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05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即为一种治疗婴幼儿脐疝的外用 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脐疝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之一,发病原因有脐部发育不全,脐环没有完全闭锁或脐 部的瘢痕组织薄弱,不够坚固,在腹内压增加(经常啼哭、便秘、咳嗽等)情况下,内脏可以 从脐环处突出而形成脐疝。其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和脐疝带治疗。公知的脐疝治疗带有腰 带式、双肩带式,肚兜式。但是腰带式适合婴幼儿安静的状态,哭闹时容易上下左右滑动;肚 兜式脐疝治疗带虽然可以防滑,但穿戴复杂,固定方式单一,睡觉的时候穿戴,舒适感较差, 再者,现有的脐疝治疗带采用松紧布或普通棉质布料,婴幼儿长期佩戴,容易磨伤皮肤,本 申请人:之前申请了一款腰带肚兜两用式脐疝带,目前又研制出一种具有多种佩带方式的脐 疝带。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脐疝治疗带下滑、穿戴方式单一、舒适感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 了一种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包括腰带、药包和辅助佩戴带,所述 腰带的外侧具有环形扣,所述腰带的内侧具有粘贴所述药包的魔术贴,所述腰带的两端具 有魔术贴对接结构,所述辅助佩戴带具有能够系于所述环形扣上的带端。所述环形扣较佳为四个。所述辅助佩戴带可以选自肩带、腿带和能够固定到衣服上的防滑带中的一种或多 种。所述辅助佩戴带可以按照以下任一种方式设置。所述辅助佩戴带包括一根肩带,所述肩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面的两个环形扣 上,构成了肚兜式脐疝带。所述辅助佩戴带包括两根肩带,每根肩带的两端分别系在前面的一个环形扣上和 后面的一个环形扣上,所述两根肩带交叉,构成了交叉背带式脐疝带。所述辅助佩戴带包括两根肩带,每根肩带的两端分别系在前面的一个环形扣上和 后面的一个环形扣上,所述两根肩带不交叉,构成了肩带式脐疝带。所述辅助佩戴带包括两根防滑带,所述两根防滑带分别系于前面的两个环形扣 上,每根防滑带都形成了能够吊在衣服扣子上的吊装环结构,构成了防滑脐疝带。所述辅助佩戴带包括两根腿带,一根腿带与左侧的前后两个环形扣结合,另一根 腿带与右侧的前后两个环形扣结合,构成了内裤式脐疝带。在上述任一种具有肩带结构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基础上,所述辅助佩戴 带还可以包括两根防滑带和两根腿带,其中,所述两根防滑带分别系于前面的两个环形扣上,每根防滑带都形成了能够吊在衣服扣子上的吊装环结构,一根腿带与左侧的前后两个 环形扣结合,另一根腿带与右侧的前后两个环形扣结合。较佳地,所述药包为突起的药包,与腰带相粘合的一面为硬衬,与皮肤接触的一面 为针织棉布料,所述针织棉布料边缘与所述硬衬缝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简单,治疗脐疝的同时,具有多种穿戴方式,可根 据婴幼儿的个性,状态进行佩带。

图1为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腰带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中药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腰带式脐疝带结构示意图;图4为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肚兜式脐疝带(也即吊带式脐疝带)结构示意 图;图5为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交叉背带式脐疝带结构示意图;图6为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肩带式脐疝带结构示意图;图7为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内裤式脐疝带结构示意图;图8为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带防滑带脐疝带结构示意图;图9为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的整体固定式脐疝带结构示意图。其中1-腰带带体,2-腰带一端的魔术贴对接结构,3-腰带另一端的魔术贴对接 结构,4-粘贴药包的魔术贴,5-前面的环形扣(即使用时在人体前面),6_后面的环形扣 (即使用时在人体背后),701-药包硬衬,702-药包针织棉布料,8-肩带,9-腿带,10-能够 固定到衣服上的防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包括腰带、药包和辅助佩戴带,各部分可 以方便地结合和拆卸。腰带的结构如图1所示,腰带带体1上设置有粘贴药包的魔术贴4,腰带一端的魔 术贴对接结构2和腰带另一端的魔术贴对接结构3能够对接,对接后就构成了图3所示的 腰带式脐疝带。腰带上有四个环形扣,即两个前面的环形扣5 (即使用时在人体前面),两个 后面的环形扣6 (即使用时在人体背后),通过辅助佩戴带与所述环形扣5、所述环形扣6的 结合,可实现多种佩带功能。腰带带体1里面是松紧带,外面是针织棉布料,所述环形扣5、所述环形扣6是棉布 带缝在腰带上做成的;药包突起的一面对准脐疝,药包里面是中药,中药的主要成分可以为 艾绒,白胡椒等,药包的外部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硬衬701和针织棉布料702,药包与腰带 带体1之间用魔术贴接合。