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22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急救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对患者自动进行主动按压-减压并自动对肺部进行通气的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
背景技术
抢救心脏骤停的危重病人的传统方法是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抢救人员需要掌握其技巧,劳动强度大,易造成肋骨骨折。现有的心肺复苏器械大都需要高压气体为动力,需携带气瓶,体积和重量均较大,不便携带。新的心肺复苏技术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使用一种带有辅助吸气杯的按压装置,吸气杯可以在两次按压间期产生主动减压,应用标准指南确定的按压频率,减压时可以在不中断接触胸壁的情况下,主动将胸壁恢复到扩张位置。经过大量实验验证,与标准心肺复苏相比,该方法可使心肺复苏时的血液流动增加20% -100%,使得冠状灌注动脉压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值得到显著提高,从而进一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增加患者生存率。美国Ambu公司研制的Ambu心脏泵是使用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术的典型装置,是手动操作,按压/呼吸配合需二人进行,配合困难,且救护人员容易疲劳。国内目前临床使用的同类项目代表性产品几乎没有,尤其对于兼有主动加压-减压和通气功能的自动心肺复苏器仍为空白。临床急救亟待开发一种可以对患者自动进行主动按压-减压并自动对肺部进行通气的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以应用到缺少或没有气源环境下的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采用真空吸杯吸附胸壁按压,又使胸廓提举主动减压,增加了上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使心脏泵血功能增加,大大增加心肺的血液循环;采用微涡轮气源供气系统,实现新型呼吸模式;携带方便,不受缺少气源条件的限制,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其特征是主要由供氧机构、胸部按压机构、电瓶、支承架、左右支腿和患者背板构成, 所述左右支腿的上端通过铰链与支承架两端铰接,所述左右支腿的下端通过快速卡锁与患者背板两端固定,所述供氧机构和胸部按压机构分别与支承架固接,所述供氧机构由空气吸入通道和微处理器构成,所述空气吸入通道主要由依次连接的过滤器、微涡轮系统、电磁阀、流量调节阀和呼吸罩构成。所述胸部按压机构主要由内、外容置腔、滚珠螺杆、一级和二级弹簧、第一及第二线性球轴承、可逆电机及真空吸杯构成,所述真空吸杯与内容置腔下端口固接,所述内容置腔内置有一级弹簧,一级弹簧顶端设有螺杆固定架,螺杆固定架上套装有二级弹簧,螺杆固定架内固接有与滚珠螺杆螺接的滚珠螺杆帽,所述滚珠螺杆上部通过轴承支承在外容置腔顶部,滚珠螺杆顶端键接皮带轮,皮带轮通过齿形皮带与可逆电机输出轴上的齿形皮带轮传动,所述可逆电机通过支架与外容置腔固接,所述外容置腔内壁固接有第二线性球轴承, 第二线性球轴承与内容置腔外圆滚动连接,螺杆固定架外壁固接第一线性球轴承,第一线性球轴承与外容置腔内壁滚动连接,所述外容置腔内壁固接有置于螺杆固定架下方的限位块,外容置腔内壁相对内容置腔上端位置固接有位移传感器。所述左右支腿分别与颈部固定带两端固接。所述左右支腿上端与支承架连接的铰链上分别设有腕带。所述左右支腿与患者背板卡接的下端口设有快速卡锁,所述快速卡锁与患者背板两端的连接轴扣接。所述患者背板上均布有若干个把手孔。有益效果能够模仿人工对心脏及呼吸骤停的患者,实施胸部按压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而其精确和高效的胸部按压及机械通气方式,使得肺部按压、通气的频率、数量和质量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最新的国际标准;采用微涡轮的气源供应系统,不用压缩空气就能实现现代气动电控呼吸机能够实现的较高水平的新型呼吸模式,可以运用到缺少或没有气源的场合,由于不用携带氧气瓶,所以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不易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左右支腿与背板通过快速卡锁固定,组装快捷,不浪费急救和抢救的时间,从安装到使用仅用十几秒;手腕头部合理固定,适合担架运送并可通过楼道等狭窄地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承架与左右支腿铰