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缝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38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线缝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钉合装置,尤其是一种外科手术用的直线缝切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用直线缝切器被广泛用于伤口缝合、内部组织缝合与切割。典型的直线缝切器如美国专利US5129570所揭示,同时具有缝合与切割两个功能,即在进行伤口缝合的同时将多余的组织切除。该类直线缝切器一般包括上、下两个钳夹,相对设置在上、下钳夹远端的钉砧和钉仓,以及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该钉仓内设有可沿器械轴线同时移动的推钉杆和远端设有切刀的推刀杆,所述推钉杆和推刀杆的一端均配设于一滑块上;所述钉仓表面沿器械轴线排列设有若干个钉孔,每个钉孔内均设置有推钉片和缝合钉; 所述滑块移动带动所述推钉杆依次推动推钉片并将所述缝合钉推向钉砧成形于待缝合组织上,并带动所述切刀将位于所述钉仓和钉砧之间的组织切断或切口。所有器械用于驱动所述滑块移动的推钮一般都设置在上、下钳夹的外侧,以便于医生操作,如美国专利US5U9570公开了一种用于推动滑块、推钉杆、切刀移动的推钮,所述推钮与滑块相对固定,且伸出于所述上、下钳夹的左侧或右侧。这种结构的推钮的不足在于医生仅仅只能在上、下钳夹的一侧推动推钮,一旦当器械置于一个特殊的操作位置,导致医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该推钮时,则会大大地降低该直线缝切器的操作舒适性。而且另一方面,医生的左右手习惯也会导致该器械的使用不便。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美国专利US7419081、US7568604揭示了一种新型的 “W”型的推钮结构,该推钮与滑块枢轴连接,使该推钮的两个操作部可选择地伸出于器械的钳夹之外。当医生需要从左侧推动推钮时,则将钳夹左侧的推钮操作部伸出于钳夹之外,此时钳夹右侧的推钮操作部则收拢并贴紧于钳夹。一般来说,钳夹外还会固设有一用于保护钳夹的塑料钳夹外壳,则收拢的推钮操作部会贴紧钳夹外壳。这种结构的推钮的不足在于, 推钮两侧的操作部不能同时地收拢或打开,导致(1)会使器械整体的空间变大,包装和运输成本增加;(2)特定手术中,例如肠管切除的微创手术,由于器械使用方向的原因,需要医生同时操作推钮两侧的操作部才能用力平均,而仅仅推动一侧的操作部会导致器械的把持不稳,为手术带来隐患。中国专利申请200910175667. 4揭示了另一种推钮结构,该推钮亦与滑块枢轴连接,且设置在器械的近端,在初始位置时其自身轴线与钳夹的纵向轴线同轴。当需要使用时,则将推钮可选择地转动到钳夹的左侧或右侧。同样,这种结构的推钮的不足在于推钮不能在钳夹的两侧同时地打开,从而导致产生前文中所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具有新型推钮的直线缝切器,该推钮可以同时打开伸出于钳夹之外,或同时收拢贴紧于钳夹。[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直线缝切器,包括可相互闭合或打开的上、下钳夹,相对设置在上、下钳夹远端的钉砧和钉仓,以及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所述钉仓表面沿器械轴线排列设有若干个钉孔,每个钉孔内均设置有相互抵接的推钉片和缝合钉;所述钉仓内设有可沿所述器械轴线同时移动的推钉杆和远端设有切刀的推刀杆,所述推钉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依次驱动所述推钉片,所述推钉杆和推刀杆的一端均配设于一滑块上,所述滑块上设有一个推钮基座,该推钮基座与所述滑块相对固定,所述推钮基座上枢轴设有至少一推钮,所述推钮可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器械轴线和其操作表面平行于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优选的,所述推钮基座的两侧各枢轴设有一推钮,所述2个推钮相对称,并可同时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器械轴线和其操作表面平行于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优选的,所述推钮基座的两侧各枢轴设有一推钮,所述2个推钮相对称,并可选择地使其中一个推钮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器械轴线和其操作表面平行于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优选的,所述推钮基座与滑块一体或分体制造。优选的,所述推钮基座上起枢轴作用的枢轴孔之位置位于上、下钳夹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推钮基座包括与滑块固定的本体,以及伸出于所述推钮基座本体的肩部,所述肩部上设有一个枢轴孔;所述推钮包括相连的枢轴端和操作部;有一销穿过所述枢轴端和枢轴孔,将所述推钮基座和推钮枢轴连接。优选的,所述推钮基座的两侧设有一对相对称的肩部,所述肩部上各枢轴设有一个推钮。优选的,所述推钮基座的侧面为平滑连接的一平面和一圆弧面,所述的推钮上设有一个可与所述平面和圆弧面配合的前推止转平面。优选的,所述推钮上设有一个后退止转平面,与设置在下钳夹两侧的凸棱的外侧平面相配合。优选的,所述推钮基座的上表面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凹条和第二凹条,所述推钮上设有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凹条或第二凹条配接的凸条。