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99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颈部、腰部行走按
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超负荷运转,在电脑旁工作一天后,往往会觉得腰酸背痛,颈部发酸,长此以往,各类腰部、脊椎疾病和不适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困扰,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一些诸如按摩背部、颈部或者可以在行走过程中同时可以对颈部及背部进行按摩的按摩器,这类产品通常体积较大,通常是置于按摩垫内,然后将按摩垫固定在按摩椅上使用,这类按摩装置行走的行程难以控制,无法设定行程对人体需要按摩的区域进行按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采用行程开关控制按摩装置行走行程对设定的人体区域进行按摩的颈部行走按摩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包括底壳、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两个椭圆形长条孔,所述底壳一侧边的内表面上设有齿条,所述底壳内底面上至少设有一条与齿条平行的导轨,以及沿导轨滑动并分别与齿条相啮合的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在底壳的内底面上至少设有一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前方的第一行程开关,并至少设有一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后方的第二行程开关,在底壳内底面上还至少设有一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侧方的第三行程开关;所述腰部按摩装置位于第二行程开关的后方,在导轨的侧方至少还设有一个位于第三行程开关后方的第四行程开关;所述腰部按摩装置后方至少设有一个固设于底壳内底面上的第五行程开关;所述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的底面上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槽。优选地,所述腰部按摩装置包括牙箱底壳、牙箱上盖,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第一马达、第一蜗杆、第一斜齿轮、第一至第四直齿轮,其中,第一马达与第一蜗杆相连接,依次地, 第一蜗杆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第一斜齿轮与第二直齿轮啮合、第二直齿轮分别与第一直齿轮及第三直齿轮相啮合、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直齿轮、第四直齿轮对应的齿轮轴穿过牙箱上盖后的端部上均设有第一按摩头。优选地,所述牙箱底壳、牙箱上盖之间还设有第二马达、第二蜗杆、第二斜齿轮、第五、第六直齿轮,其中,第二马达与第二蜗杆相连接,第二蜗杆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第二斜齿轮与第五直齿轮啮合、第五直齿轮与第六直齿轮相啮合、第六直齿轮则与齿条相啮合。优选地,所述颈部按摩装置包括牙箱下壳、牙箱上壳,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第四马达、第四蜗杆、第四斜齿轮、第九至第十二直齿轮,其中,第四马达与第四蜗杆相连接,依次地,第四蜗杆与第四斜齿轮啮合、第四斜齿轮与第九直齿轮啮合、第九直齿轮分别与第十直齿轮及第十一直齿轮相啮合、第十直齿轮与第十二直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十一直齿轮、第十二直齿轮对应的齿轮轴穿过牙箱上壳后的端部上均设有第二按摩头。优选地,所述牙箱下壳、牙箱上壳之间还设有第三马达、第三蜗杆、第三斜齿轮、第七、第八直齿轮,其中,第三马达与第三蜗杆相连接,第三蜗杆与第三斜齿轮啮合、第三斜齿轮与第七直齿轮啮合、第七直齿轮与第八直齿轮相啮合、第八直齿轮则与齿条相啮合。优选地,所述颈部按摩装置前方的底壳内的两个转角处各设有一个喇叭。优选地,所述第一、五行程开关均为一个,第二行程开关为二个,分别用于限定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的最大行程。优选地,所述第三行程开关均为二个,用于设定颈部按摩装置的行走位置;第四行程开关为三个,用于设定腰部按摩装置的行走位置。优选地,所述导轨为二条。优选地,所述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的底面上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槽均为二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底壳内设有行程开关,分别用于限定腰部按摩装置、颈部按摩装置的最大行程及设定二者定点按摩的区域,便于达到良好的按摩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揭开上盖后展示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揭开上盖后展示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按摩装置的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按摩装置牙箱内齿轮啮合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装置的分解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装置牙箱内齿轮啮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考图1-5所示,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包括底壳1、上盖2,所述上盖2上设有两个椭圆形长条孔加,所述底壳1 一侧边的内表面上设有齿条3。所述底壳1内底面上设有两条与齿条3平行的导轨4,以及沿导轨4滑动并分别与齿条3相啮合的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在底壳1的内底面上设有一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前方的第一行程开关5,并设有两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后方的第二行程开关6,所述腰部按摩装置后方设有一个固设于底壳1内底面上的第五行程开关9 ;分别用于限定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的最大行程。在底壳内底面上还至少设有两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侧方的第三行程开关7 ;所述腰部按摩装置位于第二行程开关6的后方,在导轨4的侧方还设有三个位于第三行程开关 7后方的第四行程开关8。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文字中提到的诸如前方、后方之类的方位限定是以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的行走方向为基准,并请参考图2中箭头所示,后述内容亦同,不再另行说明。所述腰部按摩装置包括牙箱底壳10、牙箱上盖11,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第一马达 12、第一蜗杆13、第一斜齿轮14、第一至第四直齿轮15、16、17、18,其中,第一马达12与第一蜗杆13相连接,依次地,第一蜗杆13与第一斜齿轮啮合14、第一斜齿轮14与第二直齿轮 16啮合、第二直齿轮16分别与第一直齿轮15及第三直齿轮17相啮合、第三直齿轮17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直齿轮15、第四直齿轮18对应的齿轮轴15a、18a穿过牙箱上盖 11后的端部上均设有第一按摩头19。