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真空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564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真空拔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保健领域的物理疗法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真空拔罐。
背景技术
拔罐疗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医学的宝贵遗产。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追求内病外治、外病外治的自然疗法,且拔罐疗法可以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因而其得到卫生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和欢迎。本发明人曾在1998年申请并获得名称为多功能真空拔罐、专利号为98218465. 4 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和专利号为98117340. 3的发明专利权。专利号为98218465. 4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拔罐,如图6所示,该拔罐具有手轮和抽真空的活塞,该实用新型的拔罐在抽真空时,由于活塞杆直接固定在手轮上,罐体上部固定的接头部具有螺纹,随着手轮的旋转活塞杆的螺纹相对于接头部的螺纹运动,从而手轮与活塞杆一块上下升降,实现拔罐的功能。但该实用新型手轮随着旋转上下移动,且手轮上升、下降没有限位,因而容易损坏手轮和活塞,拔罐不耐用;且该实用新型使用时费力,不便于操作,尤其对老人、孩子和体弱多病者不适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缺陷的多功能真空拔罐,该拔罐手轮在旋转过程中位置不上下移动,因而耐用,不易损坏,且操作简便,省力。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一种多功能真空拔罐,包括罐体和真空抽气装置,其中,所述罐体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真空抽气装置包括手轮、与手轮配合的提升螺母、以及活塞杆、活塞,提升螺母轴向限位、可旋转定位于罐体上,活塞杆与活塞一体设置,活塞杆具有与提升螺母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上设有多条密封圈,优选2-4条,密封圈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优选为橡胶、硅橡胶,从而可使得活塞导向准确、移动灵活,且密封性能优良。进一步地,提升螺母下部设有可将其卡设于罐顶凸环上的卡块,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卡块安装在罐顶凸环上,从而可实现提升螺母只能周向转动、不能轴向移动的功能。进一步地,提升螺母具有与罐体上部的罐顶凸肩相配合定位的定位凸肩,从而使得提升螺母定位准确,且旋转灵活。进一步地,手轮与提升螺母通过键紧配合连接。另外,也可以手轮加工出凹槽,对应地提升螺母加工有与上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或者手轮加工有凸块,对应地提升螺母加工有与上述凸块相配合的凹槽。这样保证了手轮和提升螺母间没有相对旋转。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罐体内的置于活塞下部的药盘。所述药盘上设有磁铁和中药区、药垫,所述磁铁位于药盘的中部,中药区和药垫间隔扇形分布于药盘上。在中药区内设有多种中药或中药膏,药垫优选为含有多种缓释药物的PP材料,从而在拔罐的同时,实现对人体的磁疗、药疗功能。另外,手轮外部具有多个便于握持的竖直的凹槽或凸条或花纹。手轮、罐体、提升螺母、活塞杆、活塞为ABS塑料或金属、有机玻璃等材料,密封圈的材料为硅橡胶。药盘与罐体内壁配合,药盘外周设计了多个切口,活塞向上时,药盘漏气并不随之上移,只有当皮肤隆起大包时,与药盘下弧形表面贴合,才能顶起药盘。药盘分成多个等分, 相隔的部分凹进一定尺寸,可在此涂上药膏,隆起的大包贴合在膏药和磁体上。本发明的真空拔罐具有多种规格型号,可根据施罐位置以及穴位的不同,选择使用。具有走罐功能,还可在发泡罐、闪罐、排罐中使用。施罐时,手扶罐体下部贴紧皮肤,旋转手轮,调到所需负压,拔罐时间大约为10-20分钟。走罐时,一手按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前后移动,多次往返直至施罐部位潮红或出痧为止。反向旋转手轮,即可将真空拔罐从皮肤上取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拔罐过程中,手轮不随活塞的升降而上下移动,因而活塞杆及手轮不容易断裂,使用寿命得到大大延长,且操作简单、灵活,老人、孩子以及体质不佳的人都能够灵活操作。本发明的具有磁疗与药疗结合的活动药盘,从而在拔罐的同时可实现磁疗、药疗效果,药物与磁材料紧贴皮肤,可使药物及磁场渗透,是内病外治的好方法。可适用于走罐疗法,使按摩、刮痧融为一体。还可在发泡罐、闪罐、排罐中使用。

图1是本发明的多功能真空拔罐的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带有药盘的多功能真空拔罐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药盘的A向视图;图4是提升螺母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图4的仰视图;图6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拔罐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轮、11键、2提升螺母、21定位凸肩、22卡块、23内螺纹、M键槽、3罐体、31罐顶凸肩、32罐顶凸环、4活塞杆、5活塞、51密封圈、6药盘、61磁铁、62中药区、63药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多功能真空拔罐,包括罐体3和真空抽气装置,罐体3为空心圆柱体,真空抽气装置包括手轮1、与手轮配合的提升螺母2、以及活塞杆4、活塞5,提升螺母2 轴向限位、可旋转定位于罐体3上,活塞杆4与活塞5 —体设置,活塞杆4具有与提升螺母内螺纹23相配合的外螺纹。活塞5上设有2条密封圈51,密封圈的材料为硅橡胶。手轮1 与提升螺母2通过键11紧配合连接。另外,也可以手轮1加工出凹槽,对应地提升螺母加工有与上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反之亦然。这样保证了手轮1和提升螺母2间没有相对旋转。由图2、图3可知,在罐体3内还可设有药盘6,其置于活塞5的下部。药盘6上设有磁铁61和中药区62、药垫63,所述磁铁61位于药盘6的中部,中药区62和药垫63间隔扇形分布于药盘6上。在中药区62内设有多种中药,药垫63为含有多种缓释药物的PP材