一种直线缝切器,包括可相互闭合或打开的上、下钳夹,相对设置在上、下钳夹远端的钉砧和钉仓,以及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所述钉仓表面沿器械轴线排列设有若干个钉孔,每个钉孔内均设置有相互抵接的推钉片和缝合钉;所述钉仓内设有可沿所述器械轴线同时移动的推钉杆和远端设有切刀的推刀杆,所述推钉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依次驱动所述推钉片,所述推钉杆和推刀杆的一端均配设于一滑块上,所述滑块上设有2个可相对所述滑块转动的推钮;所述2个推钮可同时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器械轴线和其操作表面平行于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当所述推钮的操作表面垂直于器械轴线时,所述推钮上的远离枢轴端的操作部伸出于所述上、下钳夹之外;或者,所述2个推钮的其中一个的操作表面垂直于所述器械轴线,而另一个推钮的操作表面平行于所述器械轴线。优选的,所述推钮上均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枢轴设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上还设有双数个或单数个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优选的,所述推钮与推钮基座的枢轴部分是压电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0022](1)推钮同时打开且伸出于钳夹之外,可以满足特定手术的需求;(2)推钮同时收拢且贴紧于钳夹,可以相对减小器械整体的体积,包装和运输成本也会相对降低;(3)手术完成后,推钮后退并收拢,即起到手术完成的指示作用;(4)推钮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适于实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推钮基座和推钮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初始状态的俯视图,此时推钮的轴线平行于器械轴线;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的俯视图,此时推钮的轴线垂直于器械轴线;图8是图7的左视图;图9是图8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一实施例在推钮后退时的剖视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一实施例在推钮后退完的剖视图,此时推钮与凸棱脱离;图14是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其中1上钳夹3钉砧5下钳夹[0044]7钉仓9钉孔11闭合把手[0045]13推钉杆15推刀杆17滑块[0046]19凸起21推钮基座23通孔[0047]25肩部27枢轴孔29推钮[0048]31枢轴端33操作部;35销[0049]51前推止转平面53圆弧面55平面[0050]57后退止转平面59凸棱61凸条[0051]63第一凹槽65第二凹槽71主动齿轮[0052]73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5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直线缝切器,包括可相互闭合或打开的上、下钳夹1、5,所述上钳夹1的远端设有钉砧3,下钳夹5的远端设有钉仓7,所述下钳夹5 上还枢轴设有一个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11。所述下钳夹5为U形,其内设有可沿所述器械轴线滑动的推钉杆13和远端设有切刀的推刀杆15 (图2中揭示),所述钉仓7设置在该U型结构内。所述钉仓7的表面沿器械轴线排列设有若干个钉孔9,一般来讲有四排。每个钉孔9内均设置有相互抵接的推钉片和缝合钉(与现有技术一致,图中未示出)。所述推钉杆13在移动的过程中依次驱动所述推钉片,并将缝合钉推出于所述钉仓的钉孔外。结合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推钉杆13和推刀杆15的一端均配设于一滑块17上,滑块17的移动可带动推钉杆13和推刀杆15移动。所述滑块17上设有一个推钮基座21,该推钮基座21在器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滑块17固定,该原理是通过设置在滑块17上的凸起19和设置在推钮基座21上的通孔23配合而达成。当然,所述推钮基座21与滑块17除了上述的分体制造,还可以一体制造,即两者完全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推钮基座21的两侧各枢轴设有一推钮四,所述 2个推钮四相对称。具体如图3所示,所述推钮基座21包括与滑块17固定的本体,以及伸出于所述推钮基座本体两侧的一对相对称的肩部25,所述肩部25上各设有一个枢轴孔 27 ;所述推钮四包括相连的枢轴端31和操作部33 ;有一销35穿过所述枢轴端31和枢轴孔27,将所述推钮基座21和推钮四枢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该操作部33包括一平面,即推钮的操作表面,操作者施力于此从而推动推钮滑动。所述推钮基座21的侧面为平滑连接的一平面55和一圆弧面53,所述的推钮四上设有一个可与所述平面55和圆弧面53配合的前推止转平面51。所述推钮四上还设有一个后退止转平面57,与设置在下钳夹5两侧的凸棱59的外侧平面相配合。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过程。结合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一实施例处于初始状态,此时两个推钮四的操作表面均大致平行于所述器械轴线。在该初始状态中,由于推钮四同时贴紧收拢于钳夹,所以器械的外形所占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包装也可以制作的相对较小,原料减少,成本降低。当然,即使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缝切器仅仅包括一个推钮四,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没有相对钳夹打开的推钮,所以直线缝切器整体的外形所占空间也是相对较小。 另外,在该初始状态中,推钮四的前推止转平面51与推钮基座21的圆弧面53相切,所以该推钮四即可绕所述销35转动。