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67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髓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医疗用的骨髓钻取器材,尤其关于一种能穿过骨外膜而直接取出海绵骨的便利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医师的日常诊疗业务中,除了一般公知的开刀病患外,随着各种医疗治疗技术的快速进展,也同时产生了许多需要配合的开刀诊疗技术,如骨髓内钉的置入,是适用于骨头受损且型态不佳的病患;骨片的移植,则适合其他患处的愈合不良而衍生的技术; 其中骨髓(海绵骨)的抽取,除了可以配合病患本身的相对疾患外,配合各种基因工程的需求,也是这项技术需求日益庞大的主因。不论何项技术需求,施行手术时的时间则是医师最为要求的重点,然后是开孔品质,手术时间一则关系到骨片本身的品质,进而影响所要移植部位的需求孔急,再者其它项的基因工程中,骨髓除可做为骨髓移植外,还可制作为促进细胞分化的生长因子,或是骨髓干细胞做为他种细胞的分化来源等等,都是与时间竞赛的技术要求。更者,就开刀取骨髓的品质而言,所开孔处的开孔型态与大小,也影响到原处开孔的愈后情形,如何紧致细密的完成合适的开孔大小,更成为医疗品质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对于上述的骨髓钻孔需求,作为临床医师的本创作者,则心有所感,期望据此改良临床的医疗器械,并为医疗研发进一份心力。
发明内容爰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能够快速钻取、便利医师使用的一种骨髓钻取装置。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骨髓钻取装置,其包含一钻孔套筒与一移动内柱;该钻孔套筒为中空筒状且具两端,一端为一钻孔端,另一端为一第一握持端,该钻孔端开设有齿状的第一开口,而该第一握持端开设有一第二开口,而该钻孔套筒内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贯穿连通。该移动内柱为柱状并具两端,一端为一动作端,另一端为一第二握持端,该移动内柱以该动作端由该第二开口穿设进入,使该移动内柱容设于该容置空间。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骨髓钻取装置,其具有下列优点一、该第一握持端供医师便于握持施力,再由该钻孔端接触骨胳组织,并进行快速钻孔动作,由于骨科手术的不同形式,但对于时间却同样要求,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握持端能让医师握持方式合宜,以提高钻孔速度,提高后续手术程序的完整流畅度。二、该移动内柱由该动作端由该第二开口穿设进入,并使该移动内柱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并进行骨髓取用,对于骨髓本身,则有较佳的后续衍生的细胞品质保证,除可衍生供做他种组织的生长因子外,更可有较佳的骨髓干细胞来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骨髓钻取装置的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髓钻取装置的使用方式示意图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骨髓钻取装置的使用方式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骨髓钻取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钻孔套筒;11-钻孔端;111-第一开口 ;12-第一握持端;121-第二开口 ; 122-延伸端;13-容置空间;20-移动内柱;21-动作端;22-第二握持端;23-卡止端;30-保护套;100-骨胳组织;101-外骨皮质;102-海绵骨。
具体实施方式
兹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技术说明,现以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该等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的用途,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制。请参阅「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与使用方式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骨髓钻取装置,其包含一钻孔套筒10与一移动内柱20 ;该钻孔套筒10为中空筒状且具两端,一端为一钻孔端11,另一端为一第一握持端12,该钻孔端11开设有齿状的第一开口 111,而该第一握持端12开设有一第二开口 121,其中该第一握持端12设有与该钻孔套筒10筒身垂直的延伸端122,而该钻孔套筒10内设有一容置空间13,该容置空间 13与该第一开口 111、该第二开口 121贯穿连通。该移动内柱20为柱状并具两端,一端为一动作端21,另一端为一第二握持端22, 该移动内柱20以该动作端21由该第二开口 121穿设进入,且该第二握持端22设置有一卡止端23,以供与该第二开口 121卡设使用,并使该移动内柱20容设于该容置空间13。又,该钻孔套筒10的钻孔端11进一步设有一保护套30,可避免该钻孔端11的第一开口 111齿状部分受损,也保护一般持有者不会被割伤。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握持端12的该延伸端122与该钻孔套筒10筒身的设置为提供医师便于握持施力,再由该钻孔端11接触骨胳组织100(如图2所示),并进行快速旋转钻孔动作,使钻孔端11穿过外骨皮质101进入到海绵骨102内,使容置空间13靠近钻孔端11内部有外骨皮质101与海绵骨102。由于对于手术时间的要求,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握持端12与该延伸端122能让医师握持方式合宜,进而加快钻孔速度,提高后续手术程序的完整流畅度。取出该钻孔套筒10后,该移动内柱20由该动作端21由该第二开口 121穿设进入后(如图3所示),并使该移动内柱20于该容置空间13中移动,并由该第一开口 111将靠近钻孔端11内部的外骨皮质101与海绵骨102推出进行骨髓取用,如此方式对于骨髓本身的品质要求,才有较佳的后续衍生细胞来源,除可供制作他种组织所需的生长因子外,更可有较佳的骨髓干细胞来源。请再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其中该第二开口 121可设置于该钻孔套筒10的筒身上,如此的结构方式,除可供医师一手握持柱该第一握持端12 外,另一手可同时操作第二握持端22,避免手术中的微小失误,进而有更好的医疗品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进而进化出许多不同的治疗方式,这需要许多不同部门的共
4同配合,所以各个环节的细致要求更显重要,或许骨胳钻取是一门由来已久的骨科技术,但由于骨髓衍生出后续新形态的治疗方式,所以如何精益求精,更显得重要,本实用新型者为临床骨科医师,除执行一般医疗诊治业务外,对于本身医疗团队的医疗品质维护,更有自我要求的态度,希冀据此共同维护整体团队医疗技术品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的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骨髓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钻孔套筒,该钻孔套筒为中空筒状且具两端,一端为一钻孔端,另一端为一第一握持端,该钻孔端开设有齿状的第一开口,而该第一握持端开设有一第二开口,而该钻孔套筒内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贯穿连通;以及一移动内柱,该移动内柱为柱状并具两端,一端为一动作端,另一端为一第二握持端, 该移动内柱以该动作端由该第二开口穿设进入,使该移动内柱容设于该容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握持端设有与该钻孔套筒筒身垂直的延伸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握持端的该第二开口设置于该钻孔套筒的筒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握持端设置有一卡止端,以供与该第二开口卡设使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钻孔套筒的钻孔端进一步设有一保护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骨髓钻取装置,其包含钻孔套筒与移动内柱,钻孔套筒为中空筒状且具两端,一端为开设有第一开口的钻孔端,另一端为第一握持端,并开设有一第二开口,而钻孔套筒内设有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贯穿连通的容置空间;另,移动内柱为柱状亦具两端,一端为动作端,另一端为第二握持端,移动内柱以动作端由第二开口穿设进入,使移动内柱容设于容置空间中。钻孔端可提供医师对病患患处骨头的快速钻孔,第一握持端也能让医师施力便利,再由移动内柱而对骨髓实施取用,为一极为便利快速的医疗器材。
文档编号A61B17/16GK202020484SQ20112006303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张文开 申请人:张文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