4料,从而在拔罐的同时,实现对人体的磁疗、药疗功能。药盘与罐体内壁配合,药盘外周设计了 12个小三角切口,活塞向上时,药盘漏气并不随之上移,只有当皮肤隆起大包时,与药盘下弧形表面贴合,才能顶起药盘。药盘分成12等分,相隔的部分凹进2毫米,可在此涂上药膏,隆起的大包贴合在膏药和磁体上。如图4、5所示,提升螺母2下部设有可将其卡设于罐顶凸环32上的四块环形卡块 22,环形卡块22之间设有缝隙,可实现提升螺母2只能周向转动、不能轴向移动的功能。提升螺母2具有与罐体3上部的罐顶凸肩31相配合定位的定位凸肩21,从而使得提升螺母2 定位准确,且旋转灵活。另外,手轮1外部具有多个便于握持的竖直的凹槽或凸条。本实施例中,手轮1、罐体3、提升螺母2、活塞杆4、活塞5等构件由ABS塑料制成,也可选择金属材料或有机玻璃材料。本发明的真空拔罐具有多种规格型号,活塞的直径成系列分布可以为69mm、61mm、 53mm、45mm、37mm、29mm等,可根据施罐位置以及穴位的不同,选择使用。具有走罐功能,还可在发泡罐、闪罐、排罐中使用。施罐时,手扶罐体下部贴紧皮肤,旋转手轮,调到所需负压,拔罐时间大约为10-20分钟。走罐时,一手按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前后移动,多次往返直至施罐部位潮红活出痧为止。反向旋转手轮,即可将罐体取下。本发明不用火源,使用方便,易学易用,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可运用于治病及家庭自我保健中。具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以及腰、腿病引起的各种酸、 麻、胀、痛等疾病中。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真空拔罐,包括罐体(3)和真空抽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 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真空抽气装置包括手轮(1)、与手轮配合的提升螺母O)、以及活塞杆、活塞(5),提升螺母( 轴向限位、可旋转定位于罐体C3)上,活塞杆(4)与活塞(5) — 体设置,活塞杆(4)具有与提升螺母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 上设有多条密封圈 (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拔罐,其特征在于,提升螺母(2)下部设有可将其卡设于罐顶凸环(32)上的卡块(22) 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拔罐,其特征在于,提升螺母(2)具有与罐体(3)上部的罐顶凸肩(31)相配合定位的定位凸肩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拔罐,其特征在于,手轮⑴与提升螺母(2)通过键(11) 紧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拔罐,其特征在于,手轮(1)加工有凹槽,对应地提升螺母(2)加工有与上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或者手轮(1)加工有凸块,对应地提升螺母⑵加工有与上述凸块相配合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真空拔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罐体(3)内的置于活塞(5)下部的药盘(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盘(6)上设有磁铁(61)和中药区(62)、药垫(63);所述磁铁(61)位于药盘(6)的中部,中药区(62)和药垫(63)间隔扇形分布于药盘(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拔罐,其特征在于,手轮(1)外部具有多个便于握持的竖直的凹槽或凸条或花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拔罐,其特征在于,手轮(1)、罐体(3)、提升螺母O)、 活塞杆、活塞( 为ABS塑料、金属、或有机玻璃材料,密封圈的材料为硅橡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真空拔罐,包括罐体和真空抽气装置,其中,所述罐体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真空抽气装置包括手轮、与手轮配合的提升螺母、以及活塞杆、活塞,提升螺母轴向限位、可旋转定位于罐体上,活塞杆与活塞一体设置,活塞杆具有与提升螺母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还在罐体底部设有药盘。在拔罐过程中,手轮不随活塞的升降而上下移动,因而活塞杆及手轮不容易断裂,使用寿命得到大大延长。本实用新型具有磁疗与药疗结合的活盘,从而在拔罐的同时可实现磁疗、药疗效果,药物与磁材料紧贴皮肤,可使药物及磁场渗透,是内病外治的好方法。可适用于走罐疗法,使按摩、刮痧融为一体。还可在发泡罐、闪罐、排罐中使用。
文档编号A61N2/08GK201939757SQ20112002840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
发明者孙海添, 孙长林 申请人:孙长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