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25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输液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安全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医院常用的器械,使用面广量大。由于临床护士使用注射器时,大多使用右手抓握式,被抽出的活塞杆中后段极易被手指污染,再次推入时,污染处与注射筒内壁接触,从而污染无菌药液,造成了药品的污染。现有注射筒内壁为直线型结构,前后注射筒筒径尺寸一致,由于活塞长期处于受压状态,无回弹空间,使用活塞久了,容易产生活塞的永久变形,从而密封性能降低,目前临床使用的注射器顶端的针头部位容易断裂,不仅影响其正常的使用,而且也给注射工作带来不安全因素。目前,医院使用的注射器的注射针由针杆和座套组成,针杆通过座套插接在注射筒前端的针头上,但是由于座套与针头连接之间存在一个出液通道,这就使在注射完成后会在该出液通道内保存部分的药液残留,造成浪费;而且在使用注射器刺破橡胶瓶塞取药的过程中,不但容易被橡胶颗粒堵塞针孔污染药液,而且还会把微小的橡胶颗粒注入人体, 造成不良反应。另外,现使用的加药注射器,均为全塑型、一次性使用,由于使用一次就必须把注射器报废掉,这样造成了浪费并且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污染环境、使用安全并且使用方便的安全注射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注射器,包括注射筒、 设置在注射筒顶端的针头、插接在针头上的注射针、设置在注射筒尾端的筒帽、与注射筒内壁紧密滑移配合的活塞、与活塞相连接的活塞杆和固定在活塞杆另一端的推板,活塞杆由一端与活塞相连接的导向段和另一端与推板相连接的连接段组成,导向段与连接段的连接处上开设有自毁切口,能够在使用完活塞杆后方便的进行折断,导向段至少由两条对称的杆棱组成,连接段断面直径小于注射筒的孔径,针头外壁上环形设置有加强结构。为了能够防止注射时推偏,提高增加强度并且降低材料成本,所述的导向段由四条相互对称的杆棱组成,其断面呈“十”字对称设置。为了能够防止活塞使用久后变形,所述的注射筒内壁具有向外延伸、可容置活塞弹回的台阶,所述的台阶的径向尺寸大于注射筒内壁工作段径向尺寸。为了能够使活塞与注射筒内壁之间起到更好的密封性,所述的活塞与注射筒内壁接触处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嵌有环形胶圈。为了能够在操作注射器时防止针头断裂,所述的加强结构为四条环形均勻固定在针头上的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固定在注射筒顶端上,另一端固定在针头的针口上。为了能够防止药液阻塞出液通道,所述的注射针后端的外径与注射筒顶端的针头的出液通道的内径相同,注射针前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液孔。为了方便观看注射筒内液体的容量,注射筒表面设置有注射筒刻度线。为了避免浪费造成污染环境,所述的注射筒和加强结构为整体结构,注射筒和加强结构由玻璃制作而成,使用过后,只需放入消毒池中消毒就可以再次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注射器,导向段采用由四条相互对称的杆棱组成,其断面呈“十”字对称设置,这样设计能够防止注射时推偏,提高增加强度并且降低材料成本;注射筒内壁设置台阶,能够防止活塞使用久后变形;活塞上开设凹槽,凹槽内嵌入环形胶圈,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针头上设置加强筋,能够有效地防止针头在操作中断裂;注射筒采用 玻璃材质,能够重复利用避免了浪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射筋,11.针头,11-1.加强结构,12.筒帽,2.注射针,3.活塞,31.环形胶圈,41.导向段,42.连接段,43.自毁切口,5.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
图1和图2所示的安全注射器,包括由玻璃制作而成的注射筒1,注射筒1顶端固定有针头11,注射针2套接在针头11上,注射针2后端的外径与注射筒1顶端的针头11 的出液通道的内径相同,注射针2前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液孔,针头11外壁上环形设置有四条环形均勻固定在针头11上的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固定在注射筒1顶端上,另一端固定在针头11的针口上,注射筒1尾端为筒帽12,在注射筒1内壁紧密滑移配合的活塞3, 活塞3与注射筒1内壁接触处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嵌有环形胶圈31,活塞杆由一端与活塞 3相连接的导向段41和另一端与推板5相连接的连接段42组成,导向段41与连接段42的连接处上开设有自毁切口 43,导向段41由四条相互对称的杆棱44组成,其断面呈“十”字对称,连接段42断面直径小于注射筒1的孔径,注射筒1内壁具有向外延伸、可容置活塞3 弹回的台阶,台阶的径向尺寸大于注射筒1内壁工作段径向尺寸。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注射器回复到初始位置(活塞顶于注射筒1前端),然后打开盖在注射针2上的帽子,将注射针2对准橡胶瓶塞并刺破后取药,拉动设置在活塞杆尾端的推板5,将活塞3拉至注射筒1内的台阶处,然后将注射针2从橡胶瓶塞中拔出,然后将注射针2对准患者进行注射,使用结束后,把下注射针2和拔出活塞杆,将活塞杆通过自毁切口 43折断,然后仍入垃圾桶中,最后将注射筒1放入消毒池中进行消毒。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注射器,包括注射筒(1)、设置在注射筒(1)顶端的针头(11)、插接在针头 (11)上的注射针(2)、设置在注射筒(1)尾端的筒帽(12)、与注射筒(1)内壁紧密滑移配合的活塞(3)、与活塞(3)相连接的活塞杆和固定在活塞杆另一端的推板(5),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杆由一端与活塞(3)相连接的导向段(41)和另一端与推板(5)相连接的连接段 (42)组成,所述的导向段(41)与连接段(42)的连接处上开设有自毁切口(43),所述的导向段(41)至少由两条对称的杆棱(44)组成,连接段(42)断面直径小于注射筒(1)的孔径, 所述的针头(U)外壁上环形设置有加强结构(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段(41)由四条相互对称的杆棱(44)组成,其断面呈“十”字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注射筒(1)内壁具有向外延伸、可容置活塞(3)弹回的台阶,所述的台阶的径向尺寸大于注射筒(1)内壁工作段径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3)与注射筒(1)内壁接触处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嵌有环形胶圈(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强结构(11-1)为四条环形均勻固定在针头(11)上的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固定在注射筒(1)顶端上,另一端固定在针头(11)的针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注射针(2)后端的外径与注射筒(1)顶端的针头(11)的出液通道的内径相同,注射针(2)前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液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注射筒(1)表面设置有注射筒刻度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注射筒(1)和加强结构 (11-1)为整体结构,注射筒(1)和加强结构(11-1)由玻璃制作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注射器,包括注射筒、设置在注射筒顶端的针头、插接在针头上的注射针、设置在注射筒尾端的筒帽、与注射筒内壁紧密滑移配合的活塞、与活塞相连接的活塞杆和固定在活塞杆另一端的推板,活塞杆由一端与活塞相连接的导向段和另一端与推板相连接的连接段组成,导向段与连接段的连接处上开设有自毁切口,导向段至少由两条对称的杆棱组成,连接段断面直径小于注射筒的孔径,针头外壁上环形设置有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注射器,导向段采用四条相互对称的杆棱组成,防止注射时推偏,提高强度且降低成本;注射筒内台阶设计,有效防止活塞变形;活塞上嵌入环形胶圈,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针头上有加强筋,能够防止针头断裂。
文档编号A61M5/178GK201978264SQ20112005672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
发明者石洪菊 申请人:石洪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