如图4-10,所述辅助佩戴带可以选自肩带8、腿带9和能够固定到衣服上的防滑带 10中的一种或多种。肩带8可以是用针织棉布料做成的带子,一端缝合成环形扣,用于上固定。腿带9 可以是用针织棉布料做成的带子,一端缝合成环形扣,作为腿带9,用于下固定。防滑带10可以是用针织棉布料缝合的带子,作为防滑带10,固定在衣服的扣子上,用于防滑。穿戴时,药包对准脐疝突起的部位,将脐疝顶平,粘合好腰带,就是腰带式脐疝带, 晚上,睡觉的时候,佩戴腰带式脐疝带;白天,婴幼儿好动,佩戴肚兜式脐疝带,也可以只佩 戴腰带和肩带,或只佩戴腰带和腿带。该脐疝治疗带具有多种佩带方式,通过佩带方式的变更,即适用于安静的宝宝、也 适用于好动的宝宝;即适用于夜间佩带,也适用于白天佩带,及活动的时候佩带。该发明解 决了腰带式和双肩带式的下滑问题,也解决了传统肚兜式脐疝治疗带穿戴方式单一,夜间 佩戴舒适感差的问题。佩戴时,首先,将药包粘合在腰带上,药包和腰带构成一个整体。腰带、肩带8、腿带 9、防滑带10可根据状况全部使用,或搭配使用。具体来讲,可以按照以下任一种方式进行设置。一、如图3所示,作为腰带式脐疝带使用时,通过腰带两端的魔术贴固定好腰带即可。二、如图4所示,作为肚兜式脐疝带使用时,在腰带式脐疝带的基础上,肩带8从颈 部后面绕过,固定在前面的两个环形扣5上。三、如图5所示,作为交叉背带式脐疝带使用时,在腰带式脐疝带的基础上,肩带8 两端分别系在前后两个环形扣上,两根肩带8在背部交叉,并从肩上穿过。四、如图6所示,作为肩带式脐疝带使用时,在腰带式脐疝带的基础上,一根肩带8 从左肩上穿过,与左侧的前后两个环形扣结合,一根肩带从右肩上穿过,与右侧的前后两个 环形扣结合。五、如图7所示,作为内裤式脐疝带使用,一根腿带9从左腿下穿过,与左侧的前后 两个环形扣结合,另一根腿带从右腿下穿过,与右侧的前后两个环形扣结合。六、如图8所示,带防滑带脐疝带,在腰带式脐疝带的基础上,两根防滑带10将腰 带固定在衣服的扣子上。七、如图9所示,整体固定式脐疝带,上面用肩带8固定(可实现肚兜式、交叉背带 式、肩带式),下面用腿带9固定,中间用防滑带10固定在衣服上。
权利要求1.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其特征是,包括腰带、药包和辅助佩戴带,所述腰带的外 侧具有环形扣,所述腰带的内侧具有粘贴所述药包的魔术贴,所述腰带的两端具有魔术贴 对接结构,所述辅助佩戴带具有能够系于所述环形扣上的带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扣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其特征是,所述辅助佩戴带选自 肩带、腿带和能够固定到衣服上的防滑带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其特征是,所述辅助佩戴带包括 一根肩带,所述肩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面的两个环形扣上,构成了肚兜式脐疝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其特征是,所述辅助佩戴带包括 两根肩带,每根肩带的两端分别系在前面的一个环形扣上和后面的一个环形扣上,所述两 根肩带交叉,构成了交叉背带式脐疝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其特征是,所述辅助佩戴带包括 两根肩带,每根肩带的两端分别系在前面的一个环形扣上和后面的一个环形扣上,所述两 根肩带不交叉,构成了肩带式脐疝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其特征是,所述辅助佩戴带包括 两根防滑带,所述两根防滑带分别系于前面的两个环形扣上,每根防滑带都形成了能够吊 在衣服扣子上的吊装环结构,构成了防滑脐疝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其特征是,所述辅助佩戴带包括 两根腿带,一根腿带与左侧的前后两个环形扣结合,另一根腿带与右侧的前后两个环形扣 结合,构成了内裤式脐疝带。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其特征是,所述辅助佩 戴带还包括两根防滑带和两根腿带,其中,所述两根防滑带分别系于前面的两个环形扣上, 每根防滑带都形成了能够吊在衣服扣子上的吊装环结构,一根腿带与左侧的前后两个环形 扣结合,另一根腿带与右侧的前后两个环形扣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其特征是,所述药包为 突起的药包,与腰带相粘合的一面为硬衬,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为针织棉布料,所述针织棉布 料边缘与所述硬衬缝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包括腰带、中药包,肩带,腿带和防滑带可以选择使用。上述五部分是独立的,方便接合和拆卸。药包为中药包,接触宝宝的部位全部为针织棉布料。该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充分考虑宝宝的个性差异,具有多种佩带方式,可根据宝宝的个性和状态进行调整,安静的宝宝用腰带式脐疝带,好动的宝宝可在腰带式脐疝带的基础上带上肩带,腿带,防滑带,这三种带子能够全部使用也能够搭配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脐疝带滑动、固定不住等问题,使脐疝带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康复速度加快。
文档编号A61M35/00GK201920960SQ20112004234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刘文侠 申请人:刘文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