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可焚烧痰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65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可焚烧痰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卫生检验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可焚烧痰液收集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中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是对呼吸系统疾病细菌学检查及疾病细胞的病理学检查,其检查标本一是用内镜下活检钳夹取;二是通过采用穿刺法取疾病组织;三是通过患者吐痰液。前两种方式在获取标本时容易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和损害,所以患者难以接受,而且操作也比较困难,后一种由于是患者自行吐出,所以获得比较容易,且简单易行,故临床上广泛使用。目前在采集患者痰液多使用圆形平底的容器,或以取尿、取便容器代替之,由于此类容器的内底为平底结构,使采集到的痰液平铺于容器底部而不能集中,导致痰液细胞成分及致病微生物不易收集;同时痰液放置时间稍长易干燥,进而使得细胞和致病微生物发生变形、破坏或挥发等情况,不易于涂片及镜检观察,造成检测阳性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储存和涂片检测、提高检测效率的一次性可焚烧痰液收集器。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可焚烧痰液收集器,包括盒体与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腔呈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结构,所述盒盖与盒体均为内壁涂有薄蜡层的纸质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盒体内腔漏斗下口直径为12-20mm,下口深度为10_15mm。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盒体内腔设计为漏斗状,当患者需要做痰液收集时,利用盒体的漏斗状内腔,可将痰液集中保留在窄小的下口处,可避免痰液分散或挥发,不仅可有效保证了痰液标本的提取成分,而且有利于提高痰液的检出率和准确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盖;2、盒体;3、漏斗状内腔;3-1、漏斗下口; 4、薄蜡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一次性可焚烧痰液收集器,包括盒体2与扣封在盒体上口处的盒盖1, 所述盒体内腔呈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内腔3。所述盒盖与盒体均为内壁涂有薄蜡层4的纸质结构。所述盒体内腔漏斗下口 3-1的直径为12-20mm,下口深度为10_15mm。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腔漏斗下口 3-1的直径优选为18mm,下口的高度优选为13mm。使用时,当患者准备咳痰充分后,迅速打开盒盖,将咳出的痰液吐入盒体内,盖好盒盖,将痰于2小时内送检。待标本使用完毕后,将剩余标本连同痰液收集器一同焚烧处理。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盒体内腔设计为漏斗状,当患者需要做痰液收集时,利用盒体的漏斗状内腔,可将痰液集中保留在窄小的下口处,可避免痰液分散或挥发,不仅可有效保证了痰液标本的提取成分,而且有利于提高痰液的检出率和准确度。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可焚烧痰液收集器,包括盒体与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腔呈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结构,所述盒盖与盒体均为内壁涂有薄蜡层的纸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焚烧痰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腔漏斗下口直径为12-20mm,下口深度为10_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可焚烧痰液收集器,包括盒体与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腔呈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结构,所述盒盖与盒体均为内壁涂有薄蜡层的纸质结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盒体内腔设计为漏斗状,当患者需要做痰液收集时,利用盒体的漏斗状内腔,可将痰液集中保留在窄小的下口处,可避免痰液分散或挥发,不仅可有效保证了痰液标本的提取成分,而且有利于提高痰液的检出率和准确度。
文档编号A61B10/00GK202051737SQ20112006284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刘现周, 肖凡 申请人:刘现周, 肖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