结合图7-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直线缝切器的第一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此时两个推钮四的操作表面大致垂直于所述器械轴线,所述推钮四上的远离枢轴端的操作部33 伸出于所述上、下钳夹之外,即推钮四处于打开位置。在该工作状态中,由于推钮四的前推止转平面51与推钮基座21的平面55相抵接在一起,则该平面55会限制推钮四继续旋转,因此,推钮四在向远端移动时,由于平面55的反作用力而导致该推钮四与推钮基座21 相对固定。此时,医生就可以双手操作推钮四,用以完成特殊手术。结合图3所示,由于推钮四在两个位置间转动,所以,所述推钮基座21的上表面上还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凹条63和第二凹条65,所述推钮四上设有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凹条63或第二凹条65配接的凸条61。这样,当凸条61进入到第一凹条63内时,推钮 29的操作表面平行于所述器械轴线,此时器械处于初始状态;当凸条61进入到第二凹条65 内时,推钮29的操作表面垂直于所述器械轴线,此时器械处于工作状态。这样可以进一步地稳定推钮29的位置,使其不会晃动。图10和图11分别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这两个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所述两个推钮29可同时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所述器械轴线和平行于所述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不同的是两个推钮29可选择地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所述器械轴线和平行于所述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即第二实施例的左侧的推钮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三实施例的右侧的推钮处于工作状态。以上三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钮基座21上起枢轴作用的枢轴孔27之位置位于上、下钳夹的外侧,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装配方便,钳夹结构也能相对简单。图12揭示了第一实施例的直线缝切器在手术完毕后,推钮29沿图中箭头方向后退时的剖视图,由于推钮29的后退止转平面57为一平面,与设置在下钳夹5两侧的凸棱59 的外侧平面相配合,平面与平面相互抵接,就会限制推钮29转动,这样推钮就能顺利地从器械的远端后退至图13所揭示的位置。此时,推钮29已经完全后退到位,而后退止转平面 57也与凸棱脱离,这样平面之间的作用力消失后,推钮29即可以绕销35转动至初始位置。 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推钮还起到一个提示作用,即当推钮可以相对推钮基座转动时,则证明推钮和滑块已经后退到位,器械可以打开,缝合结束。图14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所述推钮29上均设有主动齿轮71,所述主动齿轮71枢轴设于所述滑块17上,所述滑块17上还设有一个与所述主动齿轮71啮合的从动齿轮73。这样,所述两个推钮的其中之一的操作表面垂直于所述器械轴线时,而另一个推钮的操作表面随即平行于所述器械轴线。两个推钮相互联动,省去了医生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操作舒适性。图15、图16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所述推钮29上均设有主动齿轮71, 所述主动齿轮71枢轴设于所述滑块17上,所述滑块17上还设有两个与所述主动齿轮71 啮合的从动齿轮73。这样,所述两个推钮29可同时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所述器械轴线和平行于所述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当所述推钮的操作表面垂直于所述器械轴线时,所述推钮上的远离枢轴端的操作部伸出于所述上、下钳夹之外。当然,上述第四和第五实施例中的从动齿轮可以扩展到单、双数个,同样可以达到类似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推钮的关节部分(即推钮和推钮基座的枢轴点)是压电材料, 即通电后推钮可以从其操作表面平行于器械轴线的状态转换成垂直于器械轴线的状态。由于该材料为已知材料,因此在此不在赘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推钉杆的一端和切刀的一端配设于所述滑块上,不仅包括所述推钉杆的一端和切刀的一端完全固定于所述滑块上,还包括所述推钉杆和切刀与所述滑块为沿器械轴线方向的固定,因为实际的生产中还会因为操作过程中上下钳夹的一定的变形量,而使所述推钉杆和切刀与所述滑块在垂直于器械轴线方向上有一定的偏移量。当然, 该“固定”也包括装配的误差。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钳夹的左侧或右侧是指当钉仓表面向上时上、下钳夹的左侧方向或右侧方向。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直线缝切器,包括可相互闭合或打开的上、下钳夹,相对设置在上、下钳夹远端的钉砧和钉仓,以及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所述钉仓表面沿器械轴线排列设有若干个钉孔,每个钉孔内均设置有相互抵接的推钉片和缝合钉;所述钉仓内设有可沿所述器械轴线同时移动的推钉杆和远端设有切刀的推刀杆,所述推钉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依次驱动所述推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钉杆和推刀杆的一端均配设于一滑块上,所述滑块上设有一个推钮基座,该推钮基座与所述滑块相对固定,所述推钮基座上枢轴设有至少一推钮, 