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023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针灸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针灸支撑垫。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针灸,一般都是患者平躺或俯卧在治疗床上进行,需要抬高某个部位时, 只能依靠仰卧患者自己抬起或俯卧患者利用前臂支撑起相应的部位来配合针灸。但悬空的部位并不能被有效固定,极易移位;俯卧位时,利用手臂支撑的部位也极易产生疲劳感,很难长时间保持这种姿态,使得针灸工作不能顺利进行,针灸效果无法保证。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在针灸过程中可以准确将患者相应部位抬高到针灸需要的合适高度,并能使患者体位在该高度可以有效固定的针灸支撑垫的技术方案,使用该方案的针灸支撑垫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灵活、方便,能够有效保证针灸效果、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针灸支撑垫,包括垫体,垫体侧边固定安装有连接棒,与之平行的侧边上安装有可以与连接棒紧密配合的C型卡槽;垫体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气孔;垫体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垫体底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面积小于等于垫体底面积。防滑层可以为硅胶层,也可以由其他可以防滑的材料制成。临床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几个针灸支撑垫通过相互配合的连接棒和C型卡槽连接在一起。垫于患者身体需要抬高的部位处。由于垫体底面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层,所以针灸支撑垫放在针灸床上后不会移动。垫体侧壁上的进出气孔与充气泵连接后,对针灸支撑垫进行充气,至身体相应部位抬高到需要的高度。由于垫体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针灸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患者相应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疗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使用本方案所述针灸支撑垫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灵活、方便,在针灸过程中可以准确将患者相应部位抬高到针灸需要的合适高度,使患者体位在该高度可以被有效固定,舒适、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使用完毕后,可以放尽垫体中的气体,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存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灸支撑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0011]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针灸支撑垫,包括垫体6,垫体6侧边固定安装有连接棒1,与之平行的侧边上安装有可以与连接棒1紧密配合的C型卡槽2 ;垫体6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气孔3 ;垫体6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4 ;垫体6底面设置有防滑层5。
所述防滑层5面积小于垫体6底面积。所述防滑层5为硅胶层。临床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几个针灸支撑垫通过相互配合的连接棒1和C型卡槽2连接在一起。垫于患者身体需要抬高的部位处。由于垫体6底面上设置有防滑层5,所以针灸支撑垫放在针灸床上后不会移动。垫体6侧壁上的进出气孔3与充气泵连接后,对针灸支撑垫进行充气,至身体相应部位抬高到需要的高度。由于垫体6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4,针灸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患者相应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疗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完毕后,可以放尽垫体中的气体,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存放。
权利要求1.一种针灸支撑垫,包括垫体(6),其特征是垫体(6)侧边固定安装有连接棒(1),与之平行的侧边上安装有可以与连接棒(1)紧密配合的C型卡槽(2);垫体(6)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气孔⑶;垫体(6)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⑷;垫体(6)底面设置有防滑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支撑垫,其特征是所述防滑层(5)面积小于等于垫体 (6)底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支撑垫,其特征是所述防滑层(5)为硅胶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针灸支撑垫。垫体侧边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棒,与之平行的侧边上安装有与连接棒紧密配合的C型卡槽。垫体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气孔,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底面设置有防滑层。针灸过程中可以将患者相应部位抬高到合适高度,并能使患者体位在该高度可以有效固定,使用该方案的针灸支撑垫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灵活、方便,能够有效保证针灸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H15/00GK201996835SQ20112005356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张平, 王力军, 邹菁 申请人:王力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