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患者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胸部按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供氧机构结构框图;图6、图7是左右支腿与患者背板快速卡锁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承架,111、胸部按压机构,1110、可逆电机,1112、电机支架,1113、电机转轴,1114、齿形皮带轮,1115、齿形皮带轮带,1116、皮带轮,1117、滚珠轴承,1118、外容置腔,1119、滚珠螺杆,1120、滚珠螺杆帽,1121、螺杆固定架,1122、限位块,1123、位移传感器, IlM、二级弹簧,1125、内容置腔,11 、一级弹簧,1127、第一、第二线性球轴承,112、真空吸杯,12、电瓶,13、供氧机构,21、腕带,22、颈部固定带,23、铰链,231、通轴,232、配合楔,233、 安置腔,234、旋转槽,235、定位销槽,对、左右支腿,25、快速卡锁,251、拉环,252、卡爪,253、 悬架轴,2M、弹簧,255、扁销,256、锁闭支撑架,2561、锁闭台,3、患者背板,31、把手孔,32、 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说明。一种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如图1、图2、图3所示,主要由供氧机构13、胸部按压机构111、电瓶12、支承架1、左右支腿M和患者背板3构成,所述左右支腿M的上端通过铰链23与支承架1两端铰接,所述左右支腿的下端通过快速卡锁25与患者背板3两端固定,所述供氧机构13和胸部按压机构分别与支承架固接,所述供氧机构由空气吸入通道和与其连接的微处理器构成,详见附图5,所述空气吸入通道主要由依次连接的过滤器、 微涡轮系统、电磁阀、流量调节阀和呼吸罩构成。所述胸部按压机构主要由内容置腔1125、 外容置腔1118、滚珠螺杆1119、一级和二级弹簧11沈、1124、第一及第二线性球轴承1127、 可逆电机1110及真空吸杯112构成,所述真空吸杯与内容置腔下端口固接,所述内容置腔内置有一级弹簧,一级弹簧顶端设有螺杆固定架1121,螺杆固定架上套装有二级弹簧,螺杆固定架内固接有与滚珠螺杆螺接的滚珠螺杆帽1120,所述滚珠螺杆上部通过轴承1117支承在外容置腔顶部,滚珠螺杆顶端键接皮带轮1116,皮带轮通过齿形皮带1115与可逆电机输出轴1113上的齿形皮带轮1114传动,所述可逆电机通过支架1112与外容置腔固接,所述外容置腔内壁固接有第二线性球轴承,第二线性球轴承与内容置腔外圆滚动连接,螺杆固定架外壁固接第一线性球轴承,第一线性球轴承与外容置腔内壁滚动连接,所述外容置腔内壁固接有置于螺杆固定架下方的限位块1122,外容置腔内壁相对内容置腔上端位置固接有位移传感器1123。所述左右支腿分别与颈部固定带22两端固接。所述左右支腿上端与支承架连接的铰链上分别设有腕带21。所述左右支腿与患者背板卡接的下端口设有快速卡锁25,所述快速卡锁与患者背板两端的连接轴32扣接。所述患者背板上均布有若干个把手孔31。左右支腿分别固接有颈部固定带22。详见图4所述胸部按压机构由可逆电机1110控制,螺杆固定架、螺杆和外容置腔同轴。线性球轴承将外容置腔和螺杆固定架固定,防止其与外容置腔轴向产生偏移。内容置腔表面有轴承凹槽(图中未示),线性球轴承可以嵌入凹槽中,将内容置腔固定,防止其在轴向上产生偏移。螺杆固定架有凸起部分(图中未示)嵌入内容置腔顶部的法兰凹槽内, 保证螺杆固定架与内容置腔同轴,防止产生偏离轴向的转动。滚珠螺杆是将电机转动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关键部件。当滚珠螺杆转动时,滚珠螺杆帽将沿着滚珠螺杆进行直线运动,滚珠螺杆顺时针转动,滚珠螺杆帽向下运动,滚珠螺杆逆时针转动,滚珠螺杆帽向上运动,因此,当滚珠螺杆不断地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时,滚珠螺杆帽将进行直线往复运动。螺杆固定架随着滚珠螺杆帽的运动而运动,并与滚珠螺杆帽的运动保持一致,当螺杆固定架向下运动时,螺杆固定架下沿下压一级弹簧,从而带动内容置腔及真空吸杯向下运动,当螺杆固定架向上运动时,固定架下沿上压二级弹簧,带动内容置腔及真空吸杯向上运动。利用可逆电机可以进行正向或逆向运行,通过胸部按压机构中滚珠螺杆机构将所述可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带动真空吸杯做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病人心肺按压提拉。由图5可见,所述供氧机构采用基于微涡轮的气源供应系统实现供氧,并通过微电脑控制胸部按压机构、供氧机构同步实现按压呼吸操作。所述气源供应系统在空气吸入通道依次设置有过滤器、微涡轮系统、电磁阀、流量调节阀和呼吸罩。利用涡轮的高速旋转产生的压差,一端把空气吸入涡壳,另一端输出一定压力和流量的稳定气源,作为供氧机构的驱动气,带动供氧机构工作。如图1、图6、图7所示,所述快速卡锁25由悬架轴253、卡爪252、弹簧254、扁销 255、锁闭支撑架256组成。