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逆流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675阅读:3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逆流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液收集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主要用于胸腹水患者治疗的防逆流引流袋。
背景技术
胸腔和腹腔积液是临床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全国每年该病患者应在数千万人以上,引流术是目前胸水和腹水治疗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胸、腹水引流袋是胸、腹腔引流装置的重要医疗器械。目前的体液收集装置(引流袋)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如下缺陷1.引流袋的排液时液体易形成反流;2.引流袋内潴留的气体极易反流进入引流管中,从而使引流管丧失虹吸引流作用;3.引流袋的引流管接头与中心静脉导管接头不配套,给临床医师带来操作不便;4.引流袋引流管缺少管道疏通结构,沉积于管壁的附着物容易阻塞引流管。申请人:在专利号为200920255142. 7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引流袋,采用引流管与排液管设于袋体的同一侧的技术方案,虽然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排液管的污染问题,但并未从根本来解决液体及气体的反流问题,而且由于排液管设于引流袋的上方,在操作上需要导致引流袋才能完成排液,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引流袋内液体反流的防逆流引流袋。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是防逆流引流袋,包括袋体,开设于袋体上的引流管、排液管;引流管的出口通过防逆流装置与袋体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构造还有防逆流装置主要起到防止引流袋内的气体及液体反流的作用,可以选用包括但不局限于防逆流膜或单向阀等结构,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其中优选的结构设计是,防逆流装置选用防逆流膜,该防逆流膜为固定装配于袋体内表面,且由第一薄膜、第二薄膜叠置组成的复合袋装结构,第一薄膜、第二薄膜相对应的外周边闭合为一体,复合袋状结构与袋体之间以及第一薄膜、第二薄膜相对应的外周边之间可以采用包括但不局限于热复合、粘接复合或流涎复合等现有实现手段。引流管出口与第一薄膜、第二薄膜形成的袋装腔体连通,第一薄膜、第二薄膜形成的袋装腔体底部与袋体内部连通。在无体液进入时,第一、第二薄膜紧密吸合,可有效防止体液反流,在有体液进入时,第一、第二薄膜分离,保证体液顺利进入袋体。为便于引流与排液过程的通畅和操作的便利,优选的设计方案是,引流管的出口开设于袋体的内腔顶部,排液管的出口开设于袋体的内腔底部,为便于疏通体内、外引流管,预防或减少引流管阻塞,优选的设计方案是引流管中部为一变径囊状膨出疏通管。为缩短袋体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时间,实现操作的简便快捷,优选的设计方案是,引流管的入口通过适配的速接旋紧接头连接中心静脉导管。速接旋紧接头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优选采用连接处为螺旋结构的速接旋紧接头。 更为优选的是采用可来福接头。为进一步扩大引流袋的应用范围,更为优选的设计方案是袋体上或引流管上设有与导尿管适配的导尿管接头。其中更为优选的结构方式是,导尿管接头与速接旋紧接头适配。为便于导尿管接头连接膀胱冲洗管,以实现对导尿管内进行冲洗的功能,导尿管接头的出口端与膀胱冲洗管适配。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当引流时,体液进入引流管,防逆流装置在体液的作用下打开,使体液进入袋体, 当无体液进入时,防逆流装置关闭,可有效防止体液倒流。如需进行尿液引流收集或膀胱灌洗,则将引流管或袋体上的导尿管接头连接导尿管,并将导尿管接头连接膀胱冲洗管即可完成上述操作。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引流管的出口处设有防逆流装置,可有效地防止引流袋内液体及气体的反流,有效地保障了引流过程的顺利进行。2、防逆流装置的采用,使排液管的污染不会对引流过程形成实质性的影响,因此排液管可以设于袋体的底部,进一步保障了排液过程的顺利进行,引流及排液操作更为简单方便。3、采用速接旋紧接头与中心静脉导管接头连接,极大地缩短了引流袋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时间。4、导尿管接头是引流袋的辅助构件,使得引流袋兼有尿液引流收集和膀胱灌洗的功能,拓宽了该引流袋的应用范围。5、通过挤压疏通管,确保在临床应用中引流管通畅。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图3是导尿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导尿管接头与膀胱冲洗管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图2的B部局部放大图。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变径囊状膨出疏通管;2、袋体;3、引流管;4、第一薄膜;5、第二薄膜;6、排液管; 7、速接旋紧接头;8、导尿管接头;9、膀胱冲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本专利说明书所作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如图示,其中包括袋体2,开设于袋体2上的引流管3、排液管 6 ;引流管3的出口通过防逆流装置与袋体2内腔连通。防逆流装置主要起到防止引流袋内的气体及液体反流的作用,防逆流装置选用防逆流膜,该防逆流膜为固定装配于袋体2内表面,且由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叠置组成的复合袋装结构,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相对应的外周边闭合为一体,复合袋状结构与袋体2 之间以及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相对应的外周边之间采用热复合。引流管3出口与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形成的袋装腔体连通,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形成的袋装腔体底部与袋体 2内部连通。在无体液进入时,第一、第二薄膜紧密吸合,可有效防止体液反流,在有体液进入时,第一、第二薄膜分离,保证体液顺利进入袋体。引流管3的出口开设于袋体2的内腔顶部,排液管6的出口开设于袋体2的内腔底部,为便于疏通体内、外引流管,预防或减少引流管阻塞,引流管3中部为一变径囊状膨出疏通管1。引流管3的入口通过适配的速接旋紧接头7连接中心静脉导管。速接旋紧接头7 采用可来福接头。引流管3上设有与导尿管适配的导尿管接头8,导尿管接头8与速接旋紧接头7适配。导尿管接头8的出口端与膀胱冲洗管9适配。
权利要求1.防逆流引流袋,包括袋体(2),开设于袋体(2)上的引流管(3)、排液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3)的出口通过防逆流装置与袋体(2)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逆流装置选用防逆流膜或单向阀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逆流装置选用防逆流膜,该防逆流膜为固定装配于袋体(2)内表面,且由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叠置组成的复合袋装结构,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相对应的外周边闭合为一体,引流管(3)出口与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形成的袋装腔体连通,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形成的袋装腔体底部与袋体(2)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3)的出口开设于袋体(2)的内腔顶部,排液管(6)的出口开设于袋体(2)的内腔底部,引流管(3)中部为一变径囊状膨出疏通管(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3)的入口通过适配的速接旋紧接头(7 )连接中心静脉导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接旋紧接头(7)采用连接处为螺旋结构的速接旋紧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接旋紧接头(7)选用可来福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2)上或引流管(3) 上设有与导尿管适配的导尿管接头(8)。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尿管接头(8)与速接旋紧接头(7)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尿管接头(8)的出口端与膀胱冲洗管(9)适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体液收集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胸腹水患者治疗的防逆流引流袋。包括袋体,开设于袋体上的引流管、排液管;引流管的出口通过防逆流装置与袋体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引流袋内气体及液体易反流等问题,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引流及排液顺畅,气体及液体不易反流,操作简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020721SQ20112006305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金普乐, 金辉 申请人:金普乐, 金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