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838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纺布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纺布,尤指一种适用于吸收生理体液的卫生用品,以供一般纸尿裤、尿布与卫生棉使用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一般吸收生理体液的卫生用品均采用抛弃式设计,例如图1所示的纸尿裤10,以及图2所示的卫生棉11,纸尿裤10与卫生棉11基本上具备一透水内表层12及一 P E膜防水外层14,并且在所述内表层和防水外层之间设置一中间吸收层13,以吸收人体的尿液或是女性经血。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人体排放生理体液直接通过内表层12,而被中间吸收层13相对集中吸收,使人体感觉较干爽。但是,此内表层12如图1和图2所示只是一般全面型的无纺布构造,因此仅能利用纤维彼此间密集空隙吸收传输生理体液,以致影响纸尿裤10或卫生棉11的吸收传输生理体液速度与吸收量,因而有待进一步改进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技术的吸收生理体液的卫生用品,其内表层传输生理体液的速度与吸收量不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纺布构造,其中于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的顶面设有多个排列分布的凸条,各凸条彼此相邻间隔排列,在各两两轴向左右相邻的凸条之间设有凹沟,各两两轴向前后相邻的凸条之间设有凹口,使各凹沟与各凹口彼此相通。在所述无纺布构造中,优选地,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于部分凹沟各至少设有一朝下贯通的导孔。进一步,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于各凹沟分别至少设有一朝下贯通的导孔。更进一步,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沿着各凹沟分别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导孔。在所述无纺布构造中,优选地,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底面对应于各凸条设计为朝上弯曲的凹槽。进一步,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的各凸条与凹沟彼此依序交错相连,以构成连续波浪状横断面。更进一步,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的各导孔的底端周缘部分分别突出于凹沟底部。而且,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的各凸条长度设为其宽度的三倍以上,各导孔设为矩形孔。进一步,该无纺布体的各凸条彼此构成纵向、横向及斜向排列。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说明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将无纺布体设有多个密集排列分布的凸条与凹沟及其导孔,以形成立体透气、散热与导流的构造,通过多个凹沟提高导流与扩散效果,再利用多个导孔提高下渗吸收速度,并且配合凸条立体弧凸减少与人体肌肤的接触,更增进散热功能,达到透气干爽与舒适的效果。
图1为现有技术的纸尿裤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卫生棉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无纺布结构图;图4为图3的无纺布的立体图;图5为图3的无纺布局部放大的立体图;图6为图3的无纺布的横向断面图(一);图7为图3的无纺布的横向断面图(二);图8为图3的无纺布的纵向断面图;图9为图3的无纺布的成型用纤维组织布层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纤维组织布层的断面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无纺布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无纺布体2纤维组织布层3 凸条4 凹沟5 凹口6 导孔7 凹槽8底端周缘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举出可行实施例,并且配合附图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吸收生理体液的卫生用品, 以作为一般纸尿裤、尿布及卫生棉等产品的透水、透气内表层。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体1主要于纤维组织布层2上实施自动化加工,以连续成型出无数个矩形凸条3,进而成为立体透气导流构造。上述纤维组织布层2为以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或其复合纤维等种类作为原料,再经由无纺布制造机械制成如图9及图10所示的蓬松状纤维组织布层 2,然后连续通过热压辊轮表面的条状压纹,以依序热压成型出无数个矩形凸条3,最后经由热烘定型为透气导流型无纺布体1。于图3至图8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无纺布体1主要于纤维组织布层 2的顶面或其中一面设有多个排列分布的凸条3,各凸条3彼此相邻间隔排列,在各两两轴向左右相邻的凸条3之间则设为凹沟4,各两两轴向前后相邻的凸条3之间设为凹口 5,使各凹沟4与各凹口 5彼此相通,以形成立体透气导流构造。在进一步如图所示的较佳实施结构中,无纺布体1的纤维组织布层2可于全部或部分凹沟4各至少设有一朝下贯通的导孔6,或者如图所示中,沿着各凹沟4分别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导孔6。于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体1主要设有多个密集排列分布的凸条3与凹沟4及其导孔6,以形成立体透气、散热与导流构造,通过多个凹沟4提高导流与扩散效果,再利用多个导孔6提高下渗吸收速度,并且配合凸条3立体弧凸减少与人体肌肤的接触,更增进散热功能,达到透气干爽与舒适的效果。继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的立体透气导流构造,如图5至图8所示,无纺布体 1的纤维组织布层2的各凸条3主要设计为矩形,并且凸条3长度设计为其宽度的三倍以上,各导孔6则大致设计为矩形,并且导孔6的底端周缘部分8分别突出于凹沟4底部,以提高导流透气效果,而无纺布体1的各凸条3彼此可构成纵向、横向及斜向排列。请再参阅图4至图7所示的较佳实施构造,无纺布体1的纤维组织布层2底面可对应于各凸条3设计为朝上凹入弯曲的凹槽7,以提高导流透气功效。而且无纺布体1的纤维组织布层2的各凸条3与凹沟4可彼此依序交错相连,构成连续波浪状横断面,以增进透气散热功能。于图11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无纺布体1的各凹沟4能够任意设计成所需的导孔 6数量。除此之外,也可不设置任何导孔6,以配合特定使用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无纺布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其关键技术为无纺布体1 设有多个密集排列分布的凸条3与凹沟4及其导孔6,以形成立体透气、散热与导流构造,通过多个凹沟4提高导流与扩散效果,再利用多个导孔6提高下渗吸收速度,并且配合凸条3 的立体弧凸减少与人体肌肤的接触,更增进散热功能,达到透气干爽与舒适的效果。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加以限制,在不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化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于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的顶面设有多个排列分布的凸条,各凸条彼此相邻间隔排列,在各两两轴向左右相邻的凸条之间设有凹沟,各两两轴向前后相邻的凸条之间设有凹口,使各凹沟与各凹口彼此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于部分凹沟各至少设有一朝下贯通的导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于各凹沟分别至少设有一朝下贯通的导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沿着各凹沟分别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导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底面对应于各凸条设有朝上弯曲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的各凸条与凹沟彼此依序交错相连,以构成连续波浪状横断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的各导孔的底端周缘部分分别突出于凹沟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的各凸条长度设为其宽度的三倍以上,各导孔设为矩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体的各凸条彼此构成纵向、 横向及斜向排列。
专利摘要一种无纺布构造,其在无纺布体的纤维组织布层的顶面设有多个排列分布的凸条,各凸条彼此相邻间隔排列,在各两两轴向左右相邻的凸条之间设有凹沟,各两两轴向前后相邻的凸条之间设有凹口,使各凹沟与各凹口彼此相通,并且多个凹沟可各设有朝下贯通的导孔,以形成立体透气、散热与导流构造,通过多个凹沟提高导流与扩散效果,再利用多个导孔提高下渗吸收速度,并且配合凸条立体弧凸来减少与人体肌肤的接触,更增进散热功能,达到透气干爽与舒适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F13/538GK202086679SQ20112009465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
发明者萧进华 申请人:萧进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