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用空气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72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院用空气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医院用空气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医院的空气消毒装置。背景技术
空气消毒在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方面很重要,现有的方法多是下班时间用普通紫外线杀菌灯照射,工作时间采用喷洒消毒药物。但是该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有效的紫外线杀菌为30分钟,故而需要在下班之前提前30分钟打开,下半时关闭,导致实际工作时间缩短,容易造成医患纠纷;②喷洒消毒药物,对于儿科和婴幼儿密集的预防接种室而言, 挥发性消毒药物易对婴儿呼吸道造成刺激;③诊室或者预防接种室人流量大,空气紫外线杀菌后维持效果时间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院用空气消毒装置,可以用于诊室或者预防接种室,在应诊状态下仍然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院用空气消毒装置,包括箱体, 箱体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接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机,其特征在于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之间为通风道,通风道中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管,通风道中的紫外线消毒灯管平行于气流方向排布;所述的风机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定时器和电子触发器。上述紫外线消毒灯管为高强度石英紫外线消毒灯管。上述的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部分的箱体,内壁上设置有数个隔板,以形成迂回风道。上述进风口位于箱体的下方;所述出风口位于箱体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高效可靠,由控制单元进行定时消毒,确保空气洁净;2、安全,无异味产生,并且有箱体防止紫外线泄露,确保医患人身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箱体1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 2和出风口 3。进风口 2位于箱体1的下方,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进风口 2,进风口 2可以为栅格结构, 并装有空气过滤网4 ;出风口 3位于箱体1的上方,可以为活动叶片结构。所述的进风口 2 和出风口 3分别连接进风管道5和出风管道6,进风管道5和出风管道6之间为通风道7。所述的进风管道5和出风管道6部分的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数个隔板8,以形成迂回风道, 其目的在于降低流通速度和控制紫外光泄露。所述的进风口 2处设置有风机9,所述的风机9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定时器和电子触发器。图中未显示控制单元结构。所述的通风道7中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管10,为高强度石英紫外线消毒灯管,照射强度为10,000 25,000 μ w/cm2。紫外线消毒灯管1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通风道7中的紫外线消毒灯管10平行于气流方向排布。使用时,接通电源,控制单元开始工作,定时器到达指定时间,可以设定为每3小时工作30分钟,电子触发器连通电路,风机9工作,产生压力,空气经进风口 2、空气过滤网 4进入进风管道5,经隔板8减速后进入通风道7,受到紫外线消毒灯管10的照射而灭菌,再由出风管道6经出风口 3送入诊室,实现诊室空气循环净化杀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医院用空气消毒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接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机,其特征在于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之间为通风道,通风道中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管,通风道中的紫外线消毒灯管平行于气流方向排布;所述的风机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定时器和电子触发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用空气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消毒灯管为高强度石英紫外线消毒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用空气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部分的箱体,内壁上设置有数个隔板,以形成迂回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用空气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位于箱体的下方;所述出风口位于箱体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院用空气消毒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接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机,其特征在于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之间为通风道,通风道中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管,通风道中的紫外线消毒灯管平行于气流方向排布;所述的风机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定时器和电子触发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高效可靠,由控制单元进行定时消毒,确保空气洁净;且安全,无异味产生,并且有箱体防止紫外线泄露,确保医患人身安全。
文档编号A61L9/20GK201978205SQ20112003121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刘玲, 高扬 申请人:高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