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心肺复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62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心肺复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心肺复苏器。
背景技术
在急诊抢救心搏骤停患者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CPR)容易使1/3患者 发生肋骨骨折。如果心搏骤停者伴有胸廓畸形或胸肋骨骨折,或因实施传统的CPR按压导 致肋骨骨折,就会因胸廓复张受限,使心泵或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抢救此类患者再 使用传统的CPR将会直接影响复苏效果。单纯腹部按压CPR,放松时只能使膈肌回复到原 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目前尚未有一种能最 大限度地移动膈肌幅度,又不会导致患者腹部皮肤损伤的负压心肺复苏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心肺复苏器,以便既能实现急诊抢救的心肺复 苏效果,又不会导致肋骨骨折,且能最大限度地移动膈肌幅度,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负压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以及吸盘顶端的一个内含单向阀的 连通管,且该连通管与负压引流装置相连,有一个罩体套在连通管下部并罩在吸盘外,设置 于连通管上的手柄与罩体的顶端相接触,并且上述吸盘的底端伸出罩体15 25mm。考虑到罩体在连通管上的套置效果,在上述手柄以下的连通管外还套有一根固定 在罩体内的套管。考虑到增加手柄与罩体顶端的接触面积,在上述罩体顶端的连通管外还有一个垫 片。考虑到吸盘对于腹部皮肤的吸附效果,上述吸盘呈钟形,并且底面直径与高度之 比为5 4。考虑到罩体对于腹部皮肤的按压效果,以及与吸盘的形状相吻合,上述罩体呈钟 形,并且底面直径与高度之比为5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坚固耐用,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在急诊抢救时 不会导致患者腹部皮肤损伤或肋骨骨折,充分利用了病房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不必采用 传统CPR—人负责按压、一人负责人工呼吸的复苏方式,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最大限度地 移动膈肌幅度,具有显著的急诊抢救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包含负压引流装置)。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未包含负压引流装置)。其中,1、负压引流装置,2、吸盘,3、罩体,4、手柄,5、单向阀,6、连通管,7、套管,8、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3所示,一种负压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2,以及吸盘2顶端的 一个内含单向阀5的连通管6,且该连通管6与负压引流装置1相连,并有一个罩体3套在 连通管6下部并罩在吸盘2外,设置于连通管6上的手柄4与罩体3的顶端相接触,并且上 述吸盘2的底端伸出罩体3的长度是15 25mm。考虑到罩体3在连通管6上的套置效果,如图1所示,在上述方便实施压提的手柄 4以下的连通管6外还套有一根固定在罩体3内的套管7。考虑到增加手柄4与罩体3顶端的接触面积,如图1、3所示,在上述罩体3顶端的 连通管6外还套有一个垫片8,即该垫片8位于手柄4和罩体3的顶端之间,并且该垫片8 可以与罩体3内的套管7相连接。考虑到吸盘2对于腹部皮肤的吸附效果,如图1 3所示,上述吸盘2呈钟形,并 且底面直径与高度之比为5 4。考虑到罩体3对于腹部皮肤的按压效果,以及与吸盘2的形状相吻合,如图1 3 所示,上述罩体3呈钟形,并且底面直径与高度之比为5 4。上述吸盘2和手柄4,以及连通管6、套管7、垫片8均可以用医用工程塑料制成,手 柄4可以呈便于把持的亚铃状,并使操作者在提拉时动作更加规范。上述罩体3可用较柔软的医用塑胶制成,为了不损伤腹部皮肤,上述罩体3和吸盘 2环形的底部都是圆滑的。上述吸盘2通过带有单向阀5的连通管6与负压引流装置1相连接,采用底面直 径与高度比为5 4的钟形的吸盘2,最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1保持吸盘2内负 压,从而大幅提拉起腹部皮肤,增加膈肌下移幅度和胸腔内负压,促进血液回流,充分发挥 “胸泵”作用,实现心肺的迅速复苏。考虑到大人、小孩、肥胖者、消瘦者的形体差异,上述吸盘2的底端伸出罩体3的长 度在15 25mm范围内,从而确保在按压时吸盘2所覆盖的部位先受压,罩体3所覆盖的部 位后受压,增加腹部受压面积和幅度,从而最大程度地使膈肌上抬,增加胸内压,提高心脏 排血量,更好地发挥了 “心泵”作用;在提拉时罩体3先离开腹部,吸盘2受到提拉后,向上 提拉的力量会集中在吸盘2所吸附的腹部,从而保证了膈肌最大程度地向下移动,增加胸 腔内负压,促进血液回流,更好地发挥了 “胸泵”作用。所述吸盘2的内径40 120mm,即对皮肤的吸附面积为1250 11000mm2,该范围 考虑到了大人、小孩、肥胖者、消瘦者等不同人群腹部的生理参数,即根据不同群体设计了 不同规格以实现对不同患者的抢救;吸盘2的厚度3 6mm,完全能承受现有负压引流装置 1与大气压所产生的压差。罩体3的内径45 130_,外径60 180_,与皮肤的有效接触面积为1200 12000mm2,同样也考虑到了大人、小孩等群体的差异。本实用新型专门用于心搏骤停患者的急诊抢救,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与负压 流装置1相连接,再将吸盘2的底部平放于患者中上腹部,用手柄4施加压力后,利用负压 引流装置1通过连通管6抽吸气体,使吸盘2的内腔呈负压状态,操作者位于患者左侧,双 手持手柄4以100次/分钟的频率有规律地向腹部方向垂直按压和提拉,使患者首先获得吸盘2与罩体3对腹部的相继按压,之后再获得吸盘2对腹部的向上提拉,从而确保患者的 膈肌持续反复、且最大幅度的移动,充分发挥“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在最短的时间抢救 病人的生命。待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即可停止按压和提拉。
权利要求一种负压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该复苏器包括吸盘(2),以及吸盘(2)顶端的一个内含单向阀(5)的连通管(6),且该连通管(6)与负压引流装置(1)相连,并有一个罩体(3)套在连通管(6)下部并罩在吸盘(2)外,设置于连通管(6)上的手柄(4)与罩体(3)的顶端相接触,上述吸盘(2)的底端伸出罩体(3)15~2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苏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手柄(4)以下的连通管(6)外还套有 一根固定在罩体(3)内的套管(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苏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罩体(3)顶端的连通管(6)外还 套有一个垫片(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苏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吸盘(2)呈钟形,并且底面直径与高度 之比为5 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苏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罩体(3)呈钟形,并且底面直径与高度 之比为5 4。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复苏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吸盘(2)的内径在40 120mm范 围内,且吸盘(2)的厚度在3 6mm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复苏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罩体(3)的内径在45 130mm范 围内,且罩体⑶的外径在60 180mm范围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式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以及该吸盘顶端的一个内含单向阀的连通管,且该连通管与负压引流装置相连,有一个罩体套在连通管下部并罩在吸盘外,设置于连通管上的手柄与罩体的顶端相连接,且上述吸盘的底端伸出罩体15~25mm。上述手柄以下的连通管外还有一根固定在罩体内的套管;罩体顶端的连通管外还可套有一个垫片。吸盘与罩体均呈钟形,且底面直径与高度比为5∶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坚固耐用,使用方便,不但具有急诊抢救所需的心肺复苏功能,又不会导致患者腹部皮肤损伤或肋骨骨折,且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最大限度地移动膈肌幅度,具有非常显著的急诊抢救效果。
文档编号A61H31/00GK201668685SQ20102020792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赵景礼 申请人:赵景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