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宫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03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宫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宫腔管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宫腔管。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流产术使用的宫腔管,大多数为金属管,此管现虽普遍应用,但也存有以下不足一是在进行人工流产时,由于金属管硬质,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大,出血多,不安全;二是宫腔管只能作吸宫术,不能注药,用途单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硅胶制作,质地较软,既能对子宫内膜损伤小,操作方便安全,又能注药的多功能宫腔管。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宫腔管,由宫腔管、 吸宫孔、连接管构成,宫腔管的前端设吸宫孔,后端设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在宫腔管上设注药管,在注药管上设密封盖,注药装置设在宫腔管内,为显示宫腔管插入子宫腔的深度,在宫腔管上还设有刻度。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注药装置,由活塞、活塞杆、手柄构成,活塞杆一端连接活塞后插入宫腔管内,另一端连接手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医务人员先将宫腔管缓缓插入子宫内,而后将活塞抽至注药口以上,打开密封盖,把药液注入宫腔管内,药液注入后,推动手柄,将药液注入宫腔;当引产时,将注药装置从宫腔管内抽出,在连接管上接上吸引器,可进行吸宫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的宫腔管相比,不仅具有对子宫腔内膜损伤小,操作方便安全的优点,而且还具有注药的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多功能宫腔管,由宫腔管1、吸宫孔2、连接管3构成,宫腔管1的前端设吸宫孔2,后端设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在宫腔管1上设注药管4,在注药管4上设密封盖5,注药装置6设在宫腔管1内,在宫腔管1上还设有刻度7。所述的注药装置6,由活塞6a、活塞杆6b、手柄6c构成,活塞杆6b —端连接活塞6a后插入宫腔管1 内,另一端连接手柄6c。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宫腔管,由宫腔管(1)、吸宫孔O)、连接管⑶构成,宫腔管⑴的前端设吸宫孔O),后端设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在宫腔管(1)上设注药管G),在注药管(4) 上设密封盖(5),注药装置(6)设在宫腔管⑴内,在宫腔管⑴上还设有刻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宫腔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注药装置(6),由活塞 (6a)、活塞杆(6b)、手柄(6c)构成,活塞杆(6b) —端连接活塞(6a)后插入宫腔管⑴内, 另一端连接手柄(6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宫腔管,由宫腔管(1)、吸宫孔(2)、连接管(3)构成,宫腔管(1)的前端设吸宫孔(2),后端设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在宫腔管(1)上设注药管(4),在注药管(4)上设密封盖(5),注药装置(6)设在宫腔管(1)内,在宫腔管(1)上还设有刻度(7)。该多功能宫腔管,不仅具有对子宫腔内膜损伤小,操作方便安全的优点,而且还具有注药的功能。
文档编号A61M1/00GK201968800SQ20112006662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
发明者李玉英 申请人:李玉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