向上提拉钩251,将左右支腿M下端部的卡爪套接在患者背板两侧的连接轴32上,该轴对卡爪252的跟部2522施力,使得卡爪252围绕悬架轴253转动, 直至卡爪252的吊钩2521部分或全部环绕住连接轴,此时松开拉钩251,由于弹簧邪4的回弹作用,置于弹簧2M下端的扁销255快速落下锁紧卡爪252,将左右支腿扣紧在患者背板中。左右支腿M下端部还包括锁闭支撑架256,该支撑架的锁闭台2561用于扣牢连接轴。 装备不使用时,向上拉紧拉钩251,扁销255脱开,卡爪252松开连接轴回复至初始状态,将支撑架及左右支腿从患者背板拿下,折叠包装。如图8所示,所述铰链装置23由通轴231、扭簧(图中未示)、配合楔232、安置腔 233、旋转槽234、定位销槽235组成。所述通轴置于支撑架的两下侧,通轴内设置有扭簧(未显示),通轴231表面两侧设计有配合楔232,通轴中间设计有两个定位销槽235,用于固定铰链装置23。所述左右支腿的上端部设计有安置腔233,安置腔233内留有与配合楔232 配合并用于限位的旋转槽234,通轴与安置腔配合安装好后,可以绕着支撑架旋转,配合楔 232可以限制左右支腿旋转在最大和最小范围内,便于安装和折叠支撑架及左右支腿。工作原理正负压便携式自动心肺复苏器的使用过程为抢救患者时,救援人员将患者背板置于病人背部,向上提拉所述拉环,并将所述的左右支腿下端部的卡爪快速套接在患者背板两侧的连接轴上,并松开拉环,从而将所述的支撑架及左右支腿锁紧在患者背板上。利用调节器将真空吸杯杯底中心扣于患者胸骨的中轴线,下缘紧靠胸骨中下1/3 交接处,将颈部固定带置于病人颈下并系好,选中按压模式“连续”,开始对患者胸廓反复按压与提举,帮助心脏排血和肺部排气,提拉时靠吸杯真空吸附主动扩胸,帮助静脉血回流进心脏。选中按压模式“30:2”,对患者胸外按压15次后,通过供氧机构对病人进行通气2次。 当需要运送病人时,将病人手腕置于腕带22中,便于固定抬送病人。不使用时,向上提拉所述的拉环251,使所述的卡爪松开,从而将所述的支撑架及左右支腿从患者背板上取下。所述的支撑架及左右支腿可以根据运输和存放的需要,完全收折起来。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其特征是主要由供氧机构、胸部按压机构、电瓶、支承架、左右支腿和患者背板构成,所述左右支腿的上端通过铰链与支承架两端铰接, 所述左右支腿的下端通过快速卡锁与患者背板两端固定,所述供氧机构和胸部按压机构分别与支承架固接,所述供氧机构由空气吸入通道和微处理器构成,所述空气吸入通道主要由依次连接的过滤器、微涡轮系统、电磁阀、流量调节阀和呼吸罩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其特征是所述胸部按压机构主要由内、外容置腔、滚珠螺杆、一级和二级弹簧、第一及第二线性球轴承、可逆电机及真空吸杯构成,所述真空吸杯与内容置腔下端口固接,所述内容置腔内置有一级弹簧,一级弹簧顶端设有螺杆固定架,螺杆固定架上套装有二级弹簧,螺杆固定架内固接有与滚珠螺杆螺接的滚珠螺杆帽,所述滚珠螺杆上部通过轴承支承在外容置腔顶部,滚珠螺杆顶端键接皮带轮,皮带轮通过齿形皮带与可逆电机输出轴上的齿形皮带轮传动,所述可逆电机通过支架与外容置腔固接,所述外容置腔内壁固接有第二线性球轴承,第二线性球轴承与内容置腔外圆滚动连接,螺杆固定架外壁固接第一线性球轴承,第一线性球轴承与外容置腔内壁滚动连接,所述外容置腔内壁固接有置于螺杆固定架下方的限位块,外容置腔内壁相对内容置腔上端位置固接有位移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支腿分别与颈部固定带两端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支腿上端与支承架连接的铰链上分别设有腕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支腿与患者背板卡接的下端口设有快速卡锁,所述快速卡锁与患者背板两端的连接轴扣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其特征是所述患者背板上均布有若干个把手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正负压自动心肺复苏器,其特征是主要由供氧机构、胸部按压机构、电瓶、支承架、左右支腿和患者背板构成,所述左右支腿的上端通过铰链与支承架两端铰接,所述左右支腿的下端通过快速卡锁与患者背板两端固定,所述供氧机构由空气吸入通道和微处理器构成,所述空气吸入通道主要由依次连接的过滤器、微涡轮系统、电磁阀、流量调节阀和呼吸罩构成。有益效果采用微涡轮的气源供应系统,可以应用到缺少或没有气源的场合;设备体小质轻,携带方便;组装快捷,适合担架运送并可通过楼道等狭窄地域。
文档编号A61H31/02GK202078515SQ20112010002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吴太虎, 孟兴菊, 宋振兴, 张广, 郑捷文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天津市普瑞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