所述推钮可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器械轴线和其操作表面平行于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缝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基座的两侧各枢轴设有一推钮,所述2个推钮相对称,并可同时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器械轴线和其操作表面平行于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缝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基座的两侧各枢轴设有一推钮,所述2个推钮相对称,并可选择地使其中一个推钮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器械轴线和其操作表面平行于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种直线缝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基座与滑块一体或分体制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种直线缝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基座上起枢轴作用的枢轴孔之位置位于上、下钳夹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种直线缝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基座包括与滑块固定的本体,以及伸出于所述推钮基座本体的肩部,所述肩部上设有一个枢轴孔;所述推钮包括相连的枢轴端和操作部;有一销穿过所述枢轴端和枢轴孔,将所述推钮基座和推钮枢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缝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基座的两侧设有一对相对称的肩部,所述肩部上各枢轴设有一个推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缝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基座的侧面为平滑连接的一平面和一圆弧面,所述的推钮上设有一个可与所述平面和圆弧面配合的前推止转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缝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上设有一个后退止转平面,与设置在下钳夹两侧的凸棱的外侧平面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缝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基座的上表面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凹条和第二凹条,所述推钮上设有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凹条或第二凹条配接的凸条。
11.一种直线缝切器,包括可相互闭合或打开的上、下钳夹,相对设置在上、下钳夹远端的钉砧和钉仓,以及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所述钉仓表面沿器械轴线排列设有若干个钉孔,每个钉孔内均设置有相互抵接的推钉片和缝合钉;所述钉仓内设有可沿所述器械轴线同时移动的推钉杆和远端设有切刀的推刀杆,所述推钉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依次驱动所述推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钉杆和推刀杆的一端均配设于一滑块上,所述滑块上设有2个可相对所述滑块转动的推钮;所述2个推钮可同时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器械轴线和其操作表面平行于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当所述推钮的操作表面垂直于器械轴线时,所述推钮上的远离枢轴端的操作部伸出于所述上、下钳夹之外;或者,所述2个推钮的其中一个的操作表面垂直于所述器械轴线,而另一个推钮的操作表面平行于所述器械轴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线缝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上均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枢轴设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上还设有双数个或单数个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11所述的任一种直线缝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与推钮基座的枢轴部分是压电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直线缝切器,包括上、下钳夹,闭合把手,钉砧和钉仓,所述钉仓内设有可沿所述器械轴线同时移动的推钉杆和推刀杆,所述推钉杆和推刀杆的一端均配设于一滑块上,所述滑块上设有一个推钮基座,该推钮基座与所述滑块相对固定,所述推钮基座上枢轴设有至少一推钮,所述推钮可在其操作表面垂直于器械轴线和其操作表面平行于器械轴线的两种状态间转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推钮打开且伸出于钳夹之外,可以满足特定手术的需求;推钮收拢且贴紧于钳夹,可以相对减小器械整体的体积,包装和运输成本也会相对降低;手术完成后,推钮后退并收拢,即起到手术完成的指示作用;推钮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适于实用。
文档编号A61B17/072GK202113111SQ201120118250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
发明者傅开芬, 单腾, 陈望东 申请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