤科消定膏一次,并调整夹板松紧度,待肿胀完全消退后,改为伤科接骨膏外敷,即取伤科接骨膏摊抹在吸水纸上,外包覆纱布一层,然后将其外敷于损伤部位,用3-4层纱布包裹即可,维持固定至骨折临床愈合。对骨折复位不良,患者要求手术者,先以上述方法外敷伤科消定膏,夹板临时固定,待骨折损伤部位肿胀消退后改行切开复位固定,术后切口愈合后外敷伤科接骨膏至骨折临床愈合。二、临床实验: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02年I月至2010年12月急诊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4108例,胫骨远端骨折2438例共6546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男1478例,占36%,女2630例占64%,年龄(31 92岁),平均年龄(62.1+1.2岁),致伤原因:摔伤2751例占67%,交通伤1355例,占33%,筛选标准:a)发生于24小时内的闭合性烧骨远端骨折,年龄大于等于31岁。b)骨折分型为A1、A2、B1和Cl型(AO)分型,且关节面塌陷或裂隙小于3_,骨折外缩小于5_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c)A3、B2、B3、C2和C3型骨折CAO分型,背侧粉碎范围超过掌侧距离50%,横向移位大于Icm及开放性骨折,可试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复位失败或病人有手术要求者改为桡骨远端掌侧T型钢板内固定。在胫腓骨远端骨折2438例,男1658例占68 %,女780例占32 %,年龄16 72岁,平均年龄(35+1.8岁),砸伤902例,37%,车祸伤585例占24%,坠落伤511例,占21 %,硬物击伤440例,占18%,其中开放伤328例,按Rued1-Allgower分型,I型560例,占23%, II型1518例,占62.3%,III型360例,占14.7%,筛选标准为a)新鲜骨折,b)术前无神经血管损伤,c)闭合或开放骨折,d)无严重骨质疏松,糖尿病、骨肿瘤。对选取附合条件的6546例外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外敷膏药组合即伤科消定膏、伤科接骨膏组3723例,对照组3723例。分组情况见表I。表I表I病种、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情况

权利要求
1.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膏药组合分为两剂,即伤科消定膏与伤科接骨骨; 所述伤科消定膏,其原料药组成及其重量配比如下: 苏木:10 20g、木瓜:10 20g、牛膝:10 20g、红花:25 35g、三七:2 10g、桃仁:10 20g、乳香:5 15g、没药:5 15g、无名异:10 20g、龙骨:10 20g、天冬:10 20g、地龙:25 35g、番木鳖:10 20g、土鳖:25 35g、元寸:1 3g、川断:25 35g、儿茶:25 35g、自然铜:25 35g ; 所述伤科消定膏,其最佳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苏木:15g、木瓜:15g、牛膝:15g、红花:30g、三七:6g、桃仁:15g、乳香:10g、没药:10g、无名异:15g、龙骨:15g、天冬:15g、地龙:30g、番木鳘:15g、土鳘:30g、元寸:3g、川断:30g、儿茶:30g、自然铜:30g ; 所述伤科接骨膏,其原料药组成及其重量配比如下: 当归:55 65g、川芎:25 35g、炒熟地:115 125g、白芍:25 35g、乳香:25 35g、没药:25 35g、煅自然铜:25 35g、煅龙骨:25 35g、土元:2 10g、元寸:2 6g、骨碎补:85 95g、三七:5 15g、桂枝:25 35g、黄苗:85 95g、党参:55 65g、英丝子:55 65g、五加皮:40 50g、刘寄奴:55 65g、无名异:25 35g、木瓜:25 35g、破故纸:55 65g、杜仲:25 35g ; 所述伤科接骨膏,其最 佳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当归:60g、川芎:30g、炒熟地:120g、白苟:30g、乳香:30g、没药:30g、煅自然铜:30g、煅龙骨:30g、土元:6g、元寸:6g、骨碎补:90g、三七:10g、桂枝:30g、黄苗:90g、党参:60g、英丝子:60g、五加皮:45g、刘寄奴:60g、无名异:30g、木瓜:30g、破故纸:60g、杜仲:30go
2.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制备伤科消定膏、伤科接骨膏的原料药分类烘干研末180目,过筛装小袋,其中烘干温度控制在:50 60°C,元寸不烘干处理; (2)、将分类烘干研末过筛装入小袋备用的原料药及元寸以制备伤科消定膏所需的原料药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与水及蜂蜜混合搅拌,其中,原料药:水:蜂蜜混合比为3:1:0.5,水温控制在60 80°C,搅拌均匀,静止停放I 2小时,封装即为伤科消定膏; (3)、将分类烘干研末过筛装入小袋备用的原料药以制备伤科接骨膏所需原料药的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与水及蜂蜜混合搅拌,其中,原料药:水:蜂蜜混合比为3:1: 0.5,水温控制在60 80°C,搅拌均匀,静止停放I 2小时,封装即为伤科接骨膏; (4)、将制得的伤科消定膏、伤科接骨膏封装在一个盒子里即为本发明所述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其使用方法为,在消肿止血治疗阶段用伤科消定膏,在接骨治疗阶段用伤科接骨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外敷膏药组合分为两剂,即伤科消定膏、伤科接骨膏,在治疗骨折损伤时采取分阶段分组方治疗,在骨折早期整复、手术前后,损伤处外敷伤科消定膏,中晚期外敷伤科接骨膏,可减轻损伤局部肿胀,疼痛,有效促使骨折的愈合,使患者较早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预防及治疗关节僵硬。经临床应用证明其具有消肿止痛快、愈期短,疗效确切,纯中药制成、无副作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5/55GK103156992SQ20111041680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天顺, 史建民, 乔平庆, 李天套 申请人:李天顺, 史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