所述腰部按摩装置的牙箱底壳10的底面上设有与导轨4相配合的滑槽10a。所述牙箱底壳10、牙箱上盖11之间还设有第二马达20、第二蜗杆21、第二斜齿轮 22、第五、第六直齿轮23、24,其中,第二马达20与第二蜗杆21相连接,第二蜗杆21与第二斜齿轮22啮合、第二斜齿轮22与第五直齿轮23啮合、第五直齿轮23与第六直齿轮M相啮合、第六直齿轮M则与齿条3相啮合。所述颈部按摩装置包括牙箱下壳25、牙箱上壳26,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第四马达 27、第四蜗杆观、第四斜齿轮四、第九至第十二直齿轮30、31、32、33,其中,第四马达27与第四蜗杆观相连接,依次地,第四蜗杆观与第四斜齿轮四啮合、第四斜齿轮四与第九直齿轮30啮合、第九直齿轮30分别与第十直齿轮31及第十一直齿轮32相啮合、第十直齿轮 31与第十二直齿轮33相啮合;所述第十一直齿轮32、第十二直齿轮33对应的齿轮轴32a、 33a穿过牙箱上壳沈后的端部上均设有第二按摩头34。所述颈部按摩装置的牙箱下壳25 的底面上设有与导轨4相配合的滑槽25a。所述牙箱下壳25、牙箱上壳沈之间还设有第三马达35、第三蜗杆36、第三斜齿轮 37、第七、第八直齿轮38、39,其中,第三马达35与第三蜗杆36相连接,第三蜗杆36与第三斜齿轮37啮合、第三斜齿轮37与第七直齿轮啮合38、第七直齿轮38与第八直齿轮39相啮合、第八直齿轮39则与齿条3相啮合。所述颈部按摩装置前方的底壳1内的两个转角处各设有一个喇叭40。本实用新型的底壳1、上盖2、牙箱底壳10、牙箱上盖11、牙箱下壳25、牙箱上壳沈均可采用注塑方式成型,彼此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牙箱对应的齿轮的齿轮轴均固定在对应的底壳1、牙箱底壳10、牙箱下壳25内底表面上,上述的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包括底壳、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两个椭圆形长条孔,所述底壳一侧边的内表面上设有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底面上至少设有一条与齿条平行的导轨,以及沿导轨滑动并分别与齿条相啮合的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在底壳的内底面上至少设有一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前方的第一行程开关,并至少设有一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后方的第二行程开关,在底壳内底面上还至少设有一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侧方的第三行程开关;所述腰部按摩装置位于第二行程开关的后方,在导轨的侧方至少还设有一个位于第三行程开关后方的第四行程开关;所述腰部按摩装置后方至少设有一个固设于底壳内底面上的第五行程开关;所述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的底面上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按摩装置包括牙箱底壳、牙箱上盖,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第一马达、第一蜗杆、第一斜齿轮、第一至第四直齿轮,其中,第一马达与第一蜗杆相连接,依次地,第一蜗杆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第一斜齿轮与第二直齿轮啮合、第二直齿轮分别与第一直齿轮及第三直齿轮相啮合、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直齿轮、第四直齿轮对应的齿轮轴穿过牙箱上盖后的端部上均设有第一按摩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箱底壳、牙箱上盖之间还设有第二马达、第二蜗杆、第二斜齿轮、第五、第六直齿轮,其中,第二马达与第二蜗杆相连接,第二蜗杆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第二斜齿轮与第五直齿轮啮合、第五直齿轮与第六直齿轮相啮合、第六直齿轮则与齿条相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装置包括牙箱下壳、牙箱上壳,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第四马达、第四蜗杆、第四斜齿轮、第九至第十二直齿轮,其中,第四马达与第四蜗杆相连接,依次地,第四蜗杆与第四斜齿轮啮合、第四斜齿轮与第九直齿轮啮合、第九直齿轮分别与第十直齿轮及第十一直齿轮相啮合、第十直齿轮与第十二直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十一直齿轮、第十二直齿轮对应的齿轮轴穿过牙箱上壳后的端部上均设有第二按摩头。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箱下壳、牙箱上壳之间还设有第三马达、第三蜗杆、第三斜齿轮、第七、第八直齿轮,其中,第三马达与第三蜗杆相连接,第三蜗杆与第三斜齿轮啮合、第三斜齿轮与第七直齿轮啮合、第七直齿轮与第八直齿轮相啮合、第八直齿轮则与齿条相啮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装置前方的底壳内的两个转角处各设有一个喇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五行程开关均为一个,第二行程开关为二个,分别用于限定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的最大行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行程开关均为二个,用于设定颈部按摩装置的行走位置;第四行程开关为三个,用于设定腰部按摩装置的行走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二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的底面上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槽均为二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颈部行走按摩器,包括底壳、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两个椭圆形长条孔,所述底壳一侧边的内表面上设有齿条,所述底壳内底面上至少设有一条与齿条平行的导轨,以及沿导轨滑动并分别与齿条相啮合的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在底壳的内底面上至少设有一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前方的第一行程开关,并至少设有一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后方的第二行程开关,在底壳内底面上还至少设有一个位于颈部按摩装置侧方的第三行程开关;所述腰部按摩装置位于第二行程开关的后方,在导轨的侧方至少还设有一个位于第三行程开关后方的第四行程开关;所述腰部按摩装置后方至少设有一个固设于底壳内底面上的第五行程开关;所述颈部按摩装置及腰部按摩装置的底面上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槽。在底壳内设有行程开关,分别用于限定腰部按摩装置、颈部按摩装置的最大行程及设定二者定点按摩的区域,便于达到良好的按摩效果。
文档编号A61H23/02GK202005875SQ2011200111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4日
发明者陈小林 申